陇南碧玉茶产地来源
陇南茶区位于康县、文县武都三县交界处海拔600一1 200米的林缘地带,是陇南的茶叶生产基地.也是甘肃省的茶叶产区。该区域山青水秀,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春夏时节“晴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既是北方茶树生长的适宜区,也是生产有机茶的产地。1茶叶栽培现状 陇南是我国传统的北方茶区之一,从1960年开始引进茶籽试种,己有四十多年的历史。
陇南碧玉茶品质特征
植株为灌木型,树势披展,枝条斜生,叶片水平状着生。叶形椭圆,叶缘齿疏而钝,叶面呈波浪状隆起,具明显肋骨形,略向背面反卷,叶肉肥厚,叶色浓绿光润,叶基部稍钝,叶稍凹,向左稍歪,略微下垂,嫩芽紫红色。
陇南碧玉茶制作方法
陇南碧玉茶采用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的中小叶群体种茶树细嫩芽叶为原料,经杀青、理条、干燥、精制等工艺加工而成。其外形扁直细长,色泽碧绿匀润,香气清高优雅,滋味醇爽清鲜,叶底嫩匀绿亮。[1]
陇南碧玉茶采摘
4月上旬开采。特级茶比刚萌发未展开的茶芽为主,一级茶选用一芽一叶初展芽叶。鲜叶用竹篮盛放,采回后手工剔除鱼叶、老叶、鳞片等,保证原料匀整,然后薄摊在竹匾上2-6小时。
陇南碧玉茶杀青
采用6CS-30型或6CS-40型滚筒式名茶杀青机。在筒体出口处空气温度达到90度时开始投叶,以茶叶含水率降至55%、减重率50%为适度。杀青叶及时抖散,均匀薄摊在竹匾上降温,也可用电风扇散热降温。
陇南碧玉茶理条
在名茶多功能炒制机槽温达到120度时投入杀青叶,5槽机型每次约0.5公斤,往复频率120次/分钟左右,开始3分钟不加压炒制;然后将机器往复频率降到105次/分钟左右,投入轻压棒炒制约2分钟,接着又不加压炒制1-2分钟;最后再加压炒制4-6分钟,当茶条外形基本扁平紧直时,取出压棒,抛炒1分钟左右出锅。整个理条时间10-12分钟。
陇南碧玉茶烘干
采用名茶烘焙机,温度110度左右。当含水量降到6%以下,茶条手捻即成粉末时下机摊凉。
陇南碧玉茶精选
割末并手工拣剔。分级、包装、贮存、销售。
陇南碧玉茶主要功效
除具有一般茶叶的保健功能外,还具有抗衰老、抗癌症、抗动脉硬化、防治糖尿病、减肥健美、防治龋齿、清热降火,敌烟醒酒等功效。经科学分析和实践证明,铁观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茶多酚和生物碱,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具有清心明目,杀菌消炎,减肥美容和延缓衰老,防癌症、消血脂、降低,减少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等功效。
茶已被为保健饮料,人们长期的饮茶实践充分证明,饮茶不仅能增进营养,而且能预防和治疗疾病。早在西汉的《神农本草经》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记载。说明神农时期已发现了茶叶的解毒作用。对于茶叶的消食功效,在《本草求真》一书中清楚地写着:从功效而言者,有19条之多,称“消食”者为最多。在《茶经》、《茶谱》、《中国药学大辞典》等经典著作中,均有关于茶具有“消腥肉之食,解青稞之热”和“去滞而化食”的记载。茶的去油腻、明目等功效,自古便受到人们所乐道和推崇。《东波杂记》、《食物本草会纂》就有“解油腻、牛羊毒”和“清于目”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