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复合纸包装材料为何能替代替代软包装塑料?

2025年03月14日 08:33:35      来源:中山市通成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14

分享:

  50大造纸企业、中国台湾造纸企业中国台湾永丰余经过10年的研发,永丰余秸杆综合利用项目秸秆生物制浆技术“Npulp”造纸在扬州投产。此举标志着永丰余绿色科技创新农业经济,十年有成,同时,永丰余“绿色造纸”的秸秆生物制浆循环经济链已经形成,生物制浆技术不仅能为土地创造自然生态碳循环,取之于土地,回报于土地,更为中国创造“生活、生态、生产”新农业经济模式,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亦提供他们天然有机生物肥料。

  “Npulp”技术是永丰余投入10年研发出的一种新型绿色造纸技术。该技术依传统造纸原理,以农业秸秆取代废纸原料,通过永丰余已经获得的酵素处理,所生产纸品为零化学制剂、绿色无污染、无公害的革命性产品。目前,该技术已经可使纸品生产达成量产。

  目前永丰余已经与的IT巨子戴尔公司合作,戴尔将这一资源纳入到可持续包装创新上,为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产品制造包装箱。到目前为止,戴尔在中国制造的笔记本产品70%以上都采用了秸秆、竹子等可持续包装,降低污染的同时比传统制造消耗更少的水资源和能源。

  纳米包装纸,最弱环节得到突破!

  纳米技术是21世纪三大科学技术之。采用纳米技术对传统包装纸进行改性后。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韧性、高阻隔性、高降解性以及高抗菌能力的特点使其利于在实现包装功能的同时实现绿色包装材料的环境性能。资源性能、减量化性能以及回收处理性能等。

  在造纸涂料中,将纳米碳酸钙应用于涂布白纸板涂料中能有效改善白纸板的性能。纳米碳酸钙的加入有利于涂层的几种重要性能指标提高,如IGT值、K、N油墨吸收性、平滑度等。

  纳米纸除具有普通纸物理性能、印刷适性等所有应用性能,还具有防潮、防老化、低吸水性、低伸缩率等优异性能。而且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市场前景极其广阔。

  “低共熔溶剂”技术,有望解决纸浆纤维不足的问题

  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纸浆资源的短缺问题如一座大山横亘在我们面前。我国的纸浆以木浆为主,每年需要木材5000万吨。而我国年产木材只有八九千万吨,按照现在的发展速度,不到五年,中国的木材资源还不够造纸这一个行业使用。

  目前我国人均用纸量仅为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如果要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即使把的纸浆买下来也不够中国使用。因此,2010年美国总统说:“如果十四亿中国人过上美国和澳大利亚那样的生活,都会陷入十分悲惨的境地!”

  然而人类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科技与创新。一项革命性的制浆技术,或许将解决木材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这就是“低共熔溶剂”技术。

  “低共熔溶剂”技术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在低温下,可将生物质分解成能在纸业使用的组成成分。如果纸业大规模使用这项技术,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的纸浆、纸和纸板生产,并将主要能源消耗降低40%。

  “低共熔溶剂”技术摒弃机械研磨和化学蒸煮的步骤,利用一种叫做低共熔溶剂的物质来溶解木材,并将木质素分离出去。这些溶剂可以让造纸业从根本上变成一个生物化学行业,这种方法还可以产生有用的副产品,比如纯木质素(可用作大批化学制品的原料)和用于化学制品的某种纤维素。

  这一技术的重大意义在于,人类可以利用它从地球上任何绿色生物中提取纤维素,由是一来木材的短缺问题将迎刃而解。

  复合纸包装材料正加速替代软包装塑料材料

  纸塑铝包装是以食品专用纸板作为基料的包装系统,由聚乙烯、纸、铝箔等复合而成的纸质包装。纸塑铝包装广泛应用于液态乳制品、植物蛋白饮料、果汁饮料、酒类产品以及饮用水等的加工,无菌包装材料可以包装包括牛奶、果汁及饮料、酒类、水、蕃茄制品、汤品、甜食、营养食品及其他产品。

  糖果、饼干、瓜子、食盐等各种食品和液态饮料开始大量采用复合纸包装材料。其中液体无菌包装作为复合纸包装材料中技术含量较高的一种包装,在我国饮料和牛奶包装市场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初步预计,国内液体食品对纸盒包装的需求量已经达到近200亿只左右,其中液体食品无菌纸盒的年消耗量已经超过了150亿包,占据了市场约10%的份额,并且预计每年还将以20%-30%的速度递增。但是,目前我国自行生产的此类材料所占并不多,一直依靠国外进口,国内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开发。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