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是钢的牌号是一种优质碳素结构钢,对应日标S45C钢板, 美标: 1045,德标 C45钢板。其特征是相比普通A3钢,具有更高的强度,抗变形能力S45C钢板
当地时间2020年4月22日下午12:30,猎鹰9号火箭从佛罗里达州的航天中心基地发射,将第七批的60颗卫星送上了太空。Starlink(星链)发射卫星总数已达到422颗,而终将达到42000颗!
4 月 23 日,马斯克在推特上公布了计划的新目标:“Starlink内测差不多三个月后开始,公测在六个月以后。”初的测试将适用于高纬度地区。星链服务初将在 2020 年提供给加拿大和北美客户,并在 2021 年进一步扩大服务范围至世界其他地区。
同样是4月23日,我国商业航天企业银河航天星实现3分钟以上的视频通话,中国商业公司自主研发的首颗低轨卫星验证了其通讯能力。这不仅是中国首颗通信能力达10Gbps的低轨宽带通信卫星,也是首颗低轨高频毫米波卫星。
这意味着,尽管曾面临了无数的质疑和争议,今年之内,真正的太空互联网就会成为现实。有趣的是,4月20日,我国初步研究明确新基建范围,卫星互联网被纳入。从这几件事可以看到,低轨卫星互联网已经不再是铱星时代的鸡肋,很快将成为一种成熟且并不昂贵的技术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
马斯克的“星链”将取代5G?
马斯克曾表示,星链计划将实现个人用户带宽超过1Gbps,时延满足在线游戏需求,也就是可以达到50毫秒以内。高带宽、低时延,这两大特征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作为国内新基建顶梁柱的5G技术。
很多人也在探讨,是否美国可以通过星链代替昂贵的5G实现无线网络的全面升级。
但实际上,SpaceX已经明确表示,星链将为那些接入不可靠、价格昂贵或无法使用的地区,提供高速宽带网络。也就是说,其目标并不是取代城市里的电信网络。
星链所省去的光纤成本,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并不是什么问题。以城市高密度的设备接入需求,在香农定律的限制下,也不可能实现广泛的高带宽接入。
网络信号检测企业网站OpenSignal在2018年底的统计,4G人口覆盖率高的前20个和地区中,相当多的发达并未在列。事实上,到2018年底,意大利、法国和德国的覆盖都不超过70%。而在范围内,覆盖率超过50%的和地区只有83个。
但既然说到3GPP,与星链的关系倒也并非一定永远井水不犯河水。
从1G到5G的过程,虽然我国从跟跑变成但其实一直在一个别人设定的路径上狂奔。
更大的带宽、更低的时延、更多的连接数,似乎成了不需要讨论的指标,尽管不惜代价同步提升就好。根据香农定律,频率越高,能使用的频率资源越丰富,能实现的传输速率就越高。
但实际上,越来越高的频段,越来越小的蜂窝,带来的除了带宽和连接数的红利,也带来了复杂度、成本和能耗的代价。
当前的5G标准,试图用一个网络以所谓“切片”的方式满足假想的各种需求,结果反而成就了一个似乎没有合适的应用场景的尴尬局面。
迄今为止,除了远程驾驶(不是无人驾驶)等少量场景以外,似乎还并没有出现什么真的需要5G解决的问题。只能寄希望于技术有了,应用自然会出现,如同修了路就会有车。
虽然5G号称包含了eMBB(增强移动宽带)、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mMTC(大连接物联网)三大场景,但目前仍然主要聚焦在增强移动宽带(eMBB),以及部分低时延的场景,暂时并不支持大规模机器连接(mMTC)。
4G时代关心的是人与人之间按需发起的连接,更关注管道的带宽,而目前4G手机基带芯片高支持的LTE Cat16/18载波聚合标准(也称为4G+),理论下行速率也可达1Gbps,中期看来可谓绰绰有余,以非独立组网(NSA)为主的早期5G,真未必有什么飞跃。
如此说来,其实对于eMBB和URLLC场景,“4G+”+“星链”如果能很好地结合,同时解决城乡带宽和覆盖问题,可能至少对北美的需求来说,短期内是一个不错的务实方案。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