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钢SPCCST16卷板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ST12是普通冷轧钢,ST13冲压级冷作钢,ST14是深拉伸级的 ST15 低碳低碳超深冲级 ST16 是超低碳超深冲级。
鞍钢SPCCST16卷板
本词条缺少概述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ST12是普通冷轧钢,ST13冲压级冷作钢,ST14是深拉伸级的 ST15 低碳低碳超深冲级 ST16 是超低碳超深冲级。
详情介绍
材料性能
德国DIN牌号
材料牌号: St 16
标准: DIN
与地区: Germany
钢组: 结构钢
次级类别: DIN 1623-1 Flat products of steel; Cold rolled strip and sheet of mild unalloyed steels
注释: Quality specifications; DIN 1623-1 was superseded by EN 10130
牌 号 用 途 DC01(St12)
一般用DC03(St13)
冲压用DC04(St14,St15)
深冲用DC05(BSC2)
特深冲用 DC06(St16,St14 –T,BSC 3)
超深冲用机械强度与我国的Q235相当。材料级别
ST12等同于DC01,SPCC
ST13等同于DC03,SPCD
ST14等同于DC04,SPCE,08AL
ST15等同于DC05,SPCF
ST16等同于DC06,SPCE-T
ST16冷轧卷板化学成分
级 别 代 号
编辑
较高级的精整表面 FB(O3)
高级的精整表面 FC(O4)
超高级的精整表面 FD(O5)
表面结构代号
编辑
麻 面 D
光亮表面 B
ST16冷轧卷板相近材质化学成分
编辑
牌号 化 学 成 分 %
C Mn P S Alt a Ti b
DC01(St12) ≤0.10 ≤0.50 ≤0.035 ≤0.025 ≥0.020 -
DC03(St13) ≤0.08 ≤0.45 ≤0.030 ≤0.025 ≥0.020 -
DC04(St14,St15) ≤0.08 ≤0.40 ≤0.025 ≤0.020 ≥0.020 -
DC05(BSC2) ≤0.008 ≤0.30 ≤0.020 ≤0.020 ≥0.015 ≤0.20
DC06(St16, St14 –T,BSC 3) ≤0.006 ≤0.30 ≤0.020 ≤0.020 ≥0.015 ≤0.20
a 对于牌号DC01、 DC03和 DC04,当C≤0.01时Alt≥0.015。 b 可以用Nb代替部分Ti,此时Nb和Ti的总含量≤0.20。
牌 号 屈服强度a MPa 抗拉强度 MPa 不小于 断后伸长率 (L0=80mm,b=20mm) % 不小于 值b, c 不小于 值b, c 不小于
公称厚度 mm
<0.70 0.70~<1.0 1.0~<1.6 ≥1.6
DC01(St12) 130~- -
DC03(St13) 120~- -
DC04(St14,St15) 120~210.5 0.18
DC05(BSC2) 110~ 1.8 0.20
DC06(St16, St14 –T,BSC 3) 100~ 41 42 2.0 0.22
a 当屈服现象不明显时采用RP0.2,否则采用ReL。 b 对于牌号DC04其值、值为和;对于牌号DC05、DC06其值、值为和。当厚度≥1.6mm时,值允许降低0.2;当厚度≥2.0mm时,值和值不作保证。 c =(+2+)∕4;=(+2+)∕4。
拉伸应变痕钢板及钢带拉伸应变痕的规定
牌 号 拉伸应变痕
DC01(St12) 钢板及钢带在室温条件下储存,在制造后3个月内,保证使用时不出现拉伸应变痕
DC03(St13) 钢板及钢带在室温条件下储存,在制造后6个月内,保证使用时不出现拉伸应变痕
DC04(St14,St15) 钢板及钢带在室温条件下储存,在制造后6个月内,保证使用时不出现拉伸应变痕
DC05(BSC2) 钢板及钢带在室温条件下储存,保证使用时不出现拉伸应变痕
DC06(St16, St14 –T,BSC 3) 钢板及钢带在室温条件下储存,保证使用时不出现拉伸应变痕 级 别 代 号 特 征
较高级的精整表面 FB (O3) 表面允许有少量不影响成型性及涂、镀附着力的缺陷,如轻微的划伤、压痕、麻点、辊印及氧化色等。
高级的精整表面 FC (O4) 产品二面中较好的一面无肉眼可见的明显缺欠,另一面必须至少达到FB的要求。
超高级的精整表面 FD (O5) 产品二面中较好的一面不得有任何缺欠,即不能影响涂漆后的外观质量或电镀后的外观质量,另一面必须至少达到FB的要求。
表面结构表面结构为麻面(D)时平均粗糙度Ra按0.6μm<Ra≤1.9μm控制,表面结构为光亮表面
(B)时平均粗糙度Ra按Ra≤0.9μm控制。
7 检验和试验7.1 钢板及钢带的外观用肉眼检查。
7.2 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应用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
7.3 值是在16%应变时计算得到的;n值是在10%~20%应变范围内计算得到的,当均匀伸长率小于20%时,应变范围为10%至均匀伸长结束。
7.4 每批钢板及钢带的检验项目、试样数量、取样方法、试验方法及取样方向应符合表8的规定。
序号 检验项目 试样数量(个) 取样方法 试验方法 取样方向
1 化学分析 1/炉 GB/T 222 GB/T 223 -
2 拉伸试验 1 GB/T 2975 GB/T 228 横向试样
3 塑性应变比 (值) 1或3 GB/T 2975 GB/T 5027 -
4 应变硬化指数(值) 1或3 GB/T 2975 GB/T 5028 -
5 表面粗糙度 - GB/T 2975 SAE J911 -
6月11日上午,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新闻通气会,该局与光明区政府共同编制的《光明科学城空间规划纲要》近日获深圳市人民政府批复通过。未来,光明科学城要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承载区和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参与科技竞争与合作,成为竞争力影响力的世界科学城!
总体布局“一心两区”
光明科学城北起深莞边界,东部和南部以光明区辖区为界,西部以龙大高速和东长路为界,规划总面积99平方公里。
深圳市将规划“一心两区,绿环萦绕”的科学城总体空间布局。其中,“一心”即光明中心区。以光明中心区为依托,建设科学城的生活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中心区的商业、居住、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集中优势,增加特色性的科学服务设施,为科学城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两区”即装置集聚区和产业转化区。装置集聚区集中建设大科学装置、科研机构、高水平大学等;产业转化区建设成果转化平台和产业创新平台,培育和布局未来新兴产业。“绿环萦绕”即科学城蓝绿活力环。以茅洲河绿廊和周边郊野公园为主体建设活力绿环,为科学城提供高品质的生态环境和公共空间。
另外,光明科学城将构建“一主两副”的科学装置集聚区空间布局。其中,“一主”即大科学装置集群,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含5平方公里核心区和1平方公里拓展区,核心区布局大科学装置,拓展区为大科学装置衍生发展提供空间保障。“一副”即科教融合集群。规划面积4.1平方公里,是科学城的科教融合区,布局大科学装置和高水平大学,作为大科学装置近期集中启动区,为近期科学城建设提供空间保障。“一副”即科技创新集群,规划面积2.6平方公里,优先布局科学装置、产学研结合的科研机构、共享实验室、产业转化孵化平台等科技创新设施。
建高效交通服务体系
在公共服务方面,强化高水平的综合服务,集聚标准的高品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批体现科技创新内涵和推动科技交流的文化基础设施;结合人口布局构建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支持科学发展的特色服务设施,面向科研人员,在“一主两副”科学装置集聚区配置24小时不间断的公共服务体系,满足科研人员的工作交往和生活需求。完善产学研结合的共享服务,建设产业服务中心和产业创新转化服务平台,鼓励企业开放围墙,增加沿街界面,鼓励土地混合利用,提升产城融合水平,增加城市活力,促进产业创新。
在交通网络上,依托中深惠城际、深莞城际和城市轨道,加强与深圳宝安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的快速联系。依托广深港客专、深莞城际、深广中轴城际和城市轨道,加强与香港西九龙口岸、深圳湾口岸、皇岗口岸、福田口岸等的便捷联系。另外,强化与大湾区科创要素联系,加快深广中轴城际、深莞城际轨道规划建设,推动深莞城际与深广中轴城际、中深惠城际、中虎龙城际和莞惠城际的“互联互通”,全面对接大湾区重大科创发展平台。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