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中山市 我有新说法
78 0
中山市,古称香山,广东省辖地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江、北江下游出海处[58] ;是全国4个不设区的地级市之一,截至2022年9月,全市面积1783.67平方千米,辖8个街道、15个镇。[65] 截至2021年底,中山市常住人口446.69万人。古代香山是孤悬于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岛屿,境域为现今的五桂山和凤凰山(今为珠海市)及周围的山地和丘陵地,即石岐至澳门一带的陆地。前身为1152年设立的广州府香山县,1925年,为纪念孙中山而改名为中山县。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5] 中山市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1] ;是珠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3] 广东地区性中心城市之一、珠江口西岸都市圈城市之一[2] [4] ,同时也是Ⅱ型大城市。[81] 中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发祥于中山的香山文化是中国近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中山亦是广府文化的代表城市之一、广府粤菜的发祥地之一;[6-7] [48] 享有广东省曲艺之乡(粤剧)、华侨之乡的美誉。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8] 2022年,中山市地区生产总值为3631.28亿元,同比增长0.5%。其中,产业增加值89.20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795.25亿元,与上年持平;第三产业增加值1746.83亿元,增长0.8%。[105]

目录

中山市历史沿革

中山市古代

中山市古称“香山”,地多花卉,故曰香山。在距今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山只是珠江口伶仃洋上的一个岛屿,此时就有古越族人在此渔猎、生活。近十几年,在中山发现了多处新石器时代的古人生活遗址,包括有南朗镇的龙穴彩陶遗址、石岐区的白水井遗址、大涌镇的全禄遗址等,出土了一批彩陶、磨制石器、夹砂陶器等文物。其中,南朗镇的龙穴遗址还是一个由新石器时代直至春秋战国时期的沙丘遗址,在后期的遗存中还发现有青铜器和铸铜石范等物。
先秦时期属南越。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始皇平定岭南。随即,秦始皇将所夺取的岭南地区,设“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中山属南海郡广州府番禺县辖地。
秦朝末年,赵佗创立南越国,中山属南越国领地。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灭亡南越国,中山重回汉朝管辖。
秦汉时期,中山除了原先生活在此地的南越人外,开始有少量的中原人移居至此。
三国时,中山属于吴国领地。
西晋末年,晋朝之间爆发了史称“八王之乱”的宫廷权力争斗,为躲避战乱,大批中原人口移居岭南,其中一部分来到香山岛上。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南海郡分出东官郡,中山改为东官郡辖地。
南北朝时期的刘宋永初元年(420年),东官郡改为东莞郡,中山属东莞郡辖地。
隋朝开皇十年(590年),中山属广州府宝安县(古东莞县)辖地。
唐朝至德二年(757年),宝安县更名东莞县,中山属广州府东莞县辖地。因为中山盛产海盐,官府开始在今珠海市山场村设立了名为香山镇的军事营镇。
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设立香山寨,仍属东莞县。
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由于香山寨的发展,升级为香山县,中山始有县级行政区划,此时的香山县隶属于广州府。
南宋末年,宋端宗在元军的追杀下,曾逃往香山躲避,南宋灭亡后,大批南宋和官员的后裔流落定居于香山。
明朝,香山北部地区开始淤积成陆,此时才与大陆相连。
清朝,珠江三角洲一带开始逐步修筑防洪防潮的河道堤围,香山县围垦的田地在不断增加,农业产量也在提高。
在清朝嘉庆年间,由于农业的发展,香山由原来的下等县改成与南海、番禺、东莞等县同列的大县。

中山市近现代

辛亥革命后属广东省。
十四年(1925年)4月15日,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名为中山县。
1949年后,先后属珠江、粤中、佛山地区。
1951年1月,中山县设置1个区级镇(石岐镇)、11个区。
1953年3月,改设17个区、3个区级镇。同年6月,中山县分出珠海县后,全县设15个区,3个区级镇。
1953年3月12日,内务部批准设立石岐市(省辖市),以中山县石岐镇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1955年8月,全县各区均以区(镇)所在地命名。
1957年2月,撤区改设乡,15个区改划为34个大乡。
1958年8月,各大乡建立人民公社。同年10月,全县34个公社合并为7个大公社,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全县共辖34个耕作区。
1959年3月20日,批准撤销石岐市,将原石岐市的行政区域全部划归中山县。
1959年10月,石岐公社改为石岐镇;12月,经广东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县级镇,仍称中山县石岐镇,属中山县和佛山专区双重管辖。
1961年8月,恢复区建制,其中张家边区辖榄边、南蓢、翠亨等7个公社。
1963年初,撤销区建制。
1976年12月,全县设3个区级镇、25个公社。
1983年12月,中山获准撤县改市,属佛山市管辖。
1983年12月22日,经批准,中山县撤县改市(县级),由佛山市代管。
1988年1月7日,升为地级市。[9-10]

中山市行政区划

中山市区划沿革

1995年,辖9街道24镇:中山港街道、中区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郊区街道、环城区街道、岐江区街道、莲峰区街道、烟墩区街道、三乡镇、三角镇、大涌镇、小榄镇、五桂山镇、古镇镇、东凤镇、东升镇、民众镇、沙朗镇、沙溪镇、坦洲镇、坦背镇、板芙镇、阜沙镇、南头镇、南朗镇、神湾镇、浪网镇、黄圃镇、港口镇、翠亨村镇、横门镇、横栏镇。市政府驻东区。
1996年9月,将中区、烟墩区、莲峰区、岐江区4个街道合并为中区街道;同年12月,石岐郊区街道改为北区街道。
1998年1月1日,环城区街道正式更名为南区街道。1998年,撤销翠亨村镇、横门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南蓢镇。1998年8月,撤销管理区。
1999年,撤销沙朗镇并入西区街道,撤销坦背镇并入东升镇。
2000年5月,撤销中区街道办事处和北区街道办事处,组成石岐区街道办事处;撤销浪网镇,将其并入民众镇;6月8日正式实施。至2000年底,全市设置19个镇、4个街道、1个开发区,辖94个居委会、400个村委会。
2002年,中山市辖5个街道(东区、西区、石岐、环城、中山港)、19个镇(港口、三角、民众、南蓢、三乡、坦洲、神湾、板芙、大涌、沙溪、横栏、古镇、小榄、东凤、南头、阜沙、黄圃、东升、五桂山),400个村委会、124个居委会。
2003年9月1日,南蓢镇更名为南朗镇。
2005年11月10日,撤销五桂山镇,设立五桂山街道办事处。至此,中山市辖6个街道、18个镇。
2008年底,中山市辖6个街道(石岐、东区、西区、环城、中山港、五桂山)、18个镇(港口、三角、民众、南朗、三乡、坦洲、神湾、板芙、大涌、沙溪、横栏、古镇、小榄、东凤、南头、阜沙、黄圃、东升)。市政府驻东区街道。
2009年底,中山市辖6个街道、18个镇,120个社区、159个行政村。市政府驻东区街道。[11]
2021年7月19日,撤销小榄镇、东升镇,设立新的小榄镇;撤销民众镇,设立民众街道;撤销南朗镇,设立南朗街道,将中山港街道海滨社区的马安村划归南朗街道管辖。[56]

中山市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9月,中山市下辖15个镇、8个街道;另辖1个开发区和1个经济协作区。全市共辖127个社区和150个行政村。市人民政府驻地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松苑路1号。[65]
中山市区划
8个街道
15个镇
其他
石岐街道、东区街道、西区街道、南区街道、五桂山街道、火炬开发区街道、民众街道、南朗街道
黄圃镇、南头镇、东凤镇、阜沙镇、小榄镇、古镇镇、横栏镇、三角镇、港口镇、大涌镇、沙溪镇、三乡镇、板芙镇、神湾镇、坦洲镇
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山港街道)、翠亨新区
中山市地图

中山市地理环境

中山市位置境域

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南沙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全境位于北纬22°11′—22°47′,东经113°09′—113°46′之间。行政管辖面积1783.67平方千米[65] 。市中心陆路北距广州市区86千米,东南至澳门65千米,由中山港水路到香港52海里。
中山市

中山市地形地貌

中山市(6张)
中山市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中部高亢,四周平坦,平原地区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五桂山、竹嵩岭等山脉突屹于市中南部,五桂山主峰海拔531米,为全市峰。地貌由大陆架隆起的低山、丘陵、台地和珠江口的冲积平原、海滩组成。其中低山、丘陵、台地占全境面积的24%,一般海拔为10—200米,土壤类型为赤红壤。平原和滩涂占全境面积的68%,一般海拔为-0.5—1米,其中平原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和基水地,滩涂广泛分布有滨海盐渍沼泽土及滨海沙土。河流面积占全境的8%,西江下游的西海水道、磨刀门水道自北向南流经市西部边界,由磨刀门出南海;北江下游的洪奇沥水道自西北向东南经过市东北边界由洪奇门出珠江口。其间汊道纵横交错,其中小榄水道、鸡鸦水道横贯市北半部,汇入横门水道由横门出珠江口。水系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107]

中山市气候

孙文西路步行街(3张)
中山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1981—2010年)气温为22.5℃。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为1886毫米,日照时长1705.4小时。年平均雷暴日数为68.2日。灾害天气主要有台风、暴雨和强对流。中山空气质量优良,森林植被指数高,生态环境好,气候资源丰富,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65]

中山市水文

中山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中南部,东临伶仃洋,珠江八大出海水道中有磨刀门、横门、洪奇沥等三条经市境出海。市境内平原广阔,山丘起伏,雨量多而强度大。水系可以划分为平原河网和低山丘陵河网两个明显区别而又互相联系的部分。平原地区河网深受南海海洋潮汐的影响,具典型河口区特色。中山市平原河网是珠江河口区网状水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呈现大致自西北向东南伸展的扇形网状河系。市境内平原河网的河道,河床高程均处于海平面以下,且坡降很小。绝大部分河床的纵横剖面均表现为波状起伏,仅磨刀门水道河床的纵剖面出现倒比降。中山市低山丘陵区的河流,大部分流入珠江各干支流,小部分独流注入珠江河口湾伶仃洋,因此仍属珠江水系。受地质构造和地貌形态的影响,各河溪表现出以五桂山为中心向四周流散的放射状网格分布的特点。[12]

中山市自然资源

中山市水资源

中山市域范围内有外江13条,内河涌1041条,内河涌总长约2016.35千米,河网密布,流域宽广。全市1041条河涌划分为15个流域,流域面积大于100平方千米的流域有6个,分别为岐江河流域、前山河流域、民三联围流域、小隐涌流域、五乡大南联围流域和南朗流域。[107]

中山市矿产资源

中山市矿产种类不多,金属矿产十分短缺,优势矿产主要有建筑用花岗岩、矿泉水、地下热水、砂料和耐火黏土。探明并开发利用的矿产有花岗岩石料、砂料、耐火黏土和矿泉水、地下热水。其中,石料主要是黑云母花岗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广泛分布于市内的低山、丘陵和台地,以五桂山和竹嵩岭储量丰富;地下热水含氟、氡,具有医疗价值,可用于温泉浴,主要分布在三乡、坦洲、翠亨等地;矿泉水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兴起的矿产资源开发产业,属花岗岩裂隙水,为偏硅酸低矿化度天然矿泉水,主要分布于五桂山至神湾一带的山区;砂料以中粗粒石英砂为主,主要分布于市内东部龙穴、下沙―带沿海地区;耐火黏土主要分布于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濠头村附近。[107]

中山市植物资源

中山市植被代表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类,植被代表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全市有维管植物217科912属1771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186科646属1235种,种类占广东省总数的六分之一。全市森林覆盖率23.10%。市内山区五桂山有维管植物209科844属1539种,其中野生维管植物178科573属1003种,分别占全市维管植物科、属、种总量的96.3%、92.5%、86.9%,占全市野生维管植物科、属、种总量的95.7%、88.7%、81.2%;有野生沉香超过1万株。[107]

中山市动物资源

中山市大中型兽类的主要活动场所分布于五桂山低山丘陵和白水林山高丘陵地区,全市有脊椎动物230种,其中鸟类15目45科159种,兽类6目13科31种,两栖类1目5科11种,爬行类1目7科29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21种,重点保护物种1种,即蟒蛇;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物种20种,分别是中国穿山甲、水獭、小灵猫、斑林狸、黑翅鸢、黑耳鸢、白腹海雕、蛇雕、凤头鹰、赤腹鹰、松雀鹰、普通鵟、白腹隼雕、红隼、褐翅鸦鹃、小鸦鹃、领角鸮、鹰鸮、雕鸮、虎纹蛙;平原地区以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和鼠类为主;水生动物有鱼类、甲壳类。[107]

中山市人口

截至2021年底,中山市常住人口446.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58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88.62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87%,比上年末提高0.04个百分点。全年出生率9.87‰,死亡率1.82‰,自然增长率8.05‰。[101]
指标
年末常住人口(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446.69
100.00
其中:城镇
388.62
87.00
乡村
58.07
13.00[101]

中山市政治

中山市现任

中山市委、市政府、政协
机构
职务
姓名
中国中山市委员会
书记
郭文海
副书记
肖展欣、陈文锋
林锐熙、、刘灿莹、叶红光、刘美新、刘志民、梁子财、林贤进[66-67] [69]
中山市人民代表大会
主任
郭文海
副主任
欧阳贵有、林凯、陈符英、吴军、陈晖东、王超刚
中山市人民政府
市长
肖展欣[54-55]
副市长
叶红光、刘云梅、鲁罡、曾奕、周作德、欧阳锦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中山市委员会
主席
唐颖
副主席
周信、郭惠冰、林少棠、何灿成、刘志伟、林少明、李庆
统计截至2023年1月,参考资料来源[13] [63-64] [70]

中山市友好城市

友好城市名单
友好城市
签约时间
日本守口市
1988年4月18日
美国檀香山市
1997年10月13日
美国阿拉米达县
2002年11月11日
澳大利亚凯恩斯市
2003年9月19日
墨西哥库利亚坎市
2007年6月1日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雅浦州如尔市
2016年12月2日[14]

中山市经济

中山市综述

中山岐江河(17张)
2021年,中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3566.17亿元,比上年增长8.2%。其中,产业增加值90.81亿元,增长20.4%,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5%;第二产业增加值1761.78亿元,增长11.0%,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4.0%;第三产业增加值1713.58亿元,增长5.0%,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30.5%。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5:49.4:48.1,第二产业比重提高1.6个百分点。人均地区生产总值80157元,增长7.2%。
2021年,中山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6.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税收收入227.40亿元,增长8.8%。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72.49亿元,增长25.8%。其中,教育支出107.05亿元,增长28.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68亿元,增长37.6%;卫生健康支出39.38亿元,增长43.1%。民生类支出329.91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69.8%。
2021年,中山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5.3%。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5.8%,民间投资增长23.9%,私营个体经济投资增长17.8%,集体经济投资下降2.1%,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增长26.1%。在固定资产投资中,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31.2%,第二产业投资增长31.6%,第三产业投资增长11.3%。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7.3%。工业投资增长31.6%,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22.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9.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2.7%。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5.1%,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5.1%。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7.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1.3%。[101]
2016-2021年中山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中山市产业

2021年,中山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25万亩,比上年增长6.4%;蔬菜种植面积23.10万亩,增长1.3%;水果面积5.02万亩,增长1.8%。
2021年,中山市粮食产量1.47万吨,比上年增长9.5%;蔬菜产量36.77万吨,增长2.6%;水果产量10.38万吨,增长11.6%。
2021年,中山市猪牛羊禽肉产量1.28万吨,比上年增长1.2%。其中,猪肉产量0.15万吨,增长17.4%;禽肉产量1.13万吨,下降0.6%。年末生猪存栏3.18万头,增长7.8%;生猪出栏1.9万头,增长16.4%。
2021年,中山市水产品产量40.25万吨,比上年增长15.0%。其中,海水产品0.05万吨,增长8.7%;淡水产品40.20万吨,增长15.0%。[101]

中山市第二产业

长立体画落户中山(4张)
2021年,中山市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0%,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增长5.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10.9%,股份制企业增长13.1%,集体企业下降10.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2.2%,重工业增长11.8%。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长9.9%,中型企业增长14.1%,小微企业增长12.7%。
2021年,中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86.01亿元,比上年下降5.9%。亏损企业亏损总额60.16亿元,增长109.0%。亏损企业亏损面20.1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利润0.62亿元,下降93.4%;股份制企业95.66亿元,下降30.0%,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88.81亿元,增长13.9%。分行业看,制造业277.70亿元,下降1.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30亿元,下降62.1%。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11元,增加1.17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4.4%,下降1.1个百分点。
2021年,中山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13.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508个,增长10.4%;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完成建筑业总产值402.08亿元,增长28.3%;实现利润总额12.07亿元,下降14.3%;利税总额19.4亿元,下降7.2%。[101]
2016-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

中山市第三产业

2021年,中山市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362.01亿元,比上年增长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59.99亿元,增长10.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48.44亿元,增长10.7%;金融业增加值264.80亿元,增长2.5%;房地产业增加值329.70亿元,下降2.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040.97亿元,增长4.3%。
2021年,中山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4.29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利润总额63.47亿元,增长4.5%。其中,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6.2%。分行业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11.3%,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91.4%,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7.0%,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1.2%。
2021年,中山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30.11亿元,比上年增长8.7%。分经营地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94.28亿元,增长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35.83亿元, 增长7.9%。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1421.86亿元,增长8.5%;餐饮收入108.25亿元,增长11.9%。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上年下降3.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下降8.9%,化妆品类下降9.7%,日用品类增长3.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下降18.1%,中西药品类下降4.0%,通讯器材类增长84.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3.0%,汽车类增长9.1%。全市限额以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增长42.2%,占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比重6.3%。
2021年,中山市货物进出口总额269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0%。其中,出口2231.6亿元,增长22.9%;进口463.3亿元,增长17.6%。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768.3亿元,比上年增加346.9亿元。其中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进出口额648.7亿元,增长23.8%。
截至2021年底,中山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7332.8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5.9%;各项余额6486.49亿元,增长13.6%。
截至2021年底,中山市共有证券营业部55家;期货机构1家。全年证券交易额19257.15亿元,比上年增长22.2%。其中,基金成交额13597.06亿元,增长21.7%;期货成交额1503.40亿元,增长46.7%。
2021年,中山市实现保费收入215.07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161.60亿元,增长3.1%;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53.47亿元,增长4.4%。全年赔付支出51.97亿元,增长9.2%。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23.22亿元,增长10.05%;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28.74亿元,增长8.5%。[101]

中山市社会事业

中山市科学技术

2021年,中山市总量4.15万件,比上年增长4.6%;其中,发明量1546件,增长49.8%。全年《合作条约》PCT国际申请量163件。
截至2021年底,中山市企业2294家。拥有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52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9家。[101]

中山市教育事业

香山人历来就崇文重教。自明清特别是近现代以来,香山因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孕育了许多英才俊彦,产生了众多、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早在明代中期,香山文化教育就与中原等地的水平不相上下。嘉靖年间,参加科举人数与日俱增,中举人数达180人之众,其中有16人考取进士,在道德文章上颇负盛名的不乏其人。如黄畿、黄佐父子。黄畿勤于著述,有粤洲先生之称;黄佐参加廷试,五试皆为,其著述甚丰,且广为传诵,时人誉为奇才。还有明末官至内阁大学士、明亡后又被南明唐王召为首辅的何吾驺,以及何述玄等,均是当时的名士。到了清朝,香山人读书应试者众,在清初至科举制废除的200余年内,香山有2名探花,107名进士,721名举人,另外尚有贡生和监生589名。[72]
2021年,中山市全日制高等教育在校学生5.43万人,比上年下降3.3%;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8.49万人,增长6.5%;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学生2.63万人,增长6.9%;小学在校学生35.01万人,增长4.3%;学前教育在园幼儿16.11万人,增长4.1%。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8.9%,普通高考录取率达99.5%。[101]
  • 高等教育
序号
高校
主管部门
办学层次
属性
1
广东药科大学(中山校区)
广东省
本硕博
公办
2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广东省
本科
独立学院
3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广东省
专科
公办
4
中山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示范性职业院校
5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性(骨干)高职院校
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学校
6
中山开放大学
中山市
成人教育
  • 中学教育
普通高中(排名不分先后)
公办
中山市实验中学
中山市华侨中学
中山市中学
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
中山市第二中学
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
中山市桂山中学
中山市杨仙逸中学
中山市龙山中学
中山市东区中学
中山市濠头中学
(中山市艺术学校)
中山市小榄中学
(中山市外国语学校)
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
中山市烟洲中学
中山市永安中学
民办
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中山市广东博文学校
中山市民众德恒学校
中山市西湾外国语学校
中山市迪茵公学
中山市三鑫学校
参考资料[102] [106]
职业高中
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中山市体育运动学校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中山市职业技术学校
中山市火炬科学技术学校
中山市建斌职业技术学校
中山市现代职业技术学校
-
参考资料[102]
  • 特殊教育
中山市特殊教育学校
中山市小榄博华特殊教育学校(民办)
参考资料[102]

中山市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底,中山市共有市级文化、文物行政事业机构7个。其中文化机构5个,文物机构2个。市、镇两级共有广播电台、电视台10个,有线广播电视用户80.94万户,全市有市级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公共图书馆藏量598.64万册(件)。全年出版报纸2414.18万份,杂志6.8万册,图书(总印数)3.95万册。全市有市级和镇级档案馆25个。202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20.0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4%。[101]
中山市主要文化场馆

中山市医疗卫生

截至2021年底,中山市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45个(含村卫生室),其中医院6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48个,门诊部260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517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2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个,卫生监督机构25个、村卫生室15个。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2.72万人,比上年增长3.0%,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万人,注册护士1.29万人;拥有医疗床位1.65万张,其中医院1.64万张。[101]

中山市体育事业

截至2021年底,中山市有各类运动场所10637个;全年参加全国、全省竞赛16次,参加全国、全省竞赛人数725人,获53枚、银牌88枚、铜牌109枚。[101]

中山市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底,中山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97.23万人,比上年增长1.5%。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0.79万人,增长17.8%。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87.39万人,增长8.7%。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16.54万人,增长3.1%。参加工伤保险183.20万人,增长8.2%。参加失业保险170.42万人,增长1.5%。参加生育保险173.71万人,增长3.2%。
截至2021年底,中山市城镇社区服务设施数679个。重点优抚对象2978人,60周岁以上优抚对象15890人,优抚事业费用15374万元;社会救助总人数14082人,城乡居民生活保障家庭户数3115户,城乡居民生活保障金支出8134.6万元。[101]

中山市交通运输

中山站开通直达北京、上海、桂林、贵阳、南宁、郑州、昆明、长沙等数十个大中城市的高铁服务,南沙港铁路中山段动工建设;深中通道全面开工,中开高速、东部外环高速、西部外环高速动工建设,广中江高速三期、香海高速加快推进,在建高速公路里程达215千米,超过历年所建成高速公路里程的总和;105国道南段、坦洲快线等8条干线公路动工建设,兴教路、轩朗路(二期)通车,长江路、康华路、景观路加快改造,坦洲宝珠南路、汇财街等跨界道路建成通车,打通翠沙路、富康北路、大沙南路等5条断头路;中山港新客运码头开工建设,中山至深圳机场水上客运航线通航。
2021年,中山市货物运输总量11138万吨,比上年增长0.8%。货物运输周转量96.44亿吨千米,增长12.2%。港口货物吞吐量1434万吨,增长9.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49万吨,下降3.4%;内贸货物吞吐量885万吨,增长19.1%。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39.42万标准箱,下降1.7%。全年旅客运输总量624万人,比上年增长19.3%。旅客运输周转量5.55亿人千米,下降36.6%。[101]

中山市公共交通

主词条:中山公交中山快速公交
中山市公交线路209条、营运车辆2600多辆。建设“一横一环”为主线,“两交叉三横四纵五辅”为支线的快速公交骨干网;开通从城区辐射各镇街的大站快车,方便市民快速往返学校、医院、商业区;开通一批组团间和组团内部的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各产业平台和工业园区的配套公交服务,开通响应式公交“优约”巴士,完善线网接驳城轨中山北站、城轨中山站、中山港客运码头等对外枢纽窗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客商来中山投资创业;开通往返广州(南沙)、佛山(顺德)、珠海、江门等周边城市20余条跨市公交,推进与湾区城市间互通互连[103]

中山市轨道铁路

  • 铁路线路
广珠城轨—中山北站
广珠城际铁路,简称广珠城轨,由北面的广州市广州南站途经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市,南至珠海市拱北口岸的珠海站,并经延伸线连接珠海机场,又设一支线由中山市小榄镇经中山市古镇,跨西江,连接江门市新会区会城街道东甲。该线和广深城际轨道交通是珠三角城际快速轨道「A」字型网络中的两条主干线。2011年1月7日正式通车,从广州南站到珠海北站仅需41分钟。[15]
深茂高速铁路(建设中),铁集团广东西部沿海铁路建设筹备组对外发布《新建深圳至茂名铁路地质勘察监理招标公告》,透露深茂铁路将设18个车站,东起深圳北,终点至茂名东站。其中,深茂铁路将在中山设民众、中山北、横栏三个站点,跨越6个镇区。[16]
  • 铁路车站
截至2018年9月,中山市共有中山站、中山北站、小榄站、古镇站、南朗站、南头站、东升站共7座铁路车站,均为广珠城际铁路的站点。[15]

中山市高速公路

国家高速G4京港澳高速公路,S43广珠西线高速公路、S26深罗高速公路、拟建的中开高速公路共同构成了中山高速交通大骨架。

中山市历史文化

中山市地名由来

中山古称香山,因“地多花卉”而得名[49]

中山市地方文化

  • 香山文化
香山文化与岭南文化同构,在近代同步发展,为岭南文化增色添彩。岭南文化受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和影响,在千百年的演变进程中,逐渐形成一种与其他区域文化不同的模式[72]
  • 咸水歌文化
老照片里中山水乡[80]
咸水歌是广东地方民歌的一种表现形式,主要流传于广东省中山、番禺、珠海、南海等沿海和河网地带的农民和渔民中,而中山坦洲则是珠三角地区咸水歌的代表区域。2006年5月20日,经批准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0]
歌唱咸水歌[80]
中山咸水歌具有特定的地域性。疍民们以船为家,居住在珠三角的河道上,或者沿岸居住在沙田地区的“茅寮”中。这样的生活环境孕育了中山市沙田民众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方式,同样也是中山咸水歌产生和发展的先天条件[80] 。中山疍民的传统歌曲咸水歌能够成为中山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更是体现了中山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80]
中山当地居民自古以来便有唱歌之俗,且世代沿袭,保留着传统的唱法,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咸水歌[80] 。咸水歌是疍家人口耳传唱的口头文化。清人屈翁山的《广东新语诗语》中记载:“疍人亦喜唱歌,婚夕两舟相合,男歌胜则牵女衣过舟也”,可见咸水歌早在明末清初就很流行[80]

中山市文物

保护等级
类型
保护单位
国保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孙中山故居
中山纪念中学旧址
-
-
古建筑
茶东陈氏宗祠群
-
-
-
省保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陆皓东故居
陆皓东坟场
程君海故居
杨殷故居
珠江纵队司令部旧址
孙寿屏墓
郑观应故居
孙昌墓
中山县殉国烈士
水洲山炮台遗址
马公纪念堂
孙达成墓
三仙娘山炮台遗址
-
-
-
古建筑
长洲黄氏大宗祠
“浦江世泽”坊
烟洲书院
烟墩山塔
探花及第牌坊
“乐善好施”坊
林氏宗祠
双美桥
古遗址
黄圃古码头遗址及古石径
-
-
-
古墓葬
何峻冈墓
-
-
-
市保
古建筑
杨启文旧宅
贞义堂
冯氏宗祠
南朗祖庙
铁城东门城墙遗址
三山古庙
华光庙
泮水桥
北约观音大庙
龙环古庙
青云桥
华佗庙
双壮孙公祠
郑氏宗祠
白衣庵
西山寺
“期颐偕老”坊
“升平人瑞”坊
杜婆桥
洪圣殿
北极殿·武帝庙
大觉古寺
舜举何公祠
跃龙桥
仆射何家祠
王氏大宗祠
黎氏大宗祠
文笔塔
“百龄流芳”坊
海洲欧氏宗祠
魏氏宗祠
日东祠
东轩郑公祠
桥西郑公祠
澜海郑公祠
天章阁
古鹤村闸门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山门坳殉难同胞纪念坟场
孙中山纪念堂
杨维学故居
来青亭
中共中山县工作委员会成立旧址
团益公会旧址
杨心如故居
肇园
侨立中山公医院旧址
月山公园旧址
功建铁城梁公祠
黄健故居
抗战阵亡将士
杨仙逸祖居
思豪大酒店旧址
杨仙逸墓
中山县工人文化宫旧址
杨日韶杨日暲故居
公理堂旧址
沛勋堂
小榄革命烈士
中山纪念图书馆旧址
黄圃革命烈士
安堂牌坊
魏邦平故居
-
-
-
古遗址
龙穴彩陶遗址
-
-
-
古墓葬
陈天觉夫妇墓
郑爱文墓
-
-
-----
员峰铜狮
-
-
-
参考资料[100]

中山市非遗

中山民间艺术丰富,其中有中山民歌、舞龙狮鹤凤、崖口飘色等。中山是民歌之乡,民间流行的民歌有咸水歌高棠歌、大缯歌、客家山歌、鹤歌、姑妹歌、渔鼓、龙舟、小调儿歌等,其中以咸水歌和高棠歌特色,这两种民歌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流行于坦洲镇等大沙田区。中山舞龙分为木龙、火龙、金龙、沙龙、草龙、游龙、板龙、云龙等8个种类。2006年,坦洲咸水歌小榄菊花会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朗崖口飘色、五桂山白口莲山歌、沙溪鹤舞黄圃麒麟舞黄圃飘色等5项民间艺术形式被纳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73]
级别
项目名称
项目类别
所在地区
确认年份
中山咸水歌
传统音乐
中山市
2006年
小榄菊花会
民俗
小榄镇
2006年
凉茶
传统技艺
沙溪镇
2006年
龙舞(醉龙)
传统舞蹈
西区
2008年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南朗崖口飘色)
民俗
南朗街道
2008年
龙舞(六坊云龙舞)
传统舞蹈
古镇镇
2011年
省级
鹤舞
传统舞蹈
沙溪镇
2007年
白口莲山歌
传统音乐
五桂山街道
2007年
麒麟舞(黄圃麒麟舞)
传统舞蹈
黄圃镇
2007年
黄圃飘色
民俗
黄圃镇
2007年
麒麟舞(三角麒麟舞)
传统舞蹈
三角镇
2009年
黄圃腊味传统制作工艺
传统技艺
黄圃镇
2009年
咀香园杏仁饼传统制作工艺
传统技艺
2009年
沙溪四月八
民俗
沙溪镇
2009年
赛龙舟(石岐赛龙舟)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石岐区
2012年
赛龙舟(小榄赛龙艇)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小榄镇
2012年
赛龙舟(东凤五人飞艇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东凤镇
2012年
赛龙舟(南头五人飞艇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南头镇
2012年
家具制作技艺(大涌红木家具传统雕刻技艺)
传统技艺
大涌镇
2012年
端午节(黄圃赛龙舟习俗)
民俗
黄圃镇
2013年
粤绣(小榄刺绣)
传统美术
小榄镇
2013年
民间信俗(沙溪三月三)
民俗
沙溪镇
2015年
南头灯酒习俗
民俗
南头镇
2018年
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小榄镇
2022年
石岐米酒酿造技艺
传统技艺
石岐区
2022年
彩扎(中山起湾金龙)
传统美术
东区
2022年
市级
鹤歌
传统音乐
沙溪镇
2006年
东乡民歌
传统音乐
火炬开发区
2008年
小榄菊花传统饮食习俗
民俗
小榄镇
2008年
三乡茶果传统饮食习俗
民俗
三乡镇
2010年
隆都传统饮食习俗
民俗
沙溪镇
2012年
阜沙单人农艇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阜沙镇
2012年
小榄花灯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小榄镇
2015年
长洲扒仙艇习俗
民俗
西区
2016年
沙溪洪圣殿洪圣龙王宝诞醮
民俗
沙溪镇
2016年
小榄洪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小榄镇
2016年
小榄荼薇花制品加工技艺
传统技艺
小榄镇
2016年
沙涌马家枪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南区
2018年
民众扒禾桶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民众街道
2018年
五桂山土沉香生产与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五桂山街道
2018年
港口天后诞
民俗
港口镇
2020年
三乡木偶戏
传统戏剧
三乡镇
2020年
小榄民间剪纸
传统美术
小榄镇
2020年
南朗林氏跌打
传统医药
南朗街道
2020年
黄圃传统民间食品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黄圃镇
2020年
海洲鱼饼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古镇镇
2020年
冈南李家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古镇镇
2020年
大涌刘家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大涌镇
2020年
长洲左手棍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西区
2020年
龙头环十八掌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沙溪镇
2020年
三角镇三人根艇赛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三角镇
2020年
刘氏毫疗法
传统医药
西区
2022年
石岐蔡家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石岐区
2022年
张溪大棍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石岐区
2022年
濠头郑家棍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火炬开发区
2022年
中山罗梁醒狮
传统舞蹈
西区
2022年
圣狮凤舞
传统舞蹈
沙溪镇
2022年
马南宝勤王故事
民间文学
南区
2022年
中山民谣
民间文学
中山市
2022年
黄圃三六九墟市习俗
民俗
黄圃镇
2022年
粤绣(雪花仿真绣)
传统美术
东区
2022年
石岐乳鸽菜式烹饪技艺
传统技艺
石岐区
2022年
神湾禾虫捕捞及烹饪技艺
传统技艺
神湾镇
2022年
中山装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沙溪镇
2022年
板芙白溪瓷釉彩烧制技艺
传统技艺
板芙镇
2022年
港口龙艇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港口镇
2022年
龙瑞粥品传统制作技艺
传统技艺
沙溪镇
2022年
参考资料[98]

中山市活动

  • 慈善万人行
慈善万人行入选广东"一城一特"春节文化活动名录,创办于1988年,是借鉴香港“百万行”的民间慈善活动,在中山开展“万人行”的敬老活动,借助社会力量敬爱老人们,命名“中山敬老万人行”。1989年起易名为“中山慈善万人行”,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七举行,2000年起改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举行。慈善万人行已经成为中山新春特色及意义的春节传统活动,同时也成为中山特色的城市精神文化品牌,成为中山人民津津乐道的城市名片。[17]
  • 小榄菊花会
小榄菊花会
小榄镇位于中山市北部。小榄人种菊从南宋开始,已有700多年历史。而举行菊花会,则起源于清代乾隆元年即丙辰年(公元1736年),被誉为“菊城”,以后小榄每年秋季举行一次。每到花期,种菊人将艺菊移到菊社观摩品评,交流菊艺心得,成为中山小榄的传统节日。菊花会期间,万盆菊花竞相开放,小榄人除了举行大型的菊花展览,还要开展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有曲艺、飘色、舞龙、舞狮等多项文艺表演。人
  • 岭南水乡旅游文化节
中山市民众镇是岭南一带保存最完整、有水乡特色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景区,有“岭南水乡”的美誉。为更好开发挖掘本土旅游优势资源,发展乡村生态旅游,中山于2007年推出“中山市岭南水乡旅游文化节”,举办“和谐乡村”摄影展、名优农产品展销会、乡村美食风情街、动物演艺秀、水乡运动会、水乡民俗展、水上民歌邀请赛等丰富多彩活动。其中乡土气息的“水乡运动会”趣味性,群众参与性也强,包括水上拔河、扒禾桶、水上捉鳝、水上捉鸭、夫妻背跑等多项赛事。

中山市语言

中山市的语言状况较为复杂,主要使用汉语方言,包括粤方言、闽方言及客家方言。其中使用粤方言的人数最多,占总人口的84%,主要分布在北部冲积平原区和中部的石岐地区。
粤语方言分为4种:(1)石岐话,主要分布在石岐地区、南区和南朗镇;(2)沙田话(近顺德话),主要分布在南头镇、黄圃镇、东凤镇、小榄镇、阜沙镇、东升镇、横栏镇、港口镇、民众镇、坦洲镇、板芙镇及西区的沙朗、南朗镇的横门等地;(3)三角话(近东莞话),主要分布在三角镇;(4)古镇话(近新会话)主要分布在古镇镇。
闽语方言,主要分布在沙溪镇、大涌镇、三乡镇及火炬区的张家边等地。
客家语方言,主要分布在五桂山镇、神湾镇及坦洲镇的南部小区。[57]
中山的语言状况,也为历多次人口大迁徙提供了有力证明。中山市内最少存在三大方言。这就是粤语系(分布于以城区石岐为中心的区域)、闽南语系(分布于沙溪、三乡等地,但彼此间亦有区别)、客家语系(分布于五桂山一带)。由于与土著文化相融合,加上几种方言之间的互相渗透影响,所有方言都演变得与其发源地相去甚远。例如石岐话虽然属于粤语的范围,但在词汇、语音、语调等方面与广州话有明显的区别。其他方言也是如此。
不同的方言,反映了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即使到了近代,彼此间的区别还是存在的,例如以民间艺术中的民歌而言,粤方言地区流行粤曲和广东音乐,五桂山区流行客家山歌,隆都(沙溪一带)地区有的“鹤歌”,大沙田地区流行“咸水歌”和“高棠歌”。另一方面,不同背景的文化互相影响和渗透,又极大地丰富了文化的地方色彩。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当数产生于五桂山区靠近平原的边缘地带的民歌“白口莲”,这种民歌的曲调近似“咸水歌”,但调式依然是客家山歌的“6”调式,演唱时一般用“白话”(不大纯正的广州话),所以叫做“白口莲”。各种方言文化的撞击,其结果是产生了新的地区文化,于此便可见一端。[18]

中山市名优特产

中山是广府粤菜的发祥地之一,[6] 中山拥有丰富的广府饮食文化,[46-47] 中山特色美食中山美食在全国乃至海外都有名,"吃在中山"是珠三角市民、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的共识。中山有大小食肆6000多家。

中山市特产

图片
介绍
黄圃腊味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黄圃人根据三角洲天热潮湿的特性,采用盐、糖、酱油、酒腌制后再晒干的办法制作了色香味美的腊肉。之后又以这种方法对猪的各个部位进行制作。渐渐总结中一套腌制的配方和制作花式品种的方法[83]
茂生围香蕉
蕉身特别肥大,皮包青黄而带小黑点(俗称“梅花点”熟香蕉),焦肉特别丰厚嫩白,入口鲜美香甜。因为茂生围位于咸淡水交界地区,农民根据传统经验,选择旱基而又接近水源地段种植香蕉;结果所产的焦比其他地方为优[86]
三月红荔枝
三月红荔枝是中山市历史产品,又是荔枝家族中的“迎春使者”。它的特点是:果壳色泽鲜红,果体肥大,果肉厚而雪白多汁,味道似酸非酸,似甜非甜,别有风味,食之使人醒脾开胃,是岭南有名佳果[89]
石硖龙眼
石硖龙眼特点是:果大、核小,可食部分为67%至69%,果肉晶莹厚润、爽脆清甜,不流汁,平均单果重9.36克[90]
神湾菠萝
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保护标志。盛产于中山市神湾镇的菠萝,名之为神湾菠萝,神湾背山面海,雨水充沛、山地肥沃,特别适宜菠萝生长。经过长期选种培育,神湾所产的菠萝,一般每个一市斤左右,色泽金黄,皮薄肉厚,更难得是芯细爽脆无渣,甜蜜清香而无酸味,浓郁果香留齿颊间经久不散[91]
石岐鸡
沙栏鸡原产三角镇沙栏圩而得名,又称“三角鸡”,因大量的沙栏鸡经石岐转口输往广州和港澳各地,故又称“石岐鸡”。该鸡种以其肉嫩滑、味道鲜美、体型适中,特别适合制作“白切鸡”而省港澳[93]
中山麻鸭
中山麻鸭是蛋肉兼用型品种,被列为广东优良地方禽种之一。中山境内多属冲积沙田,过去地多人少,劳不足,耕作粗放;且易受台风和虫害影响,遗落在田间的谷粒很多,农民群众在生产实践中,利用鸭能喙食害虫和除草的习性,每年早晚两造饲养“中耕鸭”(即踏茜鸭),进行中耕除草、除虫。还饲养两造“埠鸭”,在收割后的稻田中采食遗落的谷粒,从而获得粮鸭兼收的目的[95]
罗氏沼虾
中山于1978年引进罗氏沼虾,1979年人工孵化繁殖育亩成功后,开始投入小量虾苗在小鱼塘试养。由1984年全市有养殖场2个、池塘170亩,总产18.9吨、平均亩产114公斤,发展到1987年的10年场、所、镇,面积991亩,总产72吨,平均亩产72公斤,成为广东省罗氏沼虾的繁殖、养殖的重要基地[96]
石岐鸽
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石岐鸽体型长,形如芭蕉蕾,羽毛以白色为主,体型较大。平头光胫,眼睛较细,鼻长嘴尖,鼻瘤和嘴均为粉白色,胸圆,脚红色。石岐鸽宰后皮肤浅米黄色,皮下脂肪少,肌肉淡红色、有光泽且富有弹性。石岐鸽乳鸽肉质嫩、多汁、味鲜美、带有丁香味[97]
中山脆肉鲩
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中山脆肉鲩脊骨较僵硬,肉质紧密、爽脆软滑、带有韧性,肉丝不易拉断。理化特征: 将鱼肉切成2毫米至3毫米薄片,在开水中煮30分钟以上不破碎;鱼背肌肉水分≤79.00%,脂肪≥1.63%,钙≥0.47毫克/克,≥0.47毫克/克。

中山市美食

图片
介绍
石岐乳鸽
鲜、嫩,用生长21-28天的乳鸽腌渍之后,经烤箱烘烤而成。鸽子外脆内嫩,中间有一泡汤汁。此汤汁鲜纯,却不油,感觉清爽而鲜美。 鸽子性味比较平和,体质热、寒的人都可以吃[84]
杏仁饼
在中山的土特产中,以咀香园杏仁饼有名,入口杏仁香味浓郁、酥化甘香,深受食客欢迎。制饼工艺经过改革,杏仁饼不但保持了传统的香纯浓郁,入口酥甘溶化特色,而且饼质更加细腻,装璜更符合现代化要求[85]
中山粉果金吒
它是以猪腮肉(肉质不腻)配以南乳、花椒、八角等调料。金吒的吃法可要讲究:从食起,到肉馅时,先吮一口油香,然后咬肉食。不然,冒失一口咬下去,那油沫便四溅[87]
芦兜粽
中山芦兜粽是圆筒状,两头交错一字平口,一般直径12厘米,长30厘米,酿入洗净的糯米(有微量精盐、生油、拌匀),夹以烧腩肉、咸蛋黄(洗净蛋白胶为宜),用圆水草绑扎。武火煲至水滚放入芦兜粽,文火煮4个小时,间中加些开水,收火留浸于汤内4小时。味香腻,食之韧滑[88]
小榄菊花肉
小榄菊花肉是选用猪的背部肥肉、切成透明状薄片用糖腌制,外面拌一层半鲜半干的糖渍菊花瓣而成。这种菊花肉看来虽肥,但吃起来爽脆不腻、清香可口,特别是菊瓣液香凝喉,芬芳扑鼻,是中山的传统送礼佳品[92]
沙溪扣肉
沙溪扣肉首先讲究选料,所选猪肉既不太肥也不太瘦,以偏肥的"五花腩"为。制作时最花工花时间是漂油,即原大块肉清水煮熟后,用特制的“钉板”把有猪皮的一面拍打再浸水使肥油漂出,然后加配料腌制再红烧,直至肉面变黄而皮色和瘦肉部份变红,然后切件,每件夹一块已熟的粉葛(称葛扣)或香芋(称芋扣)或用青菜或梅莱垫底(称菜扣),排好上钵隔水炖约一小时[94]






中山美食

中山市风景名胜

孙文西路旅游文化步行街
中山城市风景(7张)
孙文西路古称迎恩街,东起悦来路口中山百货大楼,西至凤鸣路口。路两旁的低层建筑风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式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混和,建筑学上称为“南洋风格建筑”,至今还保存着木雕、灰塑、南洋骑楼等中西合璧建筑物,无论刮风、下雨、日晒,游人顾客均不受天气的影响。骑楼建筑往往几座或十余座毗连一起,形成参差错落的连续界面效果,外观统一。每逢节假日,还有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艺表演、杂技表演、曲艺演唱、灯谜竞猜及舞狮舞龙等活动。主要景点有人力车铜雕、《小城故事》浮雕、中山商业文化博物馆、思豪大酒店、青年文化广场。
  • 景区
级别
景区名称
5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
4
中山詹园景区、中国(大涌)红木文化博览城景区、华艺广场景区
3
咀香园工业旅游景区、伊泰莲娜DIY地带旅游区、卓旗山庄景区、仙踪龙园景区、星光联盟•品牌灯饰中心景区、中山市小榄菊城酒厂景区、伟丰生态农场景区、悦来亲子王国景区、大信·新都汇古镇店景区、创益文化园景区、大盛陶艺景区、帆鲨海洋文化馆景区、参宫野山参文化博物馆景区、中国灯都盆景园景区、泉林欢乐世界景区、荔景苑景区、大尖山露营公园景区、左步村乡村旅游景区、罗三妹山“不走回头路”主题公园、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景区、厨邦酱油文化博览馆景区、中山市博物馆、粤丰环保科普研学基地景区
2
灯都古镇灯文化博物馆景区、中山市龙泉博物馆旅游区
参考资料[99]
中山人文地图

中山市人物

革命孙中山,一位驻外大使郑藻如,中国空军之父杨仙逸,中国近代留学生之父、一位买办容闳,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实业家郑观应,中国有史以来为共和革命牺牲者之人陆皓东,四大百货公司之一永安公司创始人郭乐,四大百货公司之一大新公司创始人蔡昌,四大百货公司之一新新公司创始人李敏周,四大百货公司之一先施公司的创建人马应彪,作家、诗人、翻译家苏曼殊,一代影后阮玲玉,粤乐宗师吕文成,电影演员和导演郑君里,四角号码、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鲍鱼大王杨贯一,作家刘斯奋,中国漫画界常青树方成,福娃的原创和主要设计者吴冠英,中国体育位世界容国团,乒乓球世界江嘉良,冰坛上的天才少女关颖珊,体操世界卢裕富,百米突破10秒的亚洲本土人苏炳添等等。
国父孙中山
部分名人
人物
籍贯
活跃时期
主要事迹
陈临
香山
汉朝
苍梧太守、廷尉
郑愚
香山
唐朝
尚书左仆射(尚书省的副职)
周尚文
神涌
明朝
选龙岩丞,官至御史
黄瑜
县城
明朝
授长乐县知县
黄经
石岐南门麻洲
明朝
任沾益州同知,旋任教职,得泗州学正
黄畿
县城
明朝
潜心研习《大易》、《中庸》,追封翰林院编修
黄佐
县城
明朝
擢南京国子祭酒
何派行
小榄
明朝
陕西行太仆寺少卿
杨遇春
仁都
明朝
官至广西南宁参将
麦挥
小榄
明朝
按叙晋镇抚
袁三接
乡籍未详
明朝
官至光禄寺少卿、应天府丞升府尹
李孙宸
小榄
明朝
礼部尚书
何吾驺
小榄
明朝
入阁掌理朝政实权
卢兆龙
小榄
明朝
吏部给事中掌计典
钟宝
淇澳
清朝
平定中国台湾
麦佑
小榄
清朝
授刑部主事,升山西司郎中
郑应元
县城
清朝
由庶吉士授内阁中书
何耀泰
小榄
清朝
官至山东文登协副将
何士祥
小榄
清朝
署香山协副将
黄琮
香山
清朝
海门营参将
黄培芳
不详
清朝
封内阁中书衔
刘其昌
龙瑞村
清朝
殿试一甲第三探花及第
何长清
小榄
清朝
授广东水师提督
何定江
小榄
清朝
金门镇总兵、浙江定海镇总兵
孙中山
香山
近代
“国父”,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民族英雄[61]
陆皓东
香山
近代
设计者,组建“兴中会”,“为共和牺牲之人”[60]
杨仙逸
香山
近代
"中国革命空军之父"
阮玲玉
南朗左步关村
近代
中国早期影星
朱慕飞
西桠
近代
一位女飞行员
佘诗曼
祖籍中山
现代
入选“壹电视大奖”的电视艺人之一
吴卓羲
祖籍中山
现代
偶像实力派
江嘉良
中山
现代
前乒乓球赛男子单打、团体
古天乐
祖籍中山
现代
华人影视
叶倩文
祖籍中山
现代
香港电影金像奖女主角提名
苏妙玲
中山
现代
气质的快乐女声
林欣彤
中山
现代
香港TVB选秀节目《超级巨声》第二季
备注:中国近现代大的四大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的创始人马应彪、郭乐、郭泉、刘锡基、李敏周、蔡昌、蔡兴等均为香山人

中山市荣誉称号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9]
国家森林城市[20]
安全城市[21]
中国投资潜力城市50强[22]
全国文明城市[23]
全国畅通工程城市[24]
国家园林城市[25]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4]
国家卫生城市[26]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7-28]
全国双拥城[29-30]
人居奖国家环保城市[31]
2018年“中国外贸城市”29[32]
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33]
2019年中国城市排行榜第55[34]
2019年可持续竞争力第149[35]
2019年中国地级市第24名[36]
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30[37]
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0名第14位[38]
2019中国城市品牌评价榜(地级市)第24[39]
“2019年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50强”第40位[40]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第24[41]
2019年中国外贸城市[42]
2020中国宜居宜业城市[43]
无偿献血*省(市)奖[44]
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单位[45]
2019年中国外贸城市
“全国示范城市”[50]
中国地级市品牌城市[51]
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52]
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59]
2020中国外贸城市[62]
2021年入选2021数字化转型城市名单,排名64名[68]
2022年3月,入选“2022中国活力城市榜”,46名[74]
2022年4月,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75]
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76]
2022年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77]
2021年广东医改创新典型[78]
批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79]
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104]
广东省产教融合试点城市[82]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