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我有新说法
70 0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是宣城晶瑞新材料有限公司于2012年4月11日申请的发明,该申请号为2012101039508,公布号为CN102630706A,公布日为2012年08月15日,发明人是徐进、徐勇、王海。[1]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包括TiO2核和纳米银颗粒,上述纳米银颗粒均匀的分布在TiO2核的外面,上述纳米复合材料颗粒大小为1-2微米,上述纳米银颗粒大小为20-100纳米。该发明同时又公开了一种制备上述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该发明的优点在于,提供了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特点的纳米复合材料;能够使用一步水热法简单制备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避免了2012年4月之前水热制备工艺添加剂繁多、工业实现性较差的技术问题。[1] 2020年7月17日,《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安徽省第七届奖优秀奖。[2] (概述图为《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的摘要附图)[1]

目录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背景

TiO2作为一种n型半导体氧化物材料,因具有安全性能好,合成成本低等优点而广泛应用在诸多领域。作为2012年4月之前常用的一种光催化型抗菌剂,纳米TiO2需要在一定光波段的辐照才能达到杀菌的效果;同时,纳米TiO2材料在杀菌过程中必须有氧气的存在。这些条件极大限制了纳米TiO2作为抗菌剂的推广应用。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截至2012年4月,的方法是采用Ag等金属离子对TiO2纳米材料进行掺杂改性。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一方面扩大TiO2的光谱响应范围,另一方面可抑制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从而达到协同抗菌的效果。与2012年4月之前通常采用的溶胶-凝胶法,化学还原法等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相比,水热法工艺简单,以水作为反应介质,而且所制备的纳米材料具有低缺陷密度,晶体形貌可控等优点。然而,2012年4月以前已报道的采用水热法制备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大部分是先制备均一稳定的TiO2纳米材料,然后通过后期工艺将Ag纳米颗粒和TiO2纳米颗粒进行有效吸附结合,而后期处理工艺往往需要选择添加适当的有机或无机添加剂,对工艺要求比较高。所以,寻找一种简单的工艺,采用一步水热法简单制备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在此基础上研究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为其成为优良的抗菌材料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3]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内容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目的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特点。[3]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方案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TiO2核和纳米银颗粒,上述纳米银颗粒均匀的分布在TiO2核的外面,上述纳米复合材料颗粒大小为1-2微米,上述纳米银颗粒大小为20-100纳米。该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能够使用一步水热法简单制备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避免了2012年4月之前水热制备工艺添加剂繁多、工业实现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该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如下:
一种制备上述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①:将15-20毫升醇类溶剂加入到100毫升去离子水和5克草酸配置的澄清透明溶液中,上述溶剂为分子中碳原子为1~3的无水醇类溶剂,且沸点在100℃以下,进行分散处理,加热保温2小时,温度控制在50-70℃,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透明的醇水溶液;步骤②:将15毫升有机钛化合物在快速分散处理的情况下,缓慢滴入叔丁醇和柠檬酸的混合溶液中,配制成溶液,其中叔丁醇和柠檬酸的体积比控制在13-40;步骤③:在室温条件下,将步骤①所配制的溶液以20-30滴/分钟的速度滴入步骤②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步骤④:在避光条件下,向步骤③的溶胶中缓慢加入10-15毫升的0.1摩尔/升的AgNO3溶液,进行分散处理,将溶液加入到100毫升水热合成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10-12小时,填充度为70%,水热温度为160-180℃;步骤⑤:将步骤④的水热合成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物离心取出沉淀,在80℃下真空干燥后,即得到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①中,醇类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②中,有机钛化合物选自钛酸丁酯、钛酸四异丙酯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①、②、④中的分散处理的方式均为机械搅拌10~30分钟、磁力搅拌10~30分钟、超声分散5~10分钟、球磨5~10分钟、砂磨5~10分钟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上述步骤①中,上述加热保温的温度控制优选在60-65℃。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②中,上述叔丁醇和柠檬酸的体积比控制优选在20-25。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④中,上述水热反应的水热温度优选在170-175℃。
该发明制备的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用作为抗菌剂材料。抗菌性能实验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实验用菌,按照日本国家工业标准JISZ2801-2000,测试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抗菌性能。
该发明中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晶型结构由X-射线衍射仪确定。所合成的纳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谱具有锐钛矿TiO2和Ag的特征衍射峰。场发射扫描电镜测试表明,水热法制备的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颗粒大小为1-2微米,纳米银颗粒均匀的分布在TiO2核的外面,颗粒大小约为20-100纳米。
该发明中制备的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如表1所示测试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抗菌剂在10小时作用时间内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达到了95%以上,对达到了90%以上。[3]
表1作用时间对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抗菌剂杀菌率的影响
菌类
0.5小时
10小时
20小时
黄金色葡萄球菌
58.4
90.2
99.9
大肠杆菌
62.3
96.4
99.9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改善效果

1、整个制备过程简单,在较低温度下进行,产率高,后续处理较简单,放大效应影响很小,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2、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纯度高,形貌规整,结晶性好,比表面积大;
3、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抗菌剂在10小时作用时间内对大肠杆菌的杀菌率达到了95%以上,对达到了90%。
4、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抗菌剂具有很高的杀菌活性,杀菌活性大大超越市售产品。[3]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
图2是实施例1的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场发射扫描电镜图;
图3为实施例1的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BET测试结果图。(所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是213.38平方米/克)[3]
附图说明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与光电技术领域。[3]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权利要求

1.《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①:将15-20毫升醇类溶剂加入到100毫升去离子水和5克草酸配置的澄清透明溶液中,所述溶剂为分子中碳原子为1~3的无水醇类溶剂,且沸点在100℃以下,进行分散处理,加热保温2小时,温度控制在50-70℃,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透明的醇水溶液;步骤②:将15毫升有机钛化合物在快速分散处理的情况下,缓慢滴入叔丁醇和柠檬酸的混合溶液中,配制成溶液,其中叔丁醇和柠檬酸的体积比控制在13-40;步骤③:在室温条件下,将步骤①所配制的溶液以20-30滴/分钟的速度滴入步骤②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步骤④:在避光条件下,向步骤③的溶胶中缓慢加入10-15毫升的0.1摩尔/升的AgNO3溶液,进行分散处理,将溶液加入到100毫升水热合成反应釜中进行水热反应10-12小时,填充度为70%,水热温度为160-180℃;步骤⑤:将步骤④的水热合成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物离心取出沉淀,在80℃下真空干燥后,即得到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中,醇类溶剂选自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有机钛化合物选自钛酸丁酯、钛酸四异丙酯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②、④中的分散处理的方式均为机械搅拌10~30分钟、磁力搅拌10~30分钟、超声分散5~10分钟、球磨5~10分钟、砂磨5~10分钟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①中,所述加热保温的温度控制优选在60-6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②中,所述叔丁醇和柠檬酸的体积比控制优选在20-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④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水热温度优选在170-175℃。[3]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实施方式

  • 实施例1
步骤①:将15毫升异丙醇加入到100毫升去离子水和5克草酸配置的澄清透明溶液中,磁力搅拌加热到65℃后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透明的异丙醇水溶液;
步骤②:将15毫升钛酸丁酯在快速磁力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入30毫升叔丁醇和1.5毫升柠檬酸的混合溶液中,配制成溶液;
步骤③:在室温条件下,将步骤①所配制的溶液以20滴/分钟的速度滴入步骤②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
步骤④:在避光条件下,向步骤③溶胶中缓慢加入10毫升0.1摩尔/升的AgNO3溶液。继续磁力搅拌30分钟后,将溶液加入到100毫升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填充度为70%。水热温度为175℃,水热反应时间为11小时;
步骤⑤:将步骤④的水热合成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物离心取出沉淀,在80℃下真空干燥后,即得到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图见图1,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场发射扫描图见图2,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见表2-3,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见图3。
  • 实施例2
步骤①:将20毫升丙醇加入到100毫升去离子水和5克草酸配置的澄清透明溶液中,机械搅拌加热到70℃后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透明的丙醇水溶液;
步骤②:将15毫升钛酸丁酯在快速机械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入40毫升叔丁醇和2毫升柠檬酸的混合溶液中,配制成溶液;
步骤③:在室温条件下,将步骤①所配制的溶液以30滴/分钟的速度滴入步骤②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
步骤④:在避光条件下,向步骤③溶胶中缓慢加入15毫升的0.1摩尔/升的AgNO3溶液。继续机械搅拌30分钟后,将溶液加入到100毫升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填充度为70%。水热温度为180℃,水热反应时间10小时;
步骤⑤:将步骤④的水热合成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物离心取出沉淀,在80℃下真空干燥后,即得到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见表2-3。
  • 实施例3
步骤①:将18毫升异丙醇加入到100毫升去离子水和5克草酸配置的澄清透明溶液中,超声分散加热到60℃后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透明的异丙醇水溶液;
步骤②:将15毫升钛酸四异丙酯在快速磁力搅拌的情况下后,缓慢滴入33毫升叔丁醇和1.5毫升柠檬酸的混合溶液中,配制成溶液;
步骤③:在室温条件下,将步骤①所配制的溶液以30滴/分钟的速度滴入步骤②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
步骤④:在避光条件下,向步骤③溶胶中缓慢加入14毫升0.1摩尔/升的AgNO3溶液,继续超声30分钟后,将溶液加入到100毫升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填充度为70%,水热温度为170℃,水热反应时间12小时;
步骤⑤:将步骤④的水热合成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物离心取出沉淀,在80℃下真空干燥后,即得到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见表2-3。
  • 实施例4
步骤①:将16毫升乙醇加入到100毫升去离子水和5克草酸配置的澄清透明溶液中,磁力搅拌加热到63℃后保温2小时,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透明的乙醇水溶液;
步骤②:将15毫升钛酸四异丙酯在快速磁力搅拌的情况下,缓慢滴入36毫升叔丁醇和1.5毫升柠檬酸的混合溶液中,配制成溶液;
步骤③:在室温条件下,将步骤①所配制的溶液以25滴/分钟的速度滴入步骤②溶液中,得到均匀透明的溶胶;
步骤④:在避光条件下,向步骤③溶胶中缓慢加入12毫升0.1摩尔/升的AgNO3溶液,继续磁力搅拌30分钟后,将溶液加入到100毫升水热合成反应釜中,填充度为70%。水热温度为172℃,水热反应时间为11.5小时;
步骤⑤:将步骤④的水热合成反应釜冷却至室温后,将反应物离心取出沉淀,在80℃下真空干燥后,即得到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见表2-3。
表2:10小时内TiO2与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杀菌对比
表2
抗菌剂
TiO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56.3
90.2
89.1
90.1
89
大肠杆菌
60.8
96.4
96.1
96.4
95.9
表3:20小时内TiO2与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的杀菌率对比
表3
抗菌剂
TiO2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实施例4
77.9
99.9
99.1
99.4
99.1
大肠杆菌
80.4
99.9
99.4
99.6
99.2
数据分析:
从图1可知,该发明中制备的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中为纯锐钛晶型,具有明显的锐钛矿TiO2和Ag的特征衍射峰。
从图2可知,该发明中的水热法制备的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颗粒大小为1-2微米,纳米银颗粒均匀的分布在TiO2核的外面,颗粒大小约为20-100纳米。整个颗粒十分接近球体,且粒径分布较均匀。从图3可知,该发明所制备的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颗粒的比表面积为213.38平方米/克,且平均粒径估算值为1280.25纳米即1.28微米,与图2所示的SEM粒径结果近似。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更加有利于提高抗菌杀菌的功效。从表1可知,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抗菌剂在10小时作用时间内对大肠杆菌和达到了90%以上,尤其适用于大肠杆菌。从表2-3可知,该发明所制备的AgTiO2核壳纳米复合材料抗菌剂与单纯采用纳米相比,具有更高的杀菌活性。[3]

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荣誉表彰

2020年7月17日,《一种AgTiO2核壳结构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安徽省第七届奖优秀奖。[2]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