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博白县 我有新说法
134 0
博白县,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是一大客家人口聚居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东与陆川县相邻,东南与广东省廉江市毗连,西与钦州市浦北县交界,南与北海市合浦县相依,北与玉林市福绵区接壤,总面积3835.85平方千米。[1] 2020年,博白县户籍总人口192.52万人。世居民族是汉族,少数民族34个。[1] 截至2021年10月,博白县下辖28个镇,[3] 县政府驻博白镇大街69号。[1] 博白县,因博白江(今小白江)而名。[1]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南昌县置南宕州(一说:南岩州)。同年,析合浦郡合浦县置南州。并置辖博白、周罗县、建宁县、龙豪县、朗平县、淳良县等县。1997年,撤销玉林地区,设立地级玉林市,博白县隶属玉林市。[1] 2020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博白县退出贫困县序列。[2] 2020年,博白县地区生产总值29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产业增加值97.4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9.0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4.76亿元,三次产业为33.4∶20.3 ∶46.3。[1]

目录

博白县历史沿革

博白县地名由来

博白县,因博白江(今小白江)而名。[1]

博白县建置沿革

距今二万年前旧石器时代,博白就有人类活动。在博白镇周坷村石钟岩发现有原始人文化遗迹:石斧、石刀、石杵、骨刀、骨针、陶器片、用火灰烬等。
秦以前,博白地处岭南,为百越民族中的西瓯骆越部族所居。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设置桂林郡、南海郡、象三郡,今博白县地属象郡。
汉初,今博白县地属南越国。元鼎六年(前111年),今博白县地属合浦郡。尔后,西汉分设十三个刺史部,今博白县地属交趾刺史部合浦郡合浦县,建安八年(203年),改交趾刺史部为交州刺史部,今博白县地属交州刺史部合浦郡。
三国,今博白县属吴交州合浦县。
西晋和东晋,今博白县地仍属交州合浦郡合浦县。
南朝宋,今博白县中部和北部为临漳郡地,南部仍为交州合浦郡合浦县地。齐,今博白县地属临漳郡漳平、百梁县所辖。梁,百梁郡治所在今博白县菱角乡南端。同期,置南昌县,旧治今属三滩镇,隶属越州合浦郡。陈,隶属相同。
隋朝,初期南昌县先后隶禄州、合州。大业五年(609年),隶合浦郡。
唐武德四年(621年),于南昌县置南宕州(一说:南岩州)。同年,析合浦郡合浦县置南州。并置辖博白、周罗县、建宁县、龙豪县、朗平县、淳良县等县。南昌县改隶南宕州,州治在南昌县治;其余各县隶南州,州治在今博白县城。武德六年(623年),改南州为白州。贞观六年(632年),改南宕州为潘州,州治由南昌县移至定川县(旧治今属玉林市境),南昌县改隶白州。于今县南置大都县,隶白州。贞观十二年(638年),大都、朗平两县废省入博白县,淳良县废省入建宁县。贞观(627——649年)中,还置山州及其龙池县、盆山两县,山州及龙池县同旧治今属县南龙潭,盆山县亦旧治今属县境。开元中期(720—733年),置龙池县,隶山州,州治设在龙池(今龙潭)。后改山州为龙池郡,尔后再复为山州。此时,今博白县境内仍有博白、建宁、周罗、南昌4县,均隶白州。天宝元年(742年),白州、山州分别改为南昌郡和龙池郡。乾元元年(758年),南昌、龙池两郡复改为白州和山州。大历八年(773年),白州、龙豪县改隶顺州。建中(780——783年)间,山州及其龙池、盆山等县俱废。唐末,博白县地尚有白州及其博白、建宁、周罗、南昌等县。
五代十国时期(907—960年),仍为博白、建宁、周罗、南昌4县,属南汉白州。
博白县城
宋开宝三年(970年),改白州为县。开宝五年(972年),白州及南昌、建宁、周罗等县废省入博白县。开宝七年(974年),复置白州,辖博白县。政和元年(1111年),省白州,博白县改隶郁林州。政和三年(1113年),复置白州,领博白一县。绍兴六年(1136年),省白州,博白县因之隶属郁林州。
元初,博白县仍属郁林州。至元十六年(1279年),改广西诸州为路,博白县属梧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路为府,博白县属梧州府郁林州。
清初,博白县隶属广西行省梧州府。雍正三年( 1725年),博白县属直隶郁林州。
元年(1912年),博白县隶属郁林府。二年(1913年),隶属郁江道,道治苍梧。三年(1914年),郁江道易名苍梧道,博白县改隶苍梧道。十五年(1926年),改隶第三区。十六年(1927年),博白县直隶广西。十九年(1930年),改属郁林民团区。二十一年(1932年),苍梧、郁林二民团区合并为梧州民团区,博白县改属梧州民团区。二十三年(1934年),改属梧州行政监督区。二十五年(1936年)7月,改属浔州行政监督区,10月,属郁林行政监督区。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第六行政督察区。三十一年(1942年),原三、五、六区合并为第三区,博白县改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末(1949年1月1日至10月30日),改属第九行政督察区,区治郁林。
1949年,博白县属郁林专区。
1951年7月,郁林专区与梧州专区合并成立容县专区,博白县属之。
1952年,广西发文将博白划归钦州专区,但实际上没有办理改隶手续,也没有隶行过这一关系。
1955年,博白县划归容县专区。
1958年,撤销容县专区,分设玉林专区和梧州专区,博白县隶玉林专区。
1971年,玉林专区改称玉林地区,博白县属玉林地区。
1997年,撤销玉林地区,设立地级玉林市,博白县隶属玉林市。[1]

博白县行政区划

博白县区划沿革

1953年5月,博白县龙潭区所属的虎塘、新村、河面、水东等4个乡及新南乡的2个自然村划给合浦县。把宁潭区车田、旺垌[33] 2个乡划给陆川县。8月,划出1个官垌区及所辖的历山、龙池、江口、大岸、文峰、平石、官垌、文旺、坑旺、垌口、芳木等11个乡全部划给浦北县。
1995年,撤销大利乡,并入大利镇。
1996年,撤销双旺乡,设立双旺镇。
1998年,撤销双凤乡,设立双凤镇。
2001年,撤销永安乡,设立水安镇。
2002年,撤销城厢镇,并入博白镇。
2003年,将东平镇原富新村民委员会分设富新、富门2个村民委员会。
2005年,撤销绿珠镇,并入博白镇。撤销三育镇、径口乡,设立台口镇。撤销大利镇,并入水鸣镇。撤销合江镇,并入东平镇。撤销三江乡,并入文地镇。[1]

博白县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博白县下辖28个镇:博白镇、双凤镇、顿谷镇、水鸣镇、那林镇、江宁镇、三滩镇、黄凌镇、亚山镇、旺茂镇、东平镇、沙河镇、菱角镇、新田镇、凤山镇、宁潭镇、文地镇、英桥镇、那卜镇、大垌镇、沙陂镇、双旺镇、松旺镇、龙潭镇、大坝镇、永安镇、径口镇、浪平镇,[3] 317个村、42个社区,县政府驻博白镇大街69号。[1]

博白县地理环境

博白县位置境域

博白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介于北纬21°38′48″-22°28′28″,东经109°32′20″-110°17′08″之间。东与陆川县相邻,东南与广东省廉江市毗连,西与钦州市浦北县交界,南与北海市合浦县相依,北与玉林市福绵区接壤。东西宽77.4千米,南北长95千米,总面积3835.85平方千米。[1]
博白县人民政府

博白县地质

博白县地处华南准地台,钦州残余地槽、博白——岑溪拗陷带西南端。境内地层发育较全,由于海水自南西往北东方向入侵,断陷带长期接受云开古陆碎屑物质,沉积一套古生代~新生代地层。古生代末~中生代初,由于地壳上升,海水退出,沉积出现间断,因而缺失二叠,三叠纪地层。[7]

博白县地形地貌

博白县在广西地理区划中属桂东南丘陵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有平原、谷地、盆地、岗地、丘陵、山地,互相交错,地势特点是西北、东北部较高,中部偏南处隆起,形成从北向南呈高低~高~低起伏之势。[7]

博白县气候

博白县平均气温22.9℃,年降水量1327.8毫米。日照时数1499.8小时,汛期日雨量≥25毫米的降雨日数有17天,其中日雨量≥50毫米的暴雨天数有4天。汛期出现日气温≥35℃的高温天气30天。[1]

博白县水文

博白县境内南流江、九洲江、郁江、那交河四大水系,河网密布,主要有大小河流43条,总长666千米。[1]

博白县土壤

博白县土壤共划分为5个土类,12个亚类,36个土属,99个土种。[7]

博白县植被

博白县主要植被原为热带与亚热带常绿阔叶季雨林,原生植被已残存不多,只有西部山区和东北、中南部大山沟谷中有少量幸存。大部分地区演生为次生马尾松林、人工林,人工林多为马尾松林、桉树林和杉木林。[7]

博白县自然资源

博白县水资源

地表水年平均径流深度1002毫米,比广西多年平均径流深度多206.3毫米。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总量38.956亿立方米。县境内地下水在西北部和东北部山区的一些山麓及坡底处。在丘陵和平原地带,地下水自然出露点较少,一般要挖3~5米深的井才有地下水冒出。人地下水自然出露点有亚山镇清湖坡、热水塘,径口镇的周趺村以及松旺镇、龙潭镇、三滩镇等地。[1]

博白县土地资源

2020年,博白县土地总面积38.19万公顷,其中耕地7.59万公顷,园地2.03万公顷,林地23.43万公顷,草地8578.32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21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3754.07公项,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58万公项,其他土地1208.85公顷。[1]

博白县矿产资源

博白县已探明矿藏有钨、金、银、铜、铅、铁、汞、钛、独居石、锆英石、石灰石、花岗石、高岭土等40多种,其中银和瓷土的藏量较大,花岗石可采储量5亿立方米。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钛,有色金属矿产有钨、铅、锌、铜、锡、钼、铋、汞,贵金属矿产有金、银,稀有金属矿产有钒、钮,稀土金属矿产有锆英石,铪矿,燃料矿产有煤,化工原料矿产有磷、硫,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有水泥用灰岩、砖瓦用粘土、高岭土、石膏、长石、滑石、饰面花岗岩、建筑用花岗岩、建筑用砂(河沙),矿泉水、地下热泉水。[1]

博白县人口

2020年,博白县总户数529256户,户籍总人口1925261人,其中男性1054135人、女性871126人,男女性别比为121∶100。常住人口139.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3.09%。人口出生率11.06%,人口死亡率4.05%,人口自然增长率7.01%。迁入9191人,迁出1888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503人。0~17岁588819人,18~ 34岁533721人,35~59岁567950人,60岁及以上234771人。少年儿童人口所占比重30.6%,比上年下降0.2%,老年人口所占比重12.2%,比上年上升0.3%。[1]
博白县是汉族聚居的地区。博白县有民族成分35个,世居民族是汉族,少数民族34个。少数民族散杂分布在全县28个镇。[1]
2020年,博白县有少数民族干部70人,其中科级以上13人,本科以上学历58人。年内,博白县总人口192.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22366人,占总人口0.91%。县内居住的少数民族中(按人口多少排序),壮族17069人,瑶族2016人,苗族762人,侗族457人,布依族455人,仫佬族381人,毛南族272人,土家族213人,黎族153人,彝族150人,水族105人,蒙古族55人,回族50人,哈尼族49人,满族32人,傣族30人,白族25人,仡佬族24人,畲族14人,傈僳族9人,京族9人,佤族7人,景颇族5人,拉祜族5人,鄂温克族3人,布朗族3人,藏族2人,土族2人,珞巴族2人,德昂族2人,朝鲜族2人,纳西族1人,普米族1人,高山族1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381人。[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博白县常住人口1390612人。[8]

博白县经济

博白县综述

2020年,博白县地区生产总值291.21亿元,比上年增长2.2%。产业增加值97.44亿元,增长9.10%。第二产业增加值59.01亿元,下降8.61%。第三产业增加值134.76亿元,增长6.27%。三次产业由上年的31.7∶23.0 ∶45.3优化为33.4∶20.3 ∶46.3,第三产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一、二、三产业的贡献率分别为53.93%、-41.96%%和88.03%。[1]
财政
2020年,博白县财政收入15.91亿元,比上年下降7%,比上年回落8.1个百分点。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0.84亿元,下降7.3%。税收收入6亿元,下降6.6%。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5.47亿元,增长10.4%。民生支出75.84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8.7%,其中节能环保支出增长161.3%,卫生健康支出增长22%,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4.6%。
固定资产投资
2020年,玉林市下达博白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任务为16.5%,总量143亿元。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强化重大项目建设部门协调机制,保持固定资产投资持续较快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9%。其中,5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72个,投资额比上年增长6.5% ; 500万~5000万元在建项目169个,投资额比上年下降13.4%。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7%,非公固定资产投资下降4%。房地产开发投资34.21亿元,增长6.9%。商品房销售面积67.07万平方米,增长23.7% ;商品房销售额34.87亿元。年内,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3.71亿元。[1]
消费市场
2020年,博白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2.1%,比上年回落6.5个百分点。批发业销售额增长22.5%,零售业销售额增长1.7%。住宿业营业额增长10%,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7%。
城乡居民收入
2020年,博白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万元,比上年增长6.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万元,增长3.7%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万元,增长8.8%。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1.87∶1,比上年缩小0.09。
居民消费价格
2020年,博白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4%,涨幅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工业生产出厂价格指数比上年下降0.6% ;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上涨1.4% ;服务价格指数上涨1.3% ;旅馆住宿价格下降2.3%。[1]

博白县产业

农业经济发展成效
2020年,博白县产业增加值97.44亿元,比上年增长3.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2.04亿元,比上年增长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9万元,比上年增长8.8%。全县317个行政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上。粮食播种面积121.7万亩,占上级下达任务数117.88万亩的103.2%。种植水稻82.24万亩,种植旱粮作物面积39.46万亩,粮食产量43.04万吨。水果种植面积61.33万亩,产量40.45万吨,产值17.24亿元。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58.67万亩,产量108.35万吨。中药材种植面积9.8万亩,产量0.63万吨。
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建设
2020年,博白县建成特色产业基地7.1万亩,有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2个、县乡级示范区(园)27个,年内各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产值6.8亿元。
农业产业化
2020年,博白县有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重点4家,玉林市农业产业化重点22家。登记注册成立的家庭农场655家,注册资本6.92亿元。其中,种植类家庭农场377家,养殖类19家,种养混合型259家。经营土地规模4.39万亩。家庭劳动力4197人,长期雇佣劳动力954人。
2020年,博白县农民专业合作社2190家(全国示范社1家,自治区示范社38家,玉林级示范社54家),其中种植业339家,养殖业1227家,农机类57家,林业5家,其他562家。共拥有社员1.68万人,出资总额58.78亿元,带动农户10.41万户。
农业机械化
2020年,博白县农业机械总动力83.6万千瓦,拥有拖拉机2.27万台(含多功能拖拉机),耕整机(含微型耕整机)2.58万台,机动插秧机169台,联合收割机413台,小型挖掘机435,饲料草木加工机械7928台,机动脱粒机7.83万台,轨道运输机123台。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58个,农机大户435户,完成各类培训4300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62.39%,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79.73%。[1]

博白县第二产业

工业
博白县城东工业园
2020年,博白县工业企业500家。其中,亿元企业7家,规模以上企业84家;新增12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8.61亿元,比上年下降5.88%。工业投资比上年增长59.6%。
支柱产业
2020年,博白县有五大支柱产业,分别为新材料、林产化工、健康食品、编织工艺(竹木草)、新型建材产业。主要工业产品有镍铁、镍合金、不锈钢、电解镍、电解钴、、纤维板、胶合板、水果罐头、瓷砖、陶瓷餐具、编织工艺品等。五大产业规上产值138.33亿元,占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97.49%。[1]

博白县第三产业

服务业
2020年,博白县第三产业增加值134.76亿元,比上年增长4.2%。新增上限入库企业14家,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餐饮业销售额分别比上年增长22.5%、1.7%、10%、1.7%。[1]
金融业
2020年,博白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88.08亿元,增长16.1%。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4.48亿元,增长15.5%。金融机构各项余额287.80亿元,增长23.0%,其中新增余额53.87亿元。[1]
国内贸易
2020年,博白县限额以上贸易企业82家,其中零售企业38家,批发企业14家,餐饮企业17家,住宿企业13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75亿元,比上年增长2.1%,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增长22.51%。[1]
对外经济
2020年,博白县进出口企业59家,其中有出口业务的企业54家,芒竹编企业44家。进出口总额5.74亿元。竹木草制品出口额1.36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实际利用外资15.77万美元,新设立外资企业2家。[1]
邮政业
2020年,博白县道路运输客货运输周转量增长0.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6.79亿元,下降11.7%。全年邮政业务总量增长15.4%。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9.3%。[1]
旅游业
2020年,博白县有星级酒店3家,其中三星级酒店3家。[1]
2020年,博白县旅游总人数667.78万人次,下降26.6%。旅游总消费71.63亿元,下降29.1%。其中,国内旅游人数667.78万人次,下降26.7%。国内旅游收入71.63亿元,下降29.5%,没有入境旅游人员。[1]

博白县交通运输

公路运输
2020年,博白县拥有营业性运输车辆6846辆,其中营运客车459辆,营运货车6387辆。客运量30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23亿人千米。货运量2945万吨,货运周转量42.53亿吨千米。水运客运量59万人次,客运周转量24万人千米。更新新增客车3辆,新增普通营运货车1872辆。营运客车车辆划分类型等级复核673辆次、车辆技术等级评定备案5238台次。[1]
水路运输
2020年,博白县乡镇船舶分布在南流江、九洲江和江宁水库,尚未达到通航条件。其中,南流江博白段属国家6级航道,全长88千米。辖区内无水运客运企业、无水运危运企业、无港口。经县政府批准设置的渡口22座。横水(圩客)渡船11艘,其中东平马门滩—沙河的圩渡船1艘,其余10艘均为横水渡船。正常渡运船舶11艘,有渡工17名。渡口均为公益性的义渡渡口(为方便村民、学生上学而设立的渡口),11艘渡船均持有贵港船舶检验局颁发的证书,17名现任渡工(船员)均持有贵港颁发的船员适任证书等相关证件。客运量9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39万人千米。发放农村水路客运用油财政补贴资金12.86万元,发放沙河水运公司原有职工52户66人发放生活保障金30万元。[1]
城市公共交通
2020年,博白县有“交通”“运通”出租汽车公司2家,出租汽车54辆,采取挂靠经营模式经营。有博白县公共汽车公司、博白县通航公共汽车有限公司2家,公交线路规划范围为县城区及其毗邻的径口镇、三滩镇、亚山镇、水鸣镇、浪平镇等5个镇,其中近郊公交营运线路10条,营运车辆29辆。城区公共汽车运营线路4条,年内,投入新能源电动公交车运营车辆28辆,公交站点31个,临时站牌34个。[1]
黎湛铁路、玉铁铁路、玉林—湛江高速公路(广西段)、松旺—铁山港高速公路、浦北—北流高速公路、玉铁高速公路穿过博白县。[1]

博白县政治

县委书记:
孙国梁
县长:
周印章
截至2021年[14-15]

博白县社会事业

博白县教育事业

2020年,博白县学校占地面积675.0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25.62万平方米,教学及辅助用房192.9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33亿元。小学306所,教学班5033个,其中镇区教学班2147个,乡村教学班2886个。招生人数3.19万人,在校学生18.28万人,毕业生2.43万人,专任教师9828人。初中66所,其中初中招生人数2.45万人,在校学生7.32万人,毕业生2.52万人,专任教师4700人。高中招生人数1.33万人,在校学生3.49万人,毕业生9696人,专任教师1789人。[1]

博白县科学技术

2020年,博白县培育入库企业10家,2家已申报。申报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众创空间自治区级1家、市级5家,星创天地区级15家(含重新认定)、市级9家。获批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星创天地2家。完成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24家。[1]

博白县文化事业

图书馆:博白县图书馆。[25] 国家三级博物馆:博白县博物馆。[9]
2020年,博白县具有合法经营资格的文化市场经营户83家。其中,歌舞娱乐场所9家,网吧经营场所25家,游艺娱乐经营场所1家,文艺表的演团体11家,出版物37家。[1]

博白县体育事业

2020年,博白县建成为民办实事篮球场项目2个,篮球场建设34个,文化活动室3个,气排球场1个,舞台2个。在建的篮球场15个、文体活动中心1个。[1]

博白县医疗卫生

2020年,博白县有县级医疗卫生机构8家【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皮肤病防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在建)、县第三人民医院】,镇卫生院34家(其中中心卫生院8家),村卫生室313家,民营医院12家,个体诊所80家。镇卫生计生服务所28个。医疗卫生机构核定数3421张,实有6406张。医疗机构总诊疗248.64万人次,其中门诊诊疗217.17万人次,住院诊疗22.05万人次。[1]

博白县历史文化

博白县方言

博白县通用语言有3种,分别是普通话、地佬话和客家话。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社交等通用语言以普通话为主,兼用方言。主要方言有2种,即客家方言(称新民话或涯话)和粤方言(称地佬话)。
地佬话,即本地方古老的方言,或按王力教授所说:“地佬话是本邑原有的方言。”博白地佬话划属于粤方言——桂南系次方言。地佬话方言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博白县北部的博白镇、径口、浪平、双凤等镇。中部的旺茂、亚山、三滩,西部的水鸣、永安、顿谷、那林、江宁等镇,以及沙河(西岸的长远、礼安村)等13个镇。是全国声调数最多的汉语方言,声调数目高达10个。
客家话(新民话),因其称“我”为“涯”,称“什么”为“麦介”,故又称为涯话、麦介话。新民者,为新迁来之。新民话的分布地域,主要在南部的龙潭、大坝、双旺、松旺、东平、菱角、沙河。东部的凤山、新田、大坷、沙陂、那卜、英桥、文地、宁潭,北部的黄凌、径口、三滩的部分地区共18个镇。[1]

博白县宗教

博白县的宗教有教、佛教、天主教3个教派。截至2020年,博白县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有4处。[1]

博白县饮食

博白县沉淀了深厚的客家美食文化,有以白切鸡、白切鸭、白切鹅、白切猪手、白切猪肉等“白切”美食。[34]

博白县华侨

2020年,博白县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8.74万人、归侨侨眷13.59万人,其中归侨1202人、侨眷13.47万人。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柬埔寨、缅甸、澳大利亚、菲律宾、泰国、日本、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瑞士、巴西、厄瓜多尔等20多个国家。[1]

博白县民间文艺

博白县内除采茶戏、山歌外,常见的民间文艺形式还有杂技、木偶戏、钱鞭舞、乡傩舞、喃嘟乐、舞龙、舞狮、舞马、唱麒麟等,多达十几项。[31] 作为世界客家大县、“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杂技之乡”,博白县包容了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形成了客家民间艺术。桂南采茶戏、博白杂技、客家山歌、乡傩歌舞、木偶戏、僮傀戏等成为了此地的城市文化名片。[32]

博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桂南采茶戏
桂南采茶戏,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传统戏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桂南采茶戏,距今约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根据其衬词的特点,采茶戏也被称为“吁嘟呀”。广泛流传于广西东南部的玉林各县以及钦州、梧州和南宁等市的部分县区。最初是以“十二月采茶”为主要内容的歌舞演唱,后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开荒、点茶、探茶、采茶、炒茶、卖茶等情节,形成一整套反映茶农劳动和爱情生活的歌舞。[11]
2006年5月20日,被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戏剧)。[16]
博白芒竹编制技艺
博白芒竹编织,是广西玉林市博白县客家人利用芒、竹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生活用品和艺术品的一种传统技艺。2014年,博白芒竹编织技艺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但传统的芒竹编织产品因缺乏有效设计,显得粗糙、笨重,难以融入城市生活。[17]

博白县风景名胜

博白县,地处前沿,其山多赤壁丹峰,其水多清流碧水。是广西丹霞地貌红层盆地面积,丹霞地貌类型的地区之一。[1]
宴石山风景名胜区
宴石山风景名胜区,国家AA旅游景区。位于博白县境西部的顿谷镇石坪村,景区山体多为方山,顶平而开阔,有“山如方石”之喻。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具有山峰秀、岩洞奇、石头美、江水清等特点。景区面积24平方千米,核心区面积7平方千米,南流江蜿蜒而过。[1]
王力故居
王力故居,被誉为“中国近百年来最伟大的语言学家”王力的出生地和童年生活的地方。位于县城西郊的新仲村岐山坡队,距离县城1千米。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是王力的祖父王紫庭所建,共3进27室,为泥砖柏桶单层体悬山顶结构,典型的南方客家民居建筑风格。占地1400平方米,为省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
博白县博物馆
博白县博物馆,建筑面积1080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800平方米;文物库房面积30平方米),为两层仿古悬山顶吊楼式结构。馆藏文物:共5225件(套),有96 件(套)为国家珍贵文物,其中: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10件;三级文物84件。2009年5月被国家公布为国家三级博物馆。[9]

博白县地方特产

博白桂圆肉
博白桂圆肉,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博白桂圆肉色泽黄亮、肉厚、糖分较多,泡开果肉呈梅花形,汤色微黄透澈,气味芳香、清甜可口。博白县龙眼树种植面积1.33万公顷,年产鲜果3万吨,年产值超过1.09亿元。[1]
2010年12月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博白桂圆肉”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8]
博白蕹菜
博白蕹菜,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雍菜,又名空心菜或通心菜,以其鲜、绿、脆、嫩著称。既可做菜亦可做汤,具有消暑解毒、生津、消炎之功,对便秘者、高血压病人也有疗效。[1]
2011年8月30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博白蕹菜”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19]
那林鱼
那林鱼,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那林鱼主要以草鱼为主,具有肉质结实,鲜嫩、味香、清甜与众不同的特点,鱼肉可以一片片一层层剥开,片片层层皆质白肉嫩,久煮不碎。
2017年12月2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那林鱼”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

博白县人物

王力
王力,广西博白县人。中国语言学家、教育家、翻译家、散文家、诗人,中国现代语言学奠基人之一。1926年考进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1927年赴法国巴黎大学留学;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教授;1956年被聘为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21]
黄道伟
黄道伟,1957年10月生,广西博白人,1982年2月参加工作,1976年11月加入中国,党校政治理论专业毕业,党校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高级经济师。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22]
梁威林
梁威林,1911年3月生,广西博白人,1933年1月在广西桂林省立师范学校学习,1935年7月参加革命。1936年4月加入中国,曾任中共港澳工委书记、香港分社社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政协主席、党组书记。[23]

博白县荣誉称号

2006年,博白县入选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28]
2019年2月,博白县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4]
2019年12月,博白县入选第五批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5]
2020年,博白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6]
2021年2月,博白县入选“四好农村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县。[24]
2021年6月,博白县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10]
2021年12月4日,博白县入选2020年度广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12]
2021年12月22日,博白县入选六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13]
2022年4月,博白县入选制种大县(水稻)。[26]
2022年4月14日,博白县入选“赛迪顾问乡村振兴县(2021)”名单,位列93名。[27]
2022年6月,博白县入选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29]
2022年8月,入选壹城智库“2022全国县域发展潜力县”,72。[30]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