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我有新说法
67 0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CIFST)成立于1980年11月,是由食品工业科学技术工作者和与食品科学技术相关的单位自愿结成的学术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是的组成部分。[1-2] 截至2016年4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成立有19个分支机构。[3]

目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历史沿革

1980年11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成立。
1984年9月,学会以有代表性的全国性学会名义参加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IUFoST),成为正式成员,为中国食品科技界在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中的代表。
1995年1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4]
2001年,学会被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IUFoST)认定为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中国总部。[1]
2007年3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5]
2011年10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京召开。[6]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2016年11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六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7]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体系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机构设置

  • 权力机构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权力机构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职权是: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六届三次理事会、六届五次常务理事会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制定并修改会费标准;
(五)决定终止事宜;
(六)决定其他重大事宜。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须有2/3以上的会员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每届5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并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批准同意。但延期换届最长不超过1年。
  • 执行机构
理事会是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闭会期间该团体开展日常工作,对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全国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罢免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选举和罢免常务理事;
(三)筹备召开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状况;
(五)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变更和注销;
(六)决定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聘任;
(七)该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
(八)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九)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理事会须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理事2/3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理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2]
  • 分支机构
截至2016年4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成立有19个分支机构。[3]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分支机构 
黄酒分会
保健食品分会
儿童食品分会
果蔬加工技术分会
柠檬酸分会
乳酸菌分会
酶制剂分会
食品营养与健康分会
面制品分会
食品物流技术分会
冷冻与冷藏食品分会
食品安全与标准技术分会
食品添加剂分会
非热加工技术分会
食品机械分会
休闲食品加工技术分会
运动营养食品分会
葡萄酒分会
大豆食品分会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组织会员

  • 会员分类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会员种类:个人会员和单位会员
(一)个人会员包括:
普通会员:食品科技相关人员。
高级会员:工作10年以上,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任职资格或相当水平的食品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
会员:成为高级会员后,继续在食品科技领域工作并缴纳会费15年的人员。
学生会员:食品专业院校的研究生及优秀本科生。
(二)单位会员应是与该团体专业有关,设有食品科学技术研究机构的企、事业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
  • 入会条件
申请加入该团体的会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拥护该团体的章程;
(二)有加入该团体的意愿;
(三)在该团体的业务(行业、学科)领域内具有一定的影响。
  • 入会程序
(一)提交入会申请书;
(二)经理事会秘书处审查通过;
(三)缴纳会费;
(四)由该学会颁发会员证。
  • 会员权利
普通会员、高级会员、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该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该团体的活动;
(三)获得该团体服务的优先权;
(四)对该团体工作的批评建议权和监督权;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学生会员权利:
1、优惠或免费得到该团体出版的学术刊物和有关资料;
2、优先、优惠参加该团体的有关学术活动;
3、享有以上(一)至(五)项权力,但不包括享有该团体的选举权、被选举权、表决权。
单位会员权利:
1、优先参加该团体的有关学术活动;
2、优惠取得该团体有关学术资料;
3、可要求该团体优先给予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4、可请求该团体协助举办培训班等;
5、享有以上(一)至(五)项权力,但每个单位推荐一名代表代表本单位参加选举、被选举和行使表决权。
  • 会员义务
(一)执行该团体的决议;
(二)维护该团体合法权益;
(三)完成该团体交办的工作;
(四)按规定交纳会费;
(五)向该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六)积极参加该团体组织的活动和会议。
  • 退会说明
会员退会应书面通知该团体,并交回会员证。会员如果1年不交纳会费或不参加该团体活动的,视为自动退会。
会员如有严重违反学会章程的行为,经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予以除名。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业务资产

  • 业务范围
(一)密切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根据党和国家发展食品工业的方针政策,组织食品工业科学技术工作者参与国家科技战略、规划、布局、政策、法律法规的咨询制定和科学决策,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倡导学术民主,优化学术环境,加强学科渗透,部门协调,地区联合;使科技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提高食品工业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
(三)开展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与展示,扩大与国际食品科学技术界的联系,充分发挥在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影响力,举荐中国优秀科技人才、企业、技术及产品走向世界,促进工程技术领域专业人员互认,为海外科技人才来华创新创业提供服务;
(四)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推广*技术,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捍卫科学尊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出版学术性、科普性食品出版物,组织食品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的交流,传播*的食品生产技术和科学管理经验;
(五)有序承接科技评估,职业资格认定或科技人员评价,技术标准研制,国家科技奖励推荐等政府委托工作或转移职能。开展继续教育,组织培训食品科技人员,提高现有食品科技人员的科技水平;
(六)开展食品科技创新,科学论证和咨询服务活动;
(七)注重激发青少年科技兴趣,发现并培养杰出青年科学家和创新团队。通过各项学术活动,发现优秀学术论著、科技成果和科普作品,发现优秀科技人才,并向有关部门推荐;
(八)按照规定经批准,表彰优秀学术论著、科技成果、科普作品和优秀科技人才;
(九)接受有关单位委托,承担科技项目和工程项目论证、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科技成果论证、科技文献的编审和标准的制修订等任务;
(十)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食品科技界的意见和建议,为食品科技工作者履行权利和义务提供保证;
(十一)关心离退休食品科技工作者,组织、支持他们发挥专长,继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贡献;
(十二)举办为会员服务的有关活动。
  • 经费来源
(一)会费;
(二)捐赠;
(三)政府资助或以项目形式购买服务;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基金或项目管理费;
(七)其它合法收入。[2]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建设成就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活动交流

  • 学术年会
2019年11月,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在武汉召开,此次年会共举办了40余场学术交流。[8-9]
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
  • 中国方便食品大会
第十八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
中国方便食品大会从1995年开始举办,已成为涵盖方便面(米粉、粉丝)、挂面、速冻米面食品、调味面制食品、自加热食品及方便休闲食品等多个领域,并涵盖咸味香精调味料、加工设备、冷链装备、产品包装等方便食品全产业链条的年度品牌会议。[10]
2019年9月,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在北京召开。[11]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学术期刊

学会期刊(3张)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出版或合作出版的刊物有《中国食品学报》《会员通讯》《中外食品》《食品与机械》等。自2001年起,每年定期出版《食品工业发展报告》。[1]
《中国食品学报》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中文核心期刊,已被美国《工程索引》(EI)、《化学文摘》(CA)、《食品科学与技术文摘》(FSTA)、荷兰《文摘与引文数据库》(Scopus)、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收录。[12]
《中外食品》是中国食品工业(集团)公司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食品产业核心期刊。[13]
《食品与机械》杂志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刊,食品工业类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14]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入选名单

2021年12月3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入选中国公布的特色创新学会拟支持学会名单,拟支持金额为20万元。[24]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人才培养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奖项设置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科技创新奖”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的社会科技奖励,奖励编号为0150。技术发明奖、技术进步奖、产品创新奖是其专项奖。
2020年,学会开展技术发明奖、技术进步奖、产品创新奖三个专项奖的申报与评审工作,并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召开期间予以表彰。[15]
  • 国际食品院士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作为国际食品科技联盟在中国的代表,可推荐优秀科学家参与国际食品院士的评选。
截至2018年6月,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推荐并成功当选的国际食品院士人数共13位。[16]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恒天然乳制品研究基金
为促进食品科技与产业的对接与融合,推进乳制品产业的科研与创新,加速创新型人才的吸纳与培养,以实现乳制品领域科技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恒天然商贸(上海)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恒天然乳制品研究基金”。[17]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雅培食品营养与安全专项科研基金
为食品营养与安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中国营养健康食品产业的进步,促进现代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的完善,保障中国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雅培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雅培食品营养与安全专项科研基金”。[18]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科拓恒通益生菌科研青年基金
为鼓励青年人才发展,益生菌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创新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推动中国益生菌产业的进步,为保障中国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北京科拓恒通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科拓恒通益生菌科研青年基金”。[19]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江中食疗胃肠健康专项基金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与江西共青江中食疗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食品科技基金—江中食疗胃肠健康专项基金”。
基金重点资助与传统食疗及胃肠健康相关的科学研究、标准制定及相关调研等,资助领域涵盖食品质量与安全、食品营养健康、医学与生物安全、标准体系建设等方向。[20]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竞赛活动

  • 杜邦营养与健康两岸学生创新竞赛
第六届杜邦营养与健康两岸学生创新竞赛宣讲会
为了积极推进两岸食品产业的发展,加强企业和高校的产学研结合,开拓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两岸高校食品及相关专业学生开发出具有营养与健康价值的创新食品。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国台湾食品工业发展研究所、中国台湾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杜邦营养与健康共同主办两岸学生创新竞赛活动。
截至2019年9月,杜邦营养与健康两岸学生创新竞赛已举办六届。[21]
2020年,第七届杜邦营养与健康两岸学生创新竞赛于3月正式开始,至9月结束。[22]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文化传统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形象标识

学会会徽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会徽外圆是学会英文名和麦穗图案,内圆里是学会英文名缩写字母CIFST。[1]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精神文化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宗旨:认真履行为科学技术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中国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把创新作为发展的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资源,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团结食品科技工作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认真贯彻中国的基本路线,充分发扬民主,开展学术上的自由讨论,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作风;倡导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精神;促进食品工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繁荣,促进食品科学技术的普及提高,促进食品科技人材的成长和提高,维护食品科技工作者的权益;促进食品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为国民健康与经济建设服务,为推动中国食品科技事业健康、全面、可持续地发展做出贡献。[2]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现任

第七届理事会[25]
理事长:孙宝国
常务副理事长:邵薇
副理事长:朱蓓薇,吴清平,陈坚,任发政,丁钢强,李宁,金征宇,石维忱,谢明勇,路福平
秘书长:陈铮
常务理事:于学军,马冠生,王竹天,王守伟,王喆,王强,王鹏,王靖,艾连中,刘学波,刘春喜,刘景圣,杨国超,励建荣,吴永宁,吴晓明,宋书玉,陈卫,陈历俊,,陈铮,陈颖,范现国,罗云波,单杨,宗馥莉,郝利民,胡小松,饶平凡,曹永梅,谢宏,蔡木易,蔡永峰,蔡金钗,谭斌,魏立华
特邀常务理事:李永敬,陈峰,杨寿正,陈应让,安藤 清隆,孔君道
理事:马立志,马海乐,王玉,王立峰,王永华,王兴国,王静,毛相朝,毛健,孔听云,邓雷,石汉平,田明福,田洋,史贤明,史岳臣,白卫滨,邢福深,毕金峰,朱念琳,乔旭光,刘卫平,刘文,刘东红,刘永乐,刘光明,刘兆平,刘军,刘晓军,刘滨,刘静波,孙伟,杜克飞,杜欣军,李大婧,李从发,李华,李远钊,李洪亮,杨子忠,杨鹏礼,肖作兵,何强,沈才洪,沈祥坤,沈群,张东,张民,张旭东,张名位,张宇昊,张丽华,张和平,张 娜,张铁鹰,张清苗,陆柏益,陈功,陈宏,陈奇,陈娟,范大明,范志红,岳喜庆,周大勇,周世伟,庞振国,郑磊,赵仁勇,赵范洪,赵林森,赵艳荣,赵晓燕,赵黎明,胡红娟,柳先知,钟虹光,郜海燕,侯兴福,姜军武,姜毓君,聂少平,顾千辉,顾青,倪莉,徐孝方,徐幸莲,徐宝才,桑亚新,葛毅强,焦颖,曾名湧,谢晶,雷红涛,廖小军,廖冰君,樊永祥,潘思轶,魏海金,濮韶华
特邀理事:李裕昌,邱肇祥,松浦 祐司,李政德,佐藤 健治,滕以勇,祝媛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
职务
姓名
工作单位
职务/职称
理事长
孟素荷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教授级高工
副理事长
孙宝国
北京工商大学
校长/院士/教授
周光宏
南京农业大学
校长/教授
朱蓓薇
大连工业大学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主任/院士/教授
邵薇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教授级高工
金征宇
江南大学
副校长/教授
丁钢强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所长/教授
岳国君
有限公司
总工程师/院士/教授级高工
吴清平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所长/院士/研究员
李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主任助理/研究员
石维忱
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
理事长/教授级高工
谢明勇
南昌大学
副校长/教授
路福平
天津科技大学
副校长/教授
秘书长
邵薇(兼)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教授级高工
参考资料来源[23]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