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德国HUM技术 我有新说法
73 0
德国HUM技术是一种医学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

目录

德国HUM技术

德国HUM技术治疗的机理:臭氧

德国HUM技术疗效

应用医用急性脑梗死,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年5月-2009年4月在我科住院的病人共选180例,其中应用医用臭氧的完成治疗过程的(治疗组)100例,对照组80例。治疗组:男68例,女32例,年龄41-84岁(平均(61.09±10.42)岁;病程10~36小时,对照组:男49例,女31例,年龄40-81岁(61.06±9.83);全部病人病程10-36小时,平均28小时;所例均符合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CT或MRI证实的颈内动脉系统的脑梗死并排除脑出血和腔隙梗死。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给与抗血小板聚焦,降纤,及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治疗组加用臭氧,即用专用采通过静脉采血200毫升,迅速冲入45%医用混合臭氧,摇匀后快速回输。每日两次,共用5天.同时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 病人给与相应的治疗。
1.2.2 疗效判定 采用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对两组病人给与评分,14天后采用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疗效判定标准分为基本,显著进步,进步,无效。显效率=〔(基本+显著进步)/同组总的病例数〕×99%,有效率=〔(基本+显著进步+进步)/同组总的病例数〕×99%
1.2.3统计学处理 数据结果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和X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既往史基本情况及入院时评分见表1
表1

糖尿病
高血压
吸烟
饮酒
冠心病
评分
对照组(80)
19
42
14
11
9
16.28±6.43
治疗组(100)
17
73
36
29
14
17.50±9.01
两组比较p>0.05 无统计学差异
2.2治疗14天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表2
表2

显著进步
进步
无变化
显效率
有效率
对照组(80)
15(18.75%)
8(10%)
30(37.50%)
27(33.75%)
28.75%
66.25%
治疗组(100)
23(23%)
31(31%)
25(25%)
21(21%))
54%
79%
两组显效率比较p<0.01,有效率两组比较p<0.05
2.3治疗前后监测病人血APTT 、TT、纤维蛋白原、血小板两组无差异。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6例患者在穿刺部位出现皮下瘀斑,未处理自行好转,无感染等。
3.讨论
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组成的,是氧气(O2)的同素异构体--O3 。臭氧和血液结合后,可促进红细胞的代谢增强,增加红细胞内ATP含量,来提供缺血神经细胞的能量。臭氧激活抗氧化酶和清除自由基等等。中风在欧洲已经应用多年,在我国开展尚属开始。
通过应用急性脑梗死对比观察14天后临床疗效,治疗组的显效率(54%)及有效率(79%)明显高于对照组(28.75% 66.29%)(p<0.05),同时凝血检测与对照组无差异,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有部分病人头昏,头沉症状明显改善,表明医用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也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德国HUM技术回输疗法过程

1、采血
2、制取臭氧
3、将臭氧加入
4、混合
5、回输

德国HUM技术治疗原理

可减少血管脂肪浸润50%以上,和低密度脂蛋白平均下降15%-20%,可有效治疗高血脂引起的心肌梗死和动脉硬化,其原理是:
1. 增加RBC流变性,提高RBC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增加心脑及其他重要器官的供氧。
2. 臭氧进入人体后与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改变血小板聚合方式,促进血栓解体。
3. 臭氧和过氧化氢可加速三羧酸循环,增加基础代谢,促进脂肪分解代谢,从而达到分解附在血管壁上的脂肪的目的。
4. 臭氧可激活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从而达到清除自由基团,降低血管病风险。
以上效果通过药物治疗是无法实现的,“是药三分毒”,长期服药不但无法有效控制病情,相反会加大病体对药物的依赖性和耐药性,严重的还会产生药物中毒,而则不会产生任何的废弃物质,是真正的绿色疗法。所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系统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开辟了一条新路,是医学上又一次的“工业革命”,让患者告别“药罐子”恢复正常人生活。
理示意图[1]

德国HUM技术治疗效果

该仪器使用全数字化臭氧输出计量装置,使用全数字化臭氧浓度检测及调控器,通过超高压冷冠放电装置,把臭氧输出浓度精确控制在0-56µg/ml,通过精确浓度臭氧的作用后,把血液回输入自身体内,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增强血液循环
在循环性疾病中,红细胞凝聚阻碍血流通过小的毛细血管,因为红细胞总的表面积减少,降低氧的吸收,进而降低组织携氧量。臭氧可以减低或消除红细胞的凝集,同时恢复红细胞的适应性,进而提高血液携氧能力。动脉分压提高和血液粘滞下降使组织充氧作用提高。臭氧也可以氧化动脉内壁上的豆斑块,使代谢产物得到清除,血管壁更加通畅。臭氧可以改善红细胞的伸展性,提高穿过毛细管能力,利于组织供氧。
2、增强氧代谢
臭氧使红细胞内糖酵解率升高,导致二磷酸甘油(2,3-DPG)增多,2,3-DPG可以导致红细胞对组织释放氧能力的增加。臭氧同时可以使作为自由基清除剂的酶的产生的增加,包括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臭氧通过丙酮酸酯氧化羧化作用,加快机体的三羧酸循环,刺激ATP的生成。同时可以诱导血管扩张物质的生成。
3、过氧化物的形成
臭氧和细胞膜上脂质层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应,生成过氧化氢。同时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包括游离氧原子、臭氧化物、碳化物、羰基、烃类、烯烃等。
4、心脑血管疾病治疗
迅速改善中风、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在最短的时间内从根本上修复病变组织。应用后,患者红细胞的流变性增加,提高了红细胞通过毛细血管的能力,增加了心脑的氧气供应。臭氧和过氧化氢可以加速三羟酸循环,增加基础代谢,促进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代谢,分解黏附在血管壁上的脂肪。自由基团的过度产生是导致心脏病的重要因素,臭氧可以激活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有助于自由基团的清除。这些对于降低高血脂、血液黏稠度,都有显著的效果。

德国HUM技术脑梗塞图示

臭氧的操作方法
沃尔夫(Wolff)教授提出的大型自血疗法操作方法: 利用械从手臂静脉血管中抽取50-80毫升血液至一次性真空无菌瓶中。抽取的血液与10毫升脱酯柠檬酸钠或者2000 I.E. 肝素(Liquemin)加10毫升蒸馏水相混合,防止血液凝结。然后通过一根保存于低压瓶中、直接导入血液的小塑料管将一定量经过准确测量的臭氧-氧气(沃尔夫(Wolff)教授[103]提供的建议数据为500微克至10000微克)掺入血液中。
以缓慢的圆周运动将血液-臭氧混合物振动大约半分钟:血液由此变为鲜红色的含氧血。通过静脉注射将血液重新输回血管(40-70滴/分钟)。臭氧疗法医生协会建议在静脉注射时使用生理盐水溶液等。
臭氧剂量的选择由所治疗的疾病类型决定:沃尔夫教授(Wolff)认为,小剂量的臭氧能够促进血流,有利血液再生,但也容易激发病灶;大剂量的臭氧则能止血。
治疗不同疾病所需的臭氧剂量(沃尔夫教授(Wolff)):
根据病人各异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整理上下浮动的数据,得出以下安全的臭氧剂量数值:
关节炎 6.6 毫克臭氧
动脉硬化症 0.9 毫克臭氧
帕金森症 1.8 毫克臭氧
调节疗法 1.0 毫克臭氧
高血脂症 1.9 毫克臭氧
急性肝炎 9.8 毫克臭氧
慢性肝炎 1.9 毫克臭氧
一般传染病 2.0 毫克臭氧
注意事项:
? 抽取的血液量必须和防凝固物质的量相互匹配,否则存在生成微血栓的危险,例如柠檬酸钠的使用:血液同柠檬酸钠的比例同红沉降反应中的比例一样,为5:1;
? 不得使用带酯柠檬酸钠,因为使用带酯柠檬酸钠有可能产生畸形作用;
? 必须使用纯净的臭氧,不能混入任何空气,否则会产生有毒的亚硝气;
? 重新将血液输回病人体内时速度必须缓慢(大约40-70滴/分钟)。
此处还将介绍另一种形式的大型自血疗法,该疗法由吉森大学的海尔格特(Herget)教授开展进行。抽取任意数量的病人血液(50-500毫升)直接注入真空无菌包中,该过程同输血程序相似。真空包在血液输入前已装有防血液凝固物质,混合比例均衡。由此避免了上述形成微血栓的危险,因为微血栓是由于血液采集瓶“自我配制”时防血液凝固物质过少而产生。血液抽出后由一定数量的臭氧进行净化,然后如前所述,重新输回病人体内。
汉斯勒公司[34]于1991年4月出版了大型自血疗法操作说明,内容如下:
1. 原则:
50-100毫升自身血液经臭氧净化后以滴注方式重新输回体内。
2. 所需材料:
? Ozonosan真空瓶,250毫升
? 械(如有需要,包括通气过滤器)
? 一套灌注器械1.1,用于采血
? 一套灌注器械0.8,用于臭氧输送(或者一个带16号针头的注射连接器)
? 一个软管夹
? 一个50毫升一次性抗臭氧化注射器
? 固定胶布(独立包装)
? 棉球(密封,消毒),包括手部消毒剂和无菌纤维棉球或纱布棉球
? 一个10毫升安瓿瓶,内装柠檬酸钠,无菌,无热原,不含防腐剂
? 一个细菌过滤器
所有物件均为一次性用品,无菌,无热原。
3. 准备真空瓶:
3.1 取下真空瓶上的保险盖;方式是以双手大拇指从底部将其推开。
以涂抹或喷洒(作用时间>1分钟,至其干燥)的方式用皮肤消毒剂对真空瓶上的瓶塞进行消毒。
3.2 用一个软管夹夹住灌注器械0.8,刺入瓶塞上的十字形标志部位。
3.3 关闭械上的滑动夹,将械刺入瓶塞上的大圆形标志部位。
3.4 利用械从10毫升安瓿瓶中抽取柠檬酸钠,关闭滑动夹。
3.5 用一次性抗臭氧化注射器经由臭氧发生器上的细菌过滤器抽取50毫升臭氧,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并将注射器与瓶塞内的灌注器械连接。按照该程序准备完毕的注射瓶便可供病人使用。
或者:一次性细菌过滤器与灌注器械相连接,利用仪器上的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臭氧,然后与细菌过滤器连接。这样细菌过滤器便可在回输血液时直接用于过滤消毒。
4. 处理病人
4.1 将灌注器械1.1与械连接。
4.2 扎上绷带,穿刺静脉,缓慢打开械上的滑动夹,抽取50至100毫升血液(采血时必须做好消毒措施)。
4.3 血液即将采集完毕时打开通向充有臭氧的注射器的软管夹。利用注射瓶中的真空环境抽吸注射器内的臭氧-氧气混合物。关闭软管夹。
4.4 轻轻转动(而非振动)注射瓶,松开绷带,打开软管夹(通气)。
4.5 滴注速度调至60-90滴每分钟,回输血液。
此处必须提及另一种形式的大型自血疗法,也就是所谓的“高压臭氧疗法”。
采用这种疗法须配备一件辅助仪器,用以配合“Ozonosan”(汉斯勒公司(H?nsler))、“Vakozon(比欧梅地卡公司(Biomedica))”、 “Biozon Hyp”(比欧措公司(Biozon))或者“Ozomed”(卡斯特纳公司(Kastner))的使用,另外还包括一套适用于各种臭氧疗法的仪器。该疗法借助真空泵,多次采集血液至同一真空瓶中,在高压环境中将血液臭氧化,然后同样在高压条件下将血液回输入病人体内。
该疗法的优点:
? 使用的臭氧剂量大大高于上述各种疗法(大约可达40000微克)
? 抽取的血液数量大大多于上述各种疗法(最多大约可达1200厘米)
? 操作时间缩短(由于超压的使用)
该疗法的缺点:
? 必须使用大量的柠檬酸钠,人体是否能够承受?是否会出现手足抽搐现象?
? 人体是否能够承受如此高的臭氧量/经过臭氧化的血液量
? 人体是否能够承受高压条件下的血液回输
? 臭氧-氧气混合物在血液中的溶解度问题
因为“高压臭氧疗法”的优点仍受质疑,该疗法的捍卫者本身目前也尚未采集大剂量的血液或使用大剂量的臭氧,所以臭氧疗法医生协会以及本书作者均不推荐这种形式的大型自血疗法。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病人对高压条件下血液快速回输的承受能力差别极大,可能导致咳嗽和胸痛等症状出现。
臭氧疗法不是速效灵药,也不是人人适用的大众药方,医生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对症开方和治疗。
目前广泛采用在封闭系统中实行大型自血疗法的方式是为了建立一个“输送圈”,输送结束后该圈自动关闭,确保不会发生因疏忽而导致空气进入人体的情况,否则将造成严重后果。
自血回输免疫疗法的治疗方法
采集患者自身静脉血液抽出200-400ml放入仪器内,经特定精度磁场磁极化,离子吸附,HE-NE激光、光子、氧疗、紫外光、净化七位一体的同步功能将离体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激活,分解二氢还原酶,激活血液中的嫩肤微量元素,并对血液进行净化平衡之后,将健康血清输回体内进行快速复制快速改善微循环,增强新陈代谢、消除炎症和抗感染、抑制角朊细胞的生殖。达到治疗的目的,是目前世界上治疗银屑病,性传播疾病、疗效,复发率的绿色疗法。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