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广州港 我有新说法
116 0
广州港(Guangzhou Port),是中国广东省广州市港口,地处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地带,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东江、西江、北江在此汇流入海[1] 。广州港是华南地区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和集装箱干线港口,现已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31条,2020年完成货物吞吐量6.36亿吨[15] ,位居四。[16-17] 秦汉时期,广州古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港口。唐宋时期,“广州通海夷道”是远洋航线。清朝,广州成为中国对外通商口岸和对外贸易的港口。1978年以来,广州港发展成为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1] 。据2017年综合相关信息显示,广州港由海港和内河港组成。广州海港包括内港港区、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南沙港区等四大港区和珠江口水域锚地,广州内河港由番禺、五和、新塘三个港区组成[1-2] 。截至2018年8月,广州港已通达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1]

目录

广州港历史沿革

广州港外观(5张)
秦汉时期,广州古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港口。
唐宋时期,“广州通海夷道”是长的远洋航线。
清朝,广州成为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和对外贸易的港口。
1978年以来,广州港发展成为中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和华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1]
2014年,广州港南沙港区粮食及通用码头作为广州港口岸南沙港区新建码头对外开放[4]
2015年,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批复[5]
2016年1月,南沙开辟了香港、越南、日本等国际邮轮航线;10月,耙吸式挖泥船“浚洋1”在广州港举行建成交接仪式;11月“云顶梦”号在南沙开辟母港航线,开通前往菲律宾和越南的国际航线[6]
2017年1月23日,“维多利亚”号在广州港南沙港区开辟航线[7]
2022年1月25日,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正式通过竣工验收[24] 1-5月,广州港发运7列中欧中亚班列,海铁联运箱量同比增幅49.9%;今年5月,广州港完成商品车海铁联运运输量同比增长201.6%;南沙港铁路海铁联运箱量单月突破1万标准箱。[25] 8月15日,广州港集团发布消息称,广西至广州港南沙港区首趟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近日开行,全程铁路运距约1000公里,从柳州工厂送达南沙港用时仅4天,同比公路运输成本降低约20%。[27] 11月28日,“赣穗组合港”班列暨广州港(赣州)云堆场启用仪式28日在赣州国际陆港举行,这标志着“赣穗组合港”正式开通运营和广州港(赣州)云堆场正式启用。
2023年1月,环大虎岛公用航道全线投用。[31] 5月,南昌国际陆港与广州港共建内陆港,打通铁海新通道。[32]

广州港区位环境

广州港位置境域

广州港地处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地带,位于东经113°36′,北纬23°06′。濒临南海,毗邻香港和澳门,东江、西江、北江在此汇流入海。通过珠江三角洲水网,广州港与珠三角各大城市以及与香港、澳门相通,由西江联系中国西南地区,经伶仃洋出海航道与中国沿海及世界诸港相联[1] [8] 。2005年,广州港管辖岸线423.5公里,库场总面积120万平方米[9] 。2011年,广州港内港区太古仓老码头陆域面积5万多平方米,连同水域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10]
据2017年综合相关信息显示,广州港由海港和内河港组成。广州海港包括内港港区、黄埔港区、新沙港区、南沙港区等四大港区和珠江口水域锚地,广州内河港由番禺、五和、新塘三个港区组成[1-2] 。新沙港区濒临南海,座落在狮子洋畔,地处东莞,紧靠广州,西望莲花山,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和保税区一衣带水。黄埔港位于南海珠江河口内,广州市东南侧,距市中心15千米,距香港88海里[11]
广州港南沙港区

广州港气候条件

广州港属亚热带气候,在北回归线的南缘,年平均温度21.8℃;温暖多雨,年平均降雨量约1720毫米,终年无雪;由于海洋性气候的调剂,每年十月至次年二月吹北风,其余月份刮东南风及南风。夏季间偶有台风袭击,但抵达广州港的风力一般在6至8级左右;年平均雾日5天;年平均湿度79%[1]

广州港水文特征

珠江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260亿立方米,由八大口门入海。广州港出海航道沿线有东部四个口门汇入。潮汐:广州港水域属不规则半日混合潮,日潮不等现象显著。虎门以内难以生成较大风浪。外海波浪传入虎门后,风浪小。伶仃洋西北部南沙作业区水域开阔,波浪不大,无需考虑防护建筑物。珠江流域山清水秀,植被良好,河水含沙量小。年平均每立方米含沙量0.24公斤,年平均输沙量8872万吨,其中80%经8个口门入海,经虎门的泥沙年平均658万吨,占总量的7.4%[1]

广州港地质地貌

广州港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河床为第四纪冲积覆盖层,依次为淤泥类土、砂类土、粘土和亚粘土,下伏第三纪砂岩和页岩的风化岩。风化岩、页岩与风化岩薄层互层,分别在-31米至-11米之间出现。广州港所在地域属6度地震烈度地区[1]

广州港硬件设施

  • 航道
广州港出海航道是广州港主航道,自黄埔港区至珠江口外隘洲岛南侧的天然水深区,沿经珠海、深圳、中山、东莞等市,全长约160千米,包括口门航道、大濠水道分道通航区、大濠水道、榕树头水道、伶仃航道、川鼻航道、大虎航道、坭洲航道、莲花山东航道、莲花山西航道、新沙航道、赤沙航道、大濠洲航道、黄埔航道。
广州港其他航道总里程约167千米,包括西河道、东河道、南河道、沥滘水道、东洛围水道、小洲水道、官洲水道、新洲水道、仑头水道、元岗沙水道、三枝香水道、汾水头水道、海心岗水道、新造水道、铁桩水道、浮莲岗水道、小虎沥水道、大虎西水道、蒲州水道、龙穴南水道、凫洲水道等。
广州市辖区河流纵横交错,干支相通,河海直达,辖区航道有287条(广州港区航道除外),航道总里程1154千米。主要航道有白坭水道、沙湾水道、市桥水道、蕉门水道等。
从珠江口至南沙港区的航道通航水深-17米,通航宽度243米,可满足10万吨级集装箱船舶不乘潮单向通航、兼顾12万吨级散货船乘潮单向通航、5万吨级船舶不乘潮双向通航进出南沙港区;南沙港区至黄埔港区新港作业区的航道通航水深为-13米、通航宽度160米,满足5万吨级船舶乘潮通航。
广州港出海航道外段50千米(23#浮以南航段)满足10万吨级集装箱船与15万吨级集装箱船(减载)双向通航[1]
  • 泊位
截至2017年底,广州港拥有各类生产用泊位80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76个;拥有浮筒23个,锚地88个,锚泊能力30万吨[1]
  • 装卸机械
截至2005年底,广州港港区拥有各类装卸机械1161台(其中起重能力为250吨)[8]

广州港运营情况

广州港主营业务

广州港主要从事石油、煤炭、粮食、化肥、钢材、矿石、集装箱等货物装卸(包括码头、锚地过驳)和仓储、货物保税业务以及国内外货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中转、代理客运;中国国内外船舶进出港、水路货物和旅客运输、物流服务。
广州港兼营业务有:对外贸易和转口贸易;自营和代理除国家组织统一联合经营的出口商品和国家实行核定公司经营进出口商品以外的其他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船舶加水、船舶供应;港口劳务服务、通讯服务;港口机械制造、加工、修理;船舶、汽车修理等业务[12]

广州港航班航线

2016年底,广州港共开通集装箱航线166条,含外贸航线79条、内贸航线87条[7]
2017年底,广州港共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197条,含外贸航线91条,内贸航线106条;其中,南沙港区开通集装箱班轮航线117条,含外贸航线85条、内贸航线32条。航线覆盖欧洲、美洲、非洲、澳洲、亚洲等世界主要港口,马士基、达飞、地中海等列的主要班轮公司均在广州港开展业务[13] 。广州地区有广州至香港高速客船航线、广州地区珠江游及水上公共交通运输航线,其中水上公共交通运输航线有14条[13]
2018年8月,广州港已通达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1]
截至2021年4月,广州港已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131条。[17] 截至7月,广州港已开辟集装箱班轮航线179条。[19]

广州港客货运量

  • 货运
2016年,广州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5.44亿吨,位居世界港口第六位;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885.77万TEU,位居世界港口第七位[7]
2017年,广州地区完成水路货运量3.7亿吨,货物周转量20287亿吨千米。广州港(含广州海港及内河港)货物吞吐量5.9亿吨,位居四、五位;集装箱吞吐量2037万标准箱,位居四位、七位[1] [13]
2018年,该年度港口货物吞吐量世界十的港口中,广州港五[3]
2020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36亿吨。[17] 规模位居四,其中内贸4.9亿吨,位居一。[18]
2021年以来,广州港净增外贸航线20条,总外贸航线达到140条,已经覆盖包括东南亚、印巴、东非、欧洲、美洲等方向,联通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其中南沙港区已开辟外贸班轮航线134条。[21]
2021年,广州港完成货物吞吐量6.51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447万标箱,分别居四、第五位。[28]
2022年,随着运达日本快线首航船“运达1号”轮靠泊广州港南沙三期码头,运达日本快线正式开通运营。[29] 11月28日,“赣穗组合港”班列暨广州港(赣州)云堆场启用仪式28日在赣州国际陆港举行,这标志着“赣穗组合港”正式开通运营和广州港(赣州)云堆场正式启用。[30]
  • 客运
2016年广州港完成旅客吞吐量87.34万人次。全年共完成邮轮靠泊104艘次,累计完成邮轮旅客吞吐量32.6万人次,邮轮旅客规模跃居三位[7]
2017年,广州地区完成水路旅客运输量52.7万人次(不包括珠江游和水上公共交通客运),旅客周转量5167万人千米。2017年珠江游客运量329.8万人次,水上公共交通的客运量1595万人次[13]
班轮航线
2021年9月,广州港与荷兰鹿特丹港续签为友好港。广州港开通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已达137条。[20] 11月16日,广州港与埃及亚历山大港共同签署了友好港合作意向书。目前,广州港友好港已达54个。[22]

广州港交通配套

截至2016年底,广州港已开通150多条水上驳船支线,航线覆盖珠三角及广西、海南等地。有京珠高速(东线)、虎门大桥、东新高速、南部快速干线等高快速路连接广州港港区。广州港内陆港(办事处)达28个,已开通广州港到源潭、河源、昆明、湖南、合肥等地区的货运班列,以及广州港—营口港—欧洲的海运铁路货运通道、广州—俄罗斯中欧国际货运班列[7]

广州港文化特色

  • 对外交往
截至2018年8月,广州港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有海运贸易往来,先后与美国巴尔的摩港、洛杉矶港、加拿大温哥华港、澳大利亚悉尼港、意大利那不勒斯港、南非德班港、新西兰奥克兰港、日本博多港、瑞典哥德堡港、爱沙尼亚塔林港、智利瓦尔帕莱索港、巴西苏阿比港、印尼泗水丹戎佩拉港、西班牙巴塞罗那港、德国汉堡港、泰国林查班港、马来西亚巴生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等42个港口建立友好合作关系[1]

广州港所获荣誉

2018年,预测科学研究中心《2018年Top20集装箱港口预测报告》中广州港6位[14]
2021年12月,入选2021年可持续发展港口。[23]

广州港建设规划

根据《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及西江航运干线内河水运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以三级及以上航道为骨架的泛珠江三角洲航道体系,按规划标准建成西南水运出海南、中、北三线通道,相应建设闽江、澜沧江等航道,完善航道支持保障系统和港口功能;基本建成泛珠江三角洲内河集装箱运输体系、大宗散货运输体系、西部地区物资江海转运体系,水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1]
2022年7月28日,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正式投入运行。广州港南沙港区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是粤港澳大湾区全新建造的自动化码头,是江海铁多式联运全自动化码头,建有4个10万吨级海轮泊位及配套集装箱驳船泊位。码头设计年通过能力490万标箱,其中江河运输作业量约190万标箱[26]

广州港价值意义

广州港作为中国华南地区的综合性枢纽港,为广州和腹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广州城市发展历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广州参与国际竞争和发展外向经济的重要战略资源,广州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广州的经济繁荣[2] 。(时任广州市委副书记欧阳卫民评
广州港处于中国南大门,处于几乎贯通泛珠江经济区域的珠江的入海口,是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域的出口通道和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点辐射和线辐射能力强[2] 。(央广网评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