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搜产品
搜产品
搜百科
搜索
登录
注册
张璧光
我有新说法
60
0
张璧光,女,汉族,1938年生,四川人,中共党员,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木材干燥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能源研究会热力学与工程应用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林学会林产工业分会木材干燥研究会委员,福建农林大学、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十五”期间高等学校重点学科评审专家,一本干燥学术期刊-《干燥技术与设备》杂志编委。
目录
张璧光
人物经历
196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热力工程系,在北京林业大学一直从事热工学、传热传质学及工业锅炉的教学,并从事太阳能与热泵等节能干燥技术及木材干燥过程中的热、质传递理论的研究。1986年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晋升为教授,1997年获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政府特殊津贴第973270008),1998年聘为博士生导师,现为北京林业大学木材干燥研究方向的的学术带头人。
张璧光
学术论著
椴木除湿干燥机的能耗分析
浮压下马尾松干燥过程的热质传热特性
木材干燥的国内外现状与发展趋
木材干燥预热时间初探
木材纤维对撞流干燥特性的研究
木材真空过热蒸汽干燥的应用前景
刨花对撞流干燥的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热泵干燥木材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三角枫在高温汽蒸条件下的诱发变色
太阳能干燥木材的研究
微波干燥过程中木材内蒸汽压力与温度的变化特性
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木材内部的温度分布
真空过热蒸汽干燥木材的水分迁移特性
蒸汽-热泵联合干燥木材能耗的试验测试与分析
张璧光
出版图书
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名称
张璧光
作品时间
2005年1月
《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是2005年1月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张璧光。本书介绍了木材科学、木材干燥、木质与非木质人造板及胶粘剂等几个领域的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反应了学科前沿的研究动态。
张璧光
教学成果
从1960年至今,张璧光教授已经在教学、科研线辛勤耕耘了40多个春秋,共为木工、林化与环境工程本科生毕业开设过热工学、工程热力学、工业锅炉、压气机也制冷设备等4门学科,授课学生近1500余人,知道本科生毕业设计55人,共发表教学研究论文8篇,获教学奖励4次,并多次出席全国高小热工教学经验交流会及教学大纲审定会,由于工作突出,1986年被评为北京林业大学优秀班主任;1989年获北京林业大学首届优秀教学成果奖;1992年由她主讲的热工课程获全校优秀课程,她指导或合作指导硕士生9名,博士研究生10名,为研究生开设了传热传质学、节能原理、干燥介质的热物理性质、木材干燥理论与技术进展4门课程。
张璧光教授累计主编热工学、内燃机等本科生教材3本,研究声教材1本(《木材科学与技术研究进展》),主编热工学习题集与题集讲义2本,各种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等教学文件10余份,此外,还参遍2本木材干燥著作,以上累计约90万字,其中主编的热工学教材(第二版)1995年获林业部优秀教材二等奖。
张璧光
科研成果
张璧光教授从1986年至2003年共主持承担国家科研项目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木材浮压干燥的传热传质),横向课题5项,科研经费总计110余万元,在太阳能与热泵除湿干燥技术的研究、木材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的理论研究、短周期工业材干燥技术的研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获得“热泵除湿干燥机”和“多功能热泵干燥机”两项,她主持设计的热泵除湿干燥机及太阳能-除湿联合干燥装置(包括中温和高温)已推广到全国十几个省市,并销往国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在研的科研课题有:《锯材干燥通用技术条件标准》的编写;“使用高温工质HTR的热泵除湿联合干燥的实验”,1996年,“TRCW太阳能-热泵除湿联合干燥系统”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RCG30G高温热泵除湿干燥机”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997年“短周期工业材干燥技术的研究”获林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高温热泵双热源除湿与太阳能组合干燥技术”为该课题的子专题2,专题排第三,子专题排;1998年“短周期工业材干燥技术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专题排第三;1996年获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奖;2003年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木材浮压干燥过程的传热传质”获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奖。
张璧光教授累计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作者为60余篇,第二作者40篇,论文中的英文稿15篇,近10年来出席各种国际学术会议,进行国际学术交流并宣读论文9次,出席国内有关干燥、传热、热泵技术与教学研究等各种学术会议达30余次。
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张璧光教授先后参与学校热工实验室的新建和复建工作,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利用科研经费先后主持建成了两个科研用的太阳能-除湿干燥室,总投资40余万元,总建筑面积约180平米,2000年底至2002年,主持建成了水平的含有多种方法的多功能干燥实验室,该实验室使用面积约120平米,现已接待本科生毕业设计实验30余人,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5名,并已接待国内外来宾200余人参观。
参考资料
相关搜索
relevant search
chl系列高速混合制粒机
阻燃尼龙
ultrafine
小型卡车
KP3340
手摇升降机
挖泥船
四川双电源开关
水暖工长上岗指南:不可不知的500个关键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目录
相关产品
RElATED PRODUCTS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