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差分烟气分析仪是一种通过测量烟气中某些特定气体的紫外吸收特性,来分析烟气成分的设备。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排放控制以及火力发电、钢铁冶金等领域,对烟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进行实时分析与监测。
1.紫外光源:仪器通常采用氘灯、汞灯等紫外光源,它们能够发出稳定且连续的紫外光。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经过烟气样品。
2.差分吸收:烟气中的不同气体会吸收不同波长的紫外光。通过设置两个不同波长的光谱通道,一条波长对应目标气体的吸收波长,另一条波长则选择气体几乎不吸收的参考波长。通过对比两条波长下的吸光度差值,分析仪能够计算出气体的浓度。
3.光谱检测:烟气通过光束照射后,经过烟气中的气体分子吸收后,进入探测器,探测器测量光强度的变化,进而得出气体浓度数据。
4.数据处理与输出:通过计算差分吸光度与标准曲线之间的关系,仪器可输出烟气中各种气体的浓度值。数据通过显示器或外部设备(如计算机)进行显示和存储。
结构特点:
1.光源系统:作为核心部件,光源系统主要用于提供稳定的紫外光。常见的光源有氘灯和汞灯,不同光源适用于不同波长的检测。
2.气体样品流通系统:配有样气采样系统,包括采样管、调节阀等部分。其作用是将烟气从排放源引入分析仪,并保持稳定的流速。
3.光学路径系统:包括分光器、镜片等组成的光学路径系统,用于引导紫外光通过烟气样品并照射到探测器上。该系统要求高度的稳定性和精度,以保证准确的分析结果。
4.探测器系统:用于接收经过烟气吸收后减少的紫外光强度,常用的探测器包括光电二极管(PD)、光电倍增管(PMT)等。
5.信号处理系统:通过接收探测器反馈的信号,信号处理系统对其进行放大、转换,并进行数据计算,最终输出气体浓度值。
6.控制与显示系统:控制系统负责仪器的运行管理,显示系统则用于显示分析结果。通常配备LCD显示屏,并能与计算机进行联动,便于数据的存储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