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岩屑含油率测量的革新利器

2025年05月02日 08:49:13      来源: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0

分享:

在石油勘探与开发领域,岩屑物性分析是评估油气储层潜力的关键环节。其中,岩屑含油率的准确测量对于确定油气资源的储量和开发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凭借其的优势,逐渐成为岩屑含油率测量的重要手段。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原理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基于核磁共振原理,通过施加外部磁场,使样品中的氢原子核产生共振现象。岩石孔隙中的流体(如油、水)主要由氢原子组成,这些氢原子在磁场作用下会产生特定的信号。通过测量这些信号的弛豫时间(T2),可以获取岩石的孔隙度、孔隙大小分布以及流体类型等信息。

在岩屑含油率测量中,LF-NMR技术通过分析弛豫时间谱来区分孔隙中的油、气和水,并定量计算其饱和度。不同流体在弛豫时间谱上表现出不同的特征,例如,油的弛豫时间通常较长,而水的弛豫时间较短。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优势

1. 非破坏性分析:LF-NMR技术不会对岩屑样品造成任何破坏,保留了样品的原始状态,便于后续进一步分析。

2. 快速高效:与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相比,LF-NMR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含油率的测定,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高精度:LF-NMR技术可以提供精确的含油率数据,帮助地质学家更准确地评估储层的油气产能。

4. 适应性强:该技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岩石,包括非常规油气资源如页岩气和致密油气。

应用实例与前景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在多个油田的岩屑含油率测量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应用效果。

图片6.png

图片9.png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低场核磁共振技术有望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实现更加快速、准确的分析结果。未来,该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展现出其的优势,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

总之,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为岩屑含油率测量提供了一种高效、且非破坏性的解决方案,正在成为石油勘探领域的技术手段。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