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测定煤的水分有什么意义及水分的形态

2025年04月27日 08:26:24      来源:鹤壁市华通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0

分享:

煤的水分是评价经济价值基本指标。煤的水分含量越多,煤的无用成份越多。煤中存在大量水分时,煤的有用成分就会减少,且水分在燃烧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能长成水蒸汽而蒸发掉。因此,煤的水分越低越好。煤的内在水分与煤的煤化程度有关,年经煤内在水分相对比较大,强黏结性在水分最小,向年老煤过渡时内在水分有所增加,外在水分与外界气候等种关。煤有全水分既与煤的煤化程度有关,又与外界天气等各种因素有关。

煤中水分存在形式,可根据结合状态不同分为游离水和化合水。游离水是以物理状态(附着、吸附形式)同煤结合;化合水是经过化合方式同煤中的矿物质结合,即常说的结晶和结合水。煤中的游离水,在105℃—110℃的温度下放置1—2h后一般即可全部蒸发掉。这是煤中离子水几乎领土完整是以吸附状态存在于煤表面,而结晶水通常在200℃以上才能分解析出、煤中含量很少的硫酸钙二水化合物失去温度仅为163℃。

根据水分存在不同状态下,煤中水分又分为内在水和外在水两种。吸附或凝聚在煤粒内部毛细孔中的水,称为内在水分;附着在煤粒表面的水,称为外在水分。由于毛细孔吸附的作用,内在水分比外在水分难以蒸发。如外在水分在45℃—50℃的温度下放置一定时间后即能蒸发掉。内在水分需要100℃以上的温度经过一定时间才能蒸发掉。

煤粒内部毛细孔吸附的水分达到饱和的状态时,内在水分达到值。这种水分称为煤的内在水分。由于煤的孔隙与其煤化程度有一定的规律,所以煤的内在水分基本上反映了煤化程度、黏结性和发热量等煤质特性。年经褐煤一般内在水分都在30%以上,烟煤的内在水分含量小于1%,1%含量的几乎都是强黏结性和高发热的肥煤和主焦煤。用内在水分来区别各种年经煤适宜。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