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4日 08:12:44 来源:南京欧波克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0
反渗透是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水处理工艺。目前,它已用在城市用水、锅炉补给水、电厂锅炉补给水、工业废水及海水淡化和各种溶液中溶质分离等方面。反渗透膜的工作原理是以压力为推动力将溶液中溶剂分离出来,在食品、电子、医药、印染等行业有着良好的应用,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反渗透膜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现象”都是怎么形成的呢?
反渗透膜如遇产水端背压将导致膜片脱离、损坏等问题,未防止产水端背压可在产水侧安装爆破膜,当产水侧因管路不畅、阀门关闭等原因导致产水端背压升高到爆破膜爆破压力时,爆破膜将会破损,只需更换新的爆破膜即可。
反渗透装置在运行一段时间后,由于水中污染物会污染过滤设备,RO膜是反渗透工作的核心技术,为快速的确定反渗透装置是否被污染,需要掌握反渗透的污染现象及状态都有哪些。
膜降解:由于海德能反渗透膜元件的水解对醋酸纤维素膜元件由过低或者过高PH数值造成,氧化(例如各种氧化剂)以及机械损坏,如掺水被压、膜卷突起、过热、由于细炭料或者砂料造成的磨损,均可以造成反渗透膜元件的降解。在反渗透过程中,由于水不断通过膜,因此靠近膜表面的盐水和进口盐水之间有浓度差,膜表面溶液的浓度较大,这就是浓差及化。随着水大量的通过膜表面的浓度大大升高成过饱和溶液,有些盐份如CaSO4、MgSO4等等溶解度不大的盐份会慢慢析出晶体。开始这些盐份只是很少的单晶体,还没有晶体核,所以不能长大。只能在膜的表面沉积或者在溶液形成溶解平衡,当随着膜的表面溶液的浓度不断增高,水流达到一定平衡度,出现了晶核,晶核开始成长,逐渐的形成面或螺旋状态。如果外界温度合适,溶蚀物质不多,晶体就会逐渐长大。在膜的表面形成坚固的水垢,会把膜堵住这样大大降低了产水效率。
以上就是反渗透膜应用过程中出现的5种“现象”,各自形成的原因不同,处理方式也不尽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