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生活中的各种常见放射性来源及其危害

2025年04月06日 11:09:47      来源:广州极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

分享:

  • 生活中的各种常见放射性来源及其危害

  • 2020-07-20 点击:
  • 在自然界和人工生产的元素中,有一些能自动发生衰变,并放射出肉眼看不见的射线。这些元素统称为放射性元素或放射性物质。在自然状态下,来自宇宙的射线和地球环境本身的放射性元素一般不会给生物带来危害。50年代以来,人的活动使得人工辐射和人工放射性物质大大增加,环境中的射线强度随之增强,危机生物的生存,从而产生了放射性污染。放射性污染很难消除,射线强弱只能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

    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可以由多种途径进入人体,他们发出的射线会破坏机体内的大分子结构,甚至直接破坏细胞和组织结构,给人体造成损伤。高强度辐射会灼伤皮肤,引发白血病和各种癌症,破坏人的生殖技能,严重的能在短期内致死。少量累积照射会引起慢性放射病,使造血器官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受到损害,发病过程往往延续几十年,因此,对放射性物质的监测非常重要。

    要了解放射性物质,我们首先从放射性的基本知识开始:

    l  放射性基本知识和天然放射性来源

    自然界所有物质由各种元素组成,组成原子的基本单位是原子。有些原子核是不稳定的,能自发地放出射线,这种具有放射线的性质叫做放射性。从原子核发出具有一定能量的物质被称为放射线。

    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核素有2800多种,除271种是稳定的核素,其余约有2530种是放射线核素,包括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地球上到处存在天然放射性核素,它们衰变放出αβ或γ射线。我们把来自地球表面的射线称为地面辐射,通常又把宇宙射线和地面辐射统称为天然本底辐射。天然放射性核素种类很多,分布很广。岩石土壤天然水大气动植物和建筑材料都含有天然放射性核素。地壳是天然放射性核素的重要贮存库,尤其是原生放射性核素。

    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天然放射性物质组成

    土壤主要由岩石的浸蚀和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可见其中的放射性是从岩石转移而来的。由于岩石的种类很多,受到自然条件的作用程度也不尽一致,可以预期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的浓度变化范围很大。土壤的地理位置地质来源水文条件气候以及农业历史等都是影响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的重要因素。

    存在于岩石和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由于地下水的浸滤作用而受损失,地下水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来源于此途径。此外,粘附于地表颗粒土壤上的放射性核素,在风力的作用下,可转变成尘埃或气溶胶,进而转入到大气圈并进一步迁移到植物或动物体内。土壤中的某些可溶性放射性核素被植物根吸收后,继而输送到可食部分,最终成为食品中和人体中放射性核素的重要来源之一。

    l  室内环境和生活场所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来源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包括岩石及土壤含有天然放射性元素,而这些物质是我们的建材材料的主要生产来源,因此我们居住的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主要就是来源于各种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的放射性主要以一种有放射性的气体来表现:氡,它是由是一种由放射性元素镭226衰变产生的自然界的天然放射性稀有气体,而镭22623240三种天然核素是自然界存在最多泛的核素。各种建筑材料中,除了花岗岩砖砂水泥及石膏之类,特别是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天然石材易释放出氡,一些收藏品,如化石奇石宝石石雕陶瓷中都可能含有氡。特别是当前,越来越多的进口石材被用于室内装潢,以及制作成各类装饰品。因此可以说,在现代家庭中,氡普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环境中。

    室内氡来源与很多因素有关,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

    1)        房基的岩石或土壤(岩石或土壤是氡的主要来源);

    2)        从建筑材料中释放出的氡;

    3)        生活用水;

    4)        天然气(天然气燃烧产生的氡会全部释放到室内);

    5)        室外空气。

    室内环境中的氡来源

    l  氡的基本知识和对人体的危害

    氡是一种放射性气体,自然界中的氡由镭衰变产生的。氡共有27种同位素,从200Rn226Rn,通常所说的氡是指222Rn222Rn衰变期为3.82天,衰变产生一系列新的放射性核素,并释放出αβ或γ射线。我们习惯上把这些放射性核素称作氡子体,氡子体又分为短寿命子体和长寿命子体。吸入人体产生危害主要是短寿命子体。通过呼吸进入人体,衰变时产生的短寿命放射性核素会沉积在支气管肺和肾组织中。当这些短寿命放射性核衰变时,释放出的 α粒子对内照射损伤,可使呼吸系统上皮细胞受到辐射。长期的体内照射可能引起局部组织损伤,甚至诱发肺癌和支气管癌等。据估算,人的一生中,如果在氡浓度370Bq/m3的室人环境中生活,每千人中将有30120死于肺癌。氡及其子体在衰变时产生穿透力的γ射线,对人体造成外照射,使人体内的造血器官神经系统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受损伤。

    氡对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

    若长期生活在含氡量高的环境里,还可能对人的血液循环系统造成危害,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的还会导致白血病。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氡污染在肺癌诱因中仅次于吸烟,排在第二位,如果生活在室内氡浓度为200贝克/立方米的环境中,相当于每人每天吸烟15根。 由于氡无色无味无臭,人体又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觉,且潜伏期长难以,可以说氡气是室内最危险的有害物质。

    l  怎样预防氡对人体的危害

    由于氡的危害是长期积累的,且不易被察觉,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做好防护工作。为降低室内氡的浓度,建筑部门在新建住宅时应避开含氡量高的地段,并尽可能选择含氡量低的建材。营销商在销售建材时需向客户出示放射性水平检测证明。居民在进行家庭装修时应注意选择含氡量低的装饰材料。增加室内通风是的降氡措施。当门窗敞开时,室内氡及其子体的浓度与外环境中的大致相等,特别是冬季人们为避风寒门窗紧闭,夏季为避暑热安装空调,使得居室常常被营造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造成室内氡逐渐积存,浓度上升,所以在夏季经常开窗换气尤为重要。住平房或一层楼房的家庭,应该堵塞密封室内地板上的缝隙;还可以采用安装排风扇使用空气清新器等措施,降低氡的浓度。

    l  消费者怎样保护自己不被建筑和装饰中的放射性物质伤害?

    在进行写字楼和家庭装修时,要合理搭配和使装饰材料,不要在房间里大面积使用一种装饰材料。为了防止室内放射性物质过高,在新住房装修前进行放射性本底检测,这样将有助于石材和通体砖品种的选择。

    到建材市场选购石材和建筑陶瓷产品时,要向经销商索要产品放射性检测报告,要注意报告是否为原件,报告中商家名称和所购品名是否相符,另外还有检测结果类别(A B C)。对商家没有检测报告的石材和瓷砖的产品,方法是请专家用仪器进行放射性检测,然后再决定是否购买。

    准确的检测对于预防建材放射性是否超标非常有必要

    l  如何选购石材避免居室放射性超标 

    要注意掌握一些选择的方法和标准。比如,正常情况下石材的放射性可从颜色来看,其放射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红色绿色肉红色灰白色白色和黑色。再比如,花岗岩的放射性一般都高于大理石;因此可根据室内装饰装修的不同要求,合理选用花岗岩和大理石。大理石花纹美观,但是质地比较软,一般用做各种台面,用做地面材料的大多是花岗岩,比较耐磨,但要注意放射性;为了保护广大消费者的身心健康,发展我国的石材事业,国家建材局会同卫生部于1993年制定了《天然石材产品放射性防护分类控制标准》。按天然石材的放射性水平,把天然石材产品分为ABC三类。

    1)        A类产品。该类产品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2)        B类产品。该类石材产品不可用于家居装饰,但可用于其它一切建筑物的内外饰面。

    3)        C类产品。该类产品只可用于一切建筑物的外饰面。

    4)        放射性比活度大于C类控制值的石材产品,只可用于海堤桥墩及碑石等其它用途

    广州检测设备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销售各种放射性检测设备的公司,提供全面的产品销售技术支持售后维护工作,如果您在这方面有任何问题,可随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专业的工程师会时间为您提供支援服务。

    广州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的环境质量检测专家,为您提供各种PM2.5(大气细颗粒物)检测仪空气负离子检测仪矿石负离子检测仪有毒/可燃气体检测仪甲醛检测仪空气质量检测仪核辐射检测仪放射线污染检测仪个人剂量报警仪电磁辐射检测仪远红外放射率检测仪水污染检测仪土壤污染检测仪以及相关检测服务等。

    德国安诺尼(Aaronia AG)-优势的EMF/EMC电磁兼容测试信号测试系统电磁辐射检测专家,专业生产各类的专业型电磁辐射分析/检测仪频谱分析仪无线信号测试天线及配套系统。

    意大利MicroRAD/微纳德-的电磁辐射环境监测设备供应商,提供各种性能优异的电磁辐射分析设备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中396号顺景大厦A902

  • [全文完]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