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关注PM2.5-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正确认识

2025年04月06日 10:05:44      来源:广州极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

分享:

  • 关注PM2.5-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正确认识

  • 2020-05-30 点击:
  • 2011年的12月最后几天,中国部长周生贤在京主持召开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修订的标准调整了污染物项目及限值,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和臭氧8小时平均浓度限值,收紧了PM10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限值。至从,有关空气中PM2.5悬浮颗粒引发的从民间到的强烈关注终于得到国家关注,新的空气质量标准也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来了。

    据相关人士透露,如果按照PM10作为空气质量标准的话,中国80%的城市的空气质量都是合格的,只有20%不合格;但是如果用PM2.5作为衡量空气质量的标准,那80%的城市将会不合格。这场由PM2.5引发的环境危机,不仅提醒了市民要注重赖以生存的空气质量,更给商人提供了商机。据调查,10PM2.5一词蹿红后,11月初中国北方市场首先掀起了空气净化产品热卖的高潮,到11月中旬全国范围内,空气净化器产品都得到了追捧,尤其是负离子空气净化器更是进入了中国民众的视野。

    负离子的来源

    空气负离子又称负氧离子,是指获得1个或1个以上的电子带负电荷的氧气离子。空气主要成分是氮氧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氮占78%,氧占21%,二氧化碳占0.03%,氮对电子无亲和力,只有氧和二氧化碳对电子有亲和力,但氧含量是二氧化碳含量的700倍,因此,空气中生成的负离子绝大多数是空气负氧离子。它是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了自由电子而形成的。自然界的放电(闪电)现象光电效应喷泉瀑布等都能使周围空气电离,形成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已被证明对人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它在净化空气医疗保健等方面亦具有良好的表现。

    负离子的功放

    其实空气净化器在中国市场上销售已以有比较长的时间,但是据商家表示销量一直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民众对空气净化器的认识也极为有限,大多人认为空气净化器与加湿器别无两样,更有人嫌空气净化器笨重的外观会浪费房间的空间,从而对空气净化器产品失去兴趣。但是据专家表示,相对于传统箱式的空气净化器,现在的人们更愿意多花钱去追求高品位理念的空气净化器,外观时尚简约,并且能带来实际效果,而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不仅可以达到以上功能,还可以释放出大量负离子,补充人体所需的负离子含量。

    PM2.5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对于生活环境中空气质量的提示,更对产品购买产生了导向性。那么市场上的空气净化器到底能不能“消灭”PM2.5的“入侵者”呢?通常传统的空气净化器是靠过滤网阻挡住空气中的微尘或颗粒,然后将加湿过的以过滤的空气释放出来。这种模式虽然一举两用,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过滤网究竟能挡住直径多大的可吸入颗粒物呢?据调查,一般的空气净化器可以净化直径3微米以上的颗粒物。滤网越密集说明可挡住的颗粒物就越微小,但随之带来的是噪音的增大,并且需要定期更换,这对民众的使用上带来诸多不便利,如果因为没有及时对滤网进行清理,在一定条件下,本来已经吸附在滤网的各种颗粒物会再次挥发出来,造成二次污染。

    市场上常见和带负离子功能的空气净化器

    专家表示,如今古老的空气净化器时代已经过去,负离子静电除尘灭菌技术已经到来。负离子空气净化器不需要滤网,而是通过释放负离子吸附空气中带正电或者不带电微粒,被空气净化器的正极吸附,从而显著减少空气中对人体有害的PM2.5的数量和颗粒物上所带有的细菌及病毒。据检测它可以有效除去空气0. 1 -2.5微米或以上的微尘细菌,减少空气质量带给人的健康危害,吸附的细菌瞬间被220kv左右的静电杀灭。在负离子领域处于的日本电子技术研究所经检测认定,负离子空气净化器的这两种技术对人体无任何伤害,并且可以互补,效能的扩大保证了空气净化器除PM2.5的效果,还可以释放出人体所需的负离子,保证人体健康。因此,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运用负离子技术帮助净化空气质量,科学已经成功将负离子运用到空气净化器中,从而生产出更科学更环保的净化器来改善空气质量。

    广州机械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的环境质量检测专家,为您提供多种负离子检测仪气体检测仪空气质量检测仪核辐射检测仪电磁辐射检测仪等,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中山大道中394号

  • [全文完]
  •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