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粗糙度仪作为一种精密的测量工具,其操作注意事项对于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仪器的使用寿命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操作注意事项:
1.环境要求
温度与湿度:非接触粗糙度仪对环境温度和湿度较为敏感,应确保在适宜的环境下使用,一般建议温度控制在20℃±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40%~70%为宜。避免在高温、高湿或温度急剧变化的环境中操作,以免影响仪器性能和测量精度。
振动与干扰:应将仪器放置在稳定、无振动的工作台上,远离可能产生振动的设备,如大型电机、冲压机等。同时,要注意避免周围存在强电磁干扰源,防止对仪器的电子元件和测量信号产生影响。
清洁度:保持测量环境的清洁,避免灰尘、油污等杂质进入仪器内部或附着在被测工件表面,以免影响测量结果和仪器的正常运行。
2.非接触粗糙度仪测量前的准备
仪器检查:在使用前,仔细检查粗糙度仪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固,电缆线是否完好。同时,按照仪器的操作说明书进行开机预热,使仪器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校准:根据仪器的要求和使用频率,定期进行校准。校准时应使用标准样板或已知粗糙度的工件,按照校准程序进行操作,确保仪器的测量精度。
被测工件处理:将被测工件表面擦拭干净,去除油污、水、灰尘等杂质,避免因表面不洁影响测量结果。如果工件表面有涂层或氧化层等,应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打磨、抛光等,以露出真实的测量表面。
3.测量过程中的注意要点
正确放置传感器:非接触粗糙度仪的传感器应垂直于被测工件表面,且保持一定的测量距离。不同的仪器和传感器有不同的测量范围和最佳测量距离,操作时需严格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例如,激光粗糙度仪的传感器通常需要在距离被测表面一定高度(如数毫米)处进行测量。
保持稳定:在测量过程中,要确保仪器和被测工件都处于稳定状态,避免发生晃动或位移。可以使用夹具、固定装置等辅助工具来固定工件,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和重复性。
参数设置:根据被测工件的材料、形状、表面粗糙度预期值等因素,合理设置仪器的测量参数,如取样长度、评定长度、滤波方式等。这些参数的选择会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连续测量:为了获得更准确的测量结果,可以进行多次连续测量,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同时,要注意测量路径的规划,尽量覆盖被测工件表面的不同区域,以全面反映表面的粗糙度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