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绝缘电阻测试仪和接地电阻测试仪的区别

2025年01月16日 08:44:17      来源:江苏久益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5

分享:

1、绝缘电阻测试仪和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测试方式区别

(1)绝缘电阻测试仪的测试方式

    绝缘电阻测试仪是测试电线电缆相间、层间以及中性点之间的绝缘程度,测试数值越高,绝缘性能越好,绝缘电阻的测量可以采用 电子兆欧表进行测量。

(2)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测试方式

    接地电阻测试仪是检测接地电阻是否合格的电力设备。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测试方式是电气设备依靠大地连接成同电位,是反应导线或防雷引下线与大地接触的紧密程度。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出来的数值大小是保证人身安全的一种有效措施,可采用  数字接地电阻测试仪。

2、绝缘电阻测试仪和接地电阻测试仪的原理区别

(1)绝缘电阻测试仪的原理

    当使用绝缘电阻测试仪测量绝缘电阻时,把直流电压U加于绝缘物上,此时有一电流随时间做衰减性变化,最后 趋于一个稳定值。
    通常,绝缘电阻测试仪的电流是电容电流、吸收电流和传导电流的总和。电容电流Ic,它的衰减速度很快;吸收电流Iaδc,它比,并且稳定在很大的数值上。反之,如果绝缘受了潮,传导电流显著增大,甚至比吸收 电流Iaδc起始值增大更快,瞬变电流成分明显减少,绝缘电阻值表现很低,并且随时间的加长而变化甚微。
    利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的过程中,如果绝缘没有受潮并且表面清洁,瞬变电流分量Ic、Iaδc很快衰减为零,仅剩很小的传导电流Inp通过,因为绝缘电阻与流通电流成反比,绝缘电阻将上升很快。

  所以,在绝缘电阻测试仪进行试验中,一般通过吸收比判断绝缘的受潮情况,而当吸收比大于1.3时,表明绝缘良好,如果吸收比近于1时,就表明绝缘受了潮。电容电流衰减慢得多;传导电流Inp,它经很短时间就趋于稳定。

(2)接地电阻测试仪的原理

    接地电阻测试仪也叫接地电阻测量仪、接地摇表。接地电阻测试的测试原理是,通过被测物的接地电极"E"和供电电极"H(C)",之间的交流恒电“I",即可得到接地电阻值"Rx",发现接地电极"E"和 测量电极"S(P)"之间的位差"V"。

 数字接地电阻测试仪进行测试的过程如下:
    步,将两个接地探针沿接地体辐射方向分别插入距接地体20m、40m的地下,插入深度为400mm,a)实际操作 b)等效原理
    第二步,将接地电阻测量仪平放于接地体附近,并进行接线,接线方法如下:
  ① 用最短的专用导线将接地体与接地测量仪的接线端“E1"(三端钮的测量仪)或与C2、"短接后的公共端(四端钮的测量仪)相连。
  ② 用最长的专用导线将距接地体40m的测量探针(电流探针)与测量仪的接线钮“C1"相连。
  ③ 用余下的长度居中的专用导线将距接地体⒛m的测量探针(电位探针)与测量仪的接线端“P1"相连。
    第三步,将测量仪水平放置后,检查检流计的指针是否指向中心线,否则调节“零位调整器"使测量仪指针指向中心线。     

第四步,将“倍率标度"(或称粗调旋钮)置于倍数,并慢慢地转动发电机转柄(指针开始偏移),同时旋动“测量标度盘"(或称细调旋钮)使检流计指针指向中心线。    

 第五步,当检流计的指针接近于平衡时(指针近于中心线)加快摇动转柄,使其转速达到120r/min以上,同时调整“测量标度盘",使指针指向中心线。     

第六步,若“测量标度盘"的读数过小(小于1)不易读准确时,说明倍率标度倍数过大。此时应将“倍率标度"置于较小的倍数,重新调整“测量标度盘"使指针指向中心线上并读出准确读数。     

第七步,计算测量结果,即R地=“倍率标度"读数ד测量标度盘"读数。

3、绝缘电阻测试仪和接地电阻测试仪的适用范围不同

(1)绝缘电阻测试仪的适用范围

    绝缘电阻测试仪适用于测量各种绝缘材料的电阻值及变压器、电机、电缆及电气设备等的绝缘电阻的测量。该高压电子兆欧表是电力、邮电、通信、机电安装和维修以及利用电力作为工业动力或能源的工业企业部门常用 的绝缘电阻表。

(2)接地电阻测试仪的适用范围

    接地电阻测试仪由DC/AC变换器将直流变为交流的低频恒流,经过辅助接地极C和被测物E组成回路,被测物上产生交流压降,经辅助接地极P送入交流放大器放大,再经过检波换算数字显示。接地电阻测试仪适用于电力、邮电、铁路、通信、矿山等部门测量各种装置的接地电阻测试和测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