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智能港口信息化建设的发展,RFID技术和统筹集疏运预约系统的使用,昔日的纸质“设备交接单”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今后,港口的集装箱凭借一张小小的RFID标签,经过超高频读写器系统读取与检测就可以完成入闸集港、装运上船。
RFID标签前身就是纸质的‘设备交接单’,它是集装箱进出码头、场站时,用箱人、运箱人与管箱人之间交接集装箱的凭证;是拥有集装箱的船公司与利用集装箱的陆运人签订设备交接的基本协议。如果没有交接单,一个集装箱想入闸集港、装运上船,那是根本办不到的。”相关人士介绍。
集港过程中原先闸口需要核对的装箱单信息,通过客户RFID标签内写入的信息和系统核对,通过超高频读写器的数据读取并导入信息后台系统进行检验,就可以完成放行入闸,不再需要携带纸质单据,一张小小的RFID标签就将所有的信息都记录在该磁卡的芯片中。
智能化港口建设使用了RFID技术之后,港口在两个月的时间内,累计完成集装箱集港收箱4.8万箱,节约纸张成本90多万元,同时入闸环节减少,集港效率提高,节约了客户的时间成本。
近期也有港口开始应用RFID技术和超高频读写器对航运中货物的出入及检查进行智能化的管理,此港口集装箱检查桥(又称闸口)紧邻外环高速路出口处,拥有5进4出共9个车道,具备智能称重、智能抬杆放行等功能。据介绍,当车辆进入智能RFID闸口工作区后,超高频读写器系统通过硬件触发,自动进行电子车牌系统识别和集装箱号识别,得到相应的车辆车牌号和集装箱箱号、箱型的数据资料,电子地磅系统则立刻获取车辆的总重量。
对于进场车辆,司机在自助办单服务终端扫描二维码预约单据,系统判断预约资料是否齐全。如果资料齐备,系统根据堆场策划自动提供场地位置,打印进场小票,提示进场须知,闸口起落杆自动打开,放车辆进场。对出场车辆,系统能自动核对车牌号码、集装箱号、重量等信息,并控制闸口起落杆自动放行。
相对于人工检查,超高频读写器智能检查桥缩短了集装箱车辆进出闸时间,提升了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人员成本投入和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