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关于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介绍

2024年12月07日 09:31:38      来源:重庆诺塔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22

分享:

    RFID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诸多通信技术中的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 RFID标签 , 操作快捷方便。   RFID技术主要有短距离射频识别产品和长距离射频识别产品。
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灰 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长距射频产品多用于交通上,识别距离可达几十米,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rfid系统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rfid系统工作原理

RFID的基本组成部分

最基本的RFID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rfid标签(Tag):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RFID阅读器 (Reader):读取(有时还可以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可设计为手持式或固定式;
天线(Antenna):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电子标签中一般保存有约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电子标签附着在待识别物体的表面。阅读器可无接触地读取并识别电子标签中所保存的电子数据,从而达到自动识别体的目的。通常阅读器与电脑相连,所读取的标签信息被传送到电脑上进行下一步处理。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
阅读器通过天线发送出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当标签进入磁场时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获得能量,发送出自身编码等信息被读取器读取并解码后送至电脑主机进行有关处理。

RFID标签分类

RFID标签分为被动标签(Passive tags)和主动标签(Active tags)两种。被动模式标签自身不带有电源,无法发送数据,它通过rfid读写器天线发送电磁波信号激活标签芯片,从而实现标签与rfid读写器进行通信。由于被动式rfid标签工作需要依靠 RFID读写器天线所发送的电磁波信号激活标签芯片进行工作,而电磁波信号容易受到环境、金属、温湿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被动式rfid标签的靠干扰能力较弱。主动标签自身带有电池供电,它可以主动向RFID阅读器发送射频信号,读/写距离较远同时抗干扰能力也强得多。


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史,了解一下!
1940-1950年: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
1950-1960年:早期射频识别技术的探索阶段,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
1960-1970年: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
1970-1980年: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出现了一些的射频识别应用。
1980-1990年: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
1990-2000年: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2000年后: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更加丰富,有源电子标签、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规模应用行业扩大。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