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招募

当前位置:全球贸易网 > 技术中心 > 所有分类

谁是雾霾的“破壁人”?

2024年11月23日 12:40:59      来源:沈阳博通达科技有限公司 >> 进入该公司展台      阅读量:7

分享:

“堵肺”又“堵心”的雾霾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连连来袭,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会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省级环境监测中心研判,3月26日至28日,京津冀区域中部太行山以东、燕山以南地区可能出现低压辐合带,污染扩散条件较为不利,区域空气质量以中至重度污染为主,部分地区部分时段将达到严重污染水平。受此影响,北京市也将经历一次重污染过程。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已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橙色预警措施于3月26日0时至28日24时实施。

对于这样的“心肺之患”,如何“破壁”,成为近年来一直热议的话题。在政府层面,相关政策接连出台:私家车限行、开通风路、调整能源结构……,然而雾霾的形成非“一日之功”,治霾也非“朝发夕至”就能解决。

如何能够在个人层面上限度的降低雾霾带来的危害?我们搜索了市面上的一些抗霾产品:空气净化器、口罩、空气加湿器、绿植、霾表……测霾抗霾产品多种多样。其中,除空气净化器外,“霾表”的销量在各个电商平台搜索的结果中,也处于位置。霾表是一款能够实时检测PM2.5的手持设备,即针对民用的便携式雾霾检测仪。提到这里,相信很多人起初都有同样的疑问:为什么要用霾表?

 

气象机构会发布空气质量数据,为什么还需用霾表?

监测站数据有延迟性。国家或者手机天气软件都会发布PM2.5数值,很多人认为有了这项数据就无需再用霾表检测,其实不然。国家测量雾霾数值时采用的是β射线法,这一方法测量时需要引入大量的检测源,耗时约1h。而雾霾“来去匆匆”,当你知道它数值的时候,很可能已经过期。不仅如此,在广域范围内,雾霾的分布是有梯度的,也就是说监测站测得的数值,也许并不“属于”你所在的区域。而且作为普通民众,关注更多的是自己身边的小微环境,不是区域大范围的。

另一方面,霾表可以鉴定净化设备。使用空气净化设备是很多家庭对抗雾霾的方法,然而除霾效果通常是肉眼不可直观分辨的。同时,使用霾表,能够快速找到室内密封不够严的雾霾渗透源,如窗户缝隙处等,从源头遏止。

 

空气净化器自带检测装置,为什么还需用霾表?

总结下来,使用霾表的原因,就在于它能够随时随地检测你身边的空气质量。那么问题来了,很多空气净化器自身带有检测装置,为何还要多此一举?

首先,空气净化器所配备的检测装置通常使用的是粉尘传感器, 其准确度较低,无法分辨出PM10或者PM2.5。其次,净化装置配备的检测仪不具有风扇,空气对流慢,易产生温度漂移,从而影响其检测准确度。此外,净化装置在可移动性上远远差于霾表,无法检测到门窗、户外等地的空气质量。“用户是否需要购买净化装置?购买的装置是否有用?将其放置在何处效果?是否要加大对抗雾霾的力度?”霾表的使用可以解决以上四个问题。

 

据了解,使用霾表的家庭多为有老人、儿童、或者孕妇的家庭,他们对于健康以及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会高于其他家庭。一位怀孕5个月的准妈妈在接受调研时表示:“我已经习惯了随身携带霾表,经常拿出来看一看,有需要就戴上口罩,为了宝宝也为了让自己踏实”。这位汉王产品的重度用户介绍说,她使用的汉王霾表除了能够检测PM2.5,还能够检测出空气中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含量,一表多用,很方便。

 

你的顾虑是什么?

作为一名消费者,产品质量的好坏,能否发挥其应尽的价值,是购买时最需要考虑的问题。那么对于霾表来说,影响其准确度的原因有哪几点呢?

首先是测量方式。作为霾表的核心,传感器的选择至关重要。目前霾表的传感器基本分为两种:

一种是粉尘传感器,其依靠光散射原理,根据空气混浊程度确定粉尘含量,然而这种方式无法区分该混浊是PM10或者PM2.5,甚至是一根羽毛。

另一种是汉王蓝天采用的激光传感器,即通过发射高精度激光,使空气以恒定速度通过激光通道,发生“碰撞”,产生反射,再由光学接收器接收,从而通过粒子信息模拟出空气中的粒子数量。这种方式具有测试精度高、性能稳定、响应时间快等优势。

 

 

此外还有一些产品,其测量数值与PM2.5不相关,只是利用某种关系进行转化,其准确度不言而喻。而且霾表的外壳、风扇等结构对于霾表风量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厂商没有进行2次标定,则会影响结果的准确度。

 

想要“破壁”雾霾,从社会性角度观察,这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民营企业也要参与其中。我们正逐渐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开放式的环境需要由政府治理,而封闭性环境,像汉王科技这样的企业正在开始承担社会责任。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全球贸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兴旺宝装备总站,转载请必须注明兴旺宝装备总站。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