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名称:鞍钢65mn钢薄板
牌号:65Mn
标准:GB/T 1222-2007
●特性及适用范围:
热处理及冷拔硬化后,强度较高,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塑性;在相同表面状态和淬透情况下,疲劳极限与合金弹簧相当。但淬透性差,主要用于较小尺寸的弹簧,如调压调速弹簧、测力弹簧、一般机械上的圆、方螺旋弹簧或拉成钢丝作小型机械上的弹簧。
化学成分
编辑
鞍钢65mn钢薄板化学成份:
碳 C :0.62~0.70
钢带
硅 Si:0.17~0.37
锰 Mn:0.90~1.20
硫 S :≤0.035
磷 P :≤0.035
铬 Cr:≤0.25
镍 Ni:≤0.30
铜 Cu:≤0.25
力学性能
编辑
●力学性能:
抗拉强度σb (MPa):825~925
伸长率 δ10 (%):14~22.5
断面收缩率 ψ (%):不大于10
硬度:热轧,≤302HB;热轧+热处理,≤321HB
热处理
编辑
●热处理规范及金相组织:
热处理规范:淬火830℃±20℃,油冷; 回火540℃±50℃(特殊需要时,±30℃)。
金相组织:屈氏体。
●临界点温度(近似值)Ac1=726℃,Ac3=765℃,Ar3=741℃,Ar1=689℃,Ms=270℃。
●正火规范:温度810±10℃,空气冷却。
●交货状态:热轧钢材以热处理或不热处理状态交货,冷拉钢材以热处理状态交货。
●供货规格:
盘圆:Φ5.5~16mm
锻材:Φ160~450mm
65Mn密度
65Mn密度 ρ=7.85克/立方厘米,该钢可以冷轧成钢板、钢带和钢丝,制作弹簧。65Mn也可以制作成如钳工的凿子、划针等工具。65Mn钢可制作一般截面尺寸为8~15mm左右的小型弹簧如各种小尺寸扁、圆弹簧,底垫弹簧、弹簧发条。
760℃×30min保温,再以20℃/h的冷速冷至700℃×6h再炉冷,得到的球化组织,尺寸均匀。
焊接性能
编辑
氩弧焊对焊工艺
为了减小电极的消耗,选择直流正接进行线材的对焊试验,即选用直流电源,线材接电源的正极,钨极接电源的负极。
含1%或2%氧化钍的钨极发射电子效率高,电流承载能力好,且抗污染性能好,引弧容易并且电弧比较稳定。为了便于操作,选择直径为2 mm的较细的钍钨极,并且电极前端磨尖。
由于氩气较低的电弧电压特性对于薄板和线材的手弧焊特别有益,因此选择氩气做保护气体。
试验选用直流手工氩弧焊机,焊接前,将钢丝两端头仔细磨平,为防止焊点产生气孔,用丙酮将端头油污清洗干净。将两端磨平的线材放在平整洁净的对正板上(图1),使两端头对正,接头处不留间隙,用压铁压住接头两侧。将线材接焊机正极,钨极接负极,分别将电流调至20 A,15 A,10 A,8 A进行焊接。焊接时,在接头旁边引燃点弧并使之燃烧稳定,将电弧移至接头处使接头金属熔化后迅速将电弧熄灭,同时轻微施加顶锻力,冷却后即完成焊接过程,焊接过程中不使用填充焊丝。
试验发现,当焊接电流为20 A时,电弧燃烧剧烈,接头处金属飞溅严重,焊点塌陷严重。当电流调至15 A时,电弧燃烧较平稳,熔池飞溅少,但焊缝仍有塌陷。但电流降至10 A时,引弧容易,电弧燃烧稳定,焊缝处没有塌陷现象。图2为焊接电流10 A时,用数码相机在Leica MZ6型体视显微镜下拍下的焊接接头形状。可以看出,接头的圆柱度较好,将其打磨后能满足线锯的要求。当电流调至8 A以下时,引弧困难且电弧不稳定,难以完成焊接过程。
焊接接头试验
由于65Mn钢具有过热倾向,因此焊接热影响区对接头的力学性能影响很大。直径0.7 mm的65Mn钢丝经氩弧焊对焊后接头处非常硬脆,轻轻折弯焊点处,就会在熔合线或焊缝处脆断,断口呈明显的脆性断裂形貌。所得接头由焊缝和热影响区组成,沿接头轴线测试从焊缝中心至母材各个区域的显微硬度。测量结果表明,从母材到热影响区及焊缝中部,显微硬度急剧增加,焊缝中部硬度达HV 1 060,这说明热影响区及焊缝中部生成了硬脆组织。对于这种具有硬脆组织的接头,为了提高其韧性和塑性,降低其硬度,获得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的适当配合,必须对焊接接头进行适当的回火处理。热处理后,应将热影响区的脆性消除,同时应能使母材保持一定的强度和弹性。回火在箱式电阻炉内进行,回火工艺见表1。将回火后的钢丝焊接接头处仔细打磨,使其直径与母材直径大致相等,再在WE-50拉伸试验机上进行拉伸试验。每种回火处理的试样取三根,取其拉力的平均值。
由试验可以看出,330℃以上热处理后,母材弹性基本消失,且断裂均发生在母材处,而不发生在焊点及其热影响区,这说明热处理后虽然热影响区的脆性消失,但母材的强度被大大削落(经试验,所用母材的抗拉强度为1 663 MPa)。260℃保温10 min时,虽然材料弹性基本不变,但热影响区的脆性不能消除。当加热温度为280℃,保温10 min时效果好,热影响区的抗拉强度只比母材降低20%左右,而母材的弹性消失较小。将280℃回火处理的焊头沿轴线方向测试纵剖面上各个区的显微硬度,发现焊缝处的高硬度值降低到HV 500左右,比未处理时的硬度降低大约1倍。 焊好的环形钢丝不但应能满足一定的强度和弹性要求,而且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
联盛投资:汇巿简报
美元在周一平淡的交易中保持涨势,之前联储局官员淡化了将负利率用作抗疫刺激政策工具的想法。芝加哥联储局局长 Charles Evans 淡化了动用负利率的说法;亚特兰大联储局局长 Raphael Bostic 说负利率在危机时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投资者的风险预期相互矛盾,随着更多放松限制措施让人鼓舞,但部仍关注出现第二波感染的警告。从巴黎的美发沙龙到上海的迪斯尼乐园,企业纷纷开始复工。似是恐慌过后行动,资金四出流走寻求较资产,外资增持人民币股债逾千亿元,逆转三月份的恐慌。根据彭博汇总计算,截至 2020 年 4 月,外国投资者净买入至少 504.0 亿元中国债券。外国投资者 4 月末持有中国债券增至 2.311 万亿元。但德国报告称,在采取初步措施放松几日后,新的冠状病毒感染病例正在以指数级速度加速增长,而韩国新增病例数也回升至一个月高位。这一消息给拉响警报。英镑兑美元周一下挫,因美国公债收益率上升带动美元需求,同时投资人对于英国放松防疫措施持谨慎态度。英镑在亚洲时段短暂上涨后收跌,英国政府发布了一份长达 51 页的文件,其中包括一项允许企业重新开业的分阶段措施,建议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戴,以及对大多数从海外抵达英国的人实行 14 天隔离。不过,对于雇主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确保工人的安全,并没有给出具体细节。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表示,他们将坚持现有的「居家令」。另外英国与欧盟展开倒数第二轮谈判,存在不确定性亦致英镑下跌。
管涛:美股反弹、纳指收复失地,不等于坏的情况已经过去
5月11日,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热点问题研讨会在线举行,聚焦“大疫情持续冲击下的世界金融大动荡”。
3月以来,美股十天内惊现四次熔断,股指较年初大跌30%。但3月下旬以来,市场恐慌情绪得到较大缓释,美股有所走高,纳斯达克指数更是先行收复失地。
救市政策作用下,止步于“
中银证券经济学家管涛在上述研讨会上大致复盘了美股这轮“”。
1。美股动荡从2月底开始的,当时大家都以为疫情是局部事件,后来2月底开始在海外加速扩散,2月底美股出现了“七连跌”。
2.3月13日之前,美国政府对疫情的风险一直是遮遮掩掩、轻描淡写,所以美联储两次紧急降息反而按下了市场的恐慌键,触发了3月9号和12号的两次熔断。
3.3月24日之前,美国虽然宣布紧急状态,美联储宣布无宽松,但由于缺乏财政救助政策,美股创下新低。
4。直到3月24日,疫情防控政策、财政救助政策和货币刺激政策三大政策逐步到位,美股才迎来了反弹。
管涛表示,到现在为止,疫情还没有结束,前期宽流动性、低利率积累的经济金融脆弱性,仍要继续接受考验。在目前的救市政策下,只是发生了,引发的市场恐慌还没有演变成全面的流动性危机,所以还没有发生金融危机。但疫情的持续发展,对经济冲击加大,是否由股变成金融危机还是值得考虑。
美股存在“二次探底”的风险
管涛指出,虽然现在美股出现了大幅反弹、金融市场企稳,但不能说二次探底的风险已经消除。
一,从美元指数走势来看,尽管美联储大放水,但美元指数仍处于高位,说明疫情冲击风险还没有消除。
第二,纳指收复失地,不能被认为是危险的时刻过去了。在疫情冲击下,科技股公司能通过线上远程办公、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这里有一定的估值优势。在流动性的推动下,纳斯达克指数把年内的跌幅收回来了,甚至略高于年初的点位,这不等于坏的情况已经过去了。
第三,这次美股大幅反弹很重要的原因是,美联储大放水没有进入实体经济,而是进入了金融市场,是靠流动性催生出来的股市虚高。一旦经济的复苏不如预期,现在估值过高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第四,从上次危机应对可以看出,2007年次贷危机到2008年金融海啸期间间隔了一年多的时间,甚至在2008年5月,美国政府说次贷危机坏的时刻已经过去了,但实际上沿着“有毒资产”这一链条,金融危机在不断发酵。这次只要疫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疫情持续的时间越长,对经济伤害越大,救助成本也会随之上升。
第五,大家都说,这次美联储和美国汲取了上次危机的教训,没有等到演变成流动性危机就及时出手,避免了危机后救助成本大幅度飙升。但是,如果经济基本面进一步恶化,意味着现在出手救市救在“半山腰”,后续可能要出台新的刺激计划,可能进一步透支经济增长潜力。没有效率的财政货币刺激,可能造成资产负债表衰退,日本和欧洲都是前车之鉴。
政策要留有余地,以应付更复杂的局面
在疫情冲击下,新兴市场发生了创记录的资本外流。
“中国这次在疫情冲击下表现相对较好,我们的财政货币政策相对稳健克制,很重要的原因是过去几年强监管和去杠杆以后,一些金融风险在高位缓释,所以我们的承受力在增强”,管涛指出。
管涛表示,会增加市场的不确定性,可能会抑制风险偏好,风险资产价格承压,还可能出现风险资产的集中抛售,这会对中国相关市场带来一定冲击。在财政货币大放水、普遍加杠杆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可能陷入低迷,范围的经贸摩擦可能加剧,会对中国的贸易和投融资往来带来一定影响。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