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图解 我有新说法
64 0
《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图解》是2015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胡必杰。

目录

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图解内容简介

本书以《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为蓝本,采取简洁、明确、操作性强的流程图地方式,介绍各类医院感染预防及控制的操作,如相关肺炎、导管相关血液感染、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管理、手卫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环境清洁消毒和空气净化等的感控相关的操作。[1]

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图解作者简介

胡必杰,复旦大学呼吸病研究所肺部感染研究室主任、呼吸科主任医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院感染管理科主任、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学会主任委员。曾在我社出版过多部医院感染方面的专著,颇受读者欢迎和市场的认可。
本书汇聚国内数十家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领域的专家和学者,这些编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代表了我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领域的高水准。[1]

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图解推荐

以图解为主。本书采用图解的形式介绍了重点部门、重点人群、重点环节在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标准操作规程,共有照片近2000幅,所有照片均为编者在实际操作中拍摄而成,效果真实形象,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强。
主编胡必杰和刘荣辉等曾主编过多部医院感染方面的专著,颇受读者欢迎和市场的认可。[1]

SIFIC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图解图书目录

目 录
章 基础感控技术 1
节 标准预防 2
一、 标准预防
二、 手卫生
三、 个人防护
四、 呼吸卫生与咳嗽礼仪
五、 医疗设备仪器的清洁消毒
六、 环境清洁消毒
七、 安全注射
第二节 手卫生 20
一、 洗手
二、 卫生手消毒
三、 外科洗手
四、 外科手消毒
五、 WHO5个手卫生的指征
六、 洗手和卫生手消毒设施
第三节 职业防护 33
一、 口罩的种类
二、 戴脱流程
三、 防护口罩戴脱流程
四、 防护口罩密合性试验(定性试验)
五、 护目镜或防护面罩戴脱流程
六、 穿脱流程
七、 分体式防护衣穿脱流程
八、 连体式防护衣穿脱流程
九、 个人防护用品穿戴流程
十、 个人防护用品脱卸流程
十一、 手术室不同区域人员着装
十二、 消毒供应中心不同区域人员着装
十三、 人员着装
十四、 医疗废物转运人员着装
十五、 口腔科牙医着装
十六、 引发气溶胶操作时个人防护
十七、 药物配制时的个人防护
十八、 锐器伤预防措施
十九、 锐器伤的应急处理
第四节 安全注射 71
一、 注射准备
二、 皮内/ 皮下/ 肌肉注射法
三、 静脉输液
四、 采血法
五、 术中锐利器械传递法
六、 片拆卸法
七、 注射针头拆卸法
八、 医疗废物垃圾袋的使用与密封
九、 腹膜透析废物处理流程
第五节 基本无菌操作 91
一、 铺无菌盘法
二、 取无菌持物钳方法
三、 取无菌溶液法
四、 取 无 菌 物 品
五、 戴脱无菌手套流程
第六节 隔离技术 102
一、 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患者隔离法
二、 多重耐药菌定植/感染患者转运法
三、 痰菌检阳性肺结核患者隔离
四、 飞沫传播患者隔离法
五、 飞沫传播患者转运法
六、 骨髓移植患者隔离法
七、 骨髓移植患者转运法
第七节 常用消毒方法 122
一、 含氯消毒剂配制法
二、 戊二醛消毒液配制法
三、 过氧乙酸消毒液配制法
四、 酸性氧化电位水使用方法
五、 煮沸消毒法
第八节 常用医疗器械、器具清洁消毒 133
一、 软式内镜手工清洗消毒
二、 清洁消毒
三、 简易呼吸气囊清洁消毒
四、 清洁消毒
五、 清洁消毒
六、 咽清洗消毒
七、 雾化器清洁消毒
八、
九、 清洁消毒
十、 微量泵清洁消毒
十一、 清洁消毒
十二、 B超机及探头清洁消毒
十三、 B超穿刺架清洗消毒灭菌
十四、 阴道清洗消毒灭菌
十五、 清洁消毒
十六、 血糖检测仪清洁消毒
第九节 医疗环境清洁消毒 174
一、 屏障隔离/ 保护性覆盖法
二、 床单元终末清洁消毒
三、 少量(< 10 ml)血液或体液溅污清洁消毒
四、 大量(≥ 10 ml)血液或体液溅污及呕吐物、排污物污染的清洁消毒
五、 硬质物体表面清洁消毒
六、 低频接触表面
七、 高频接触表面
八、 被药物污染织物处理
第二章 重点部位医院感染预防 191
节 手术部位感染 192
一、 术中保温术
二、 换药术
第二节 医院内肺炎 199
一、 相关肺炎核心预防措施
二、 相关肺炎一般预防控制措施
三、 相关肺炎额外预防控制措施
四、 插管患者的口腔卫生
五、 未插管患者口腔卫生
六、 经鼻腔口腔吸痰法
七、 开放式经吸痰法
八、 密闭式经吸痰法
九、 拔管
十、 人工鼻气道湿化法
十一、 湿化罐气道湿化
第三节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219
一、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核心预防策略
二、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辅助预防策略
三、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额外预防策略
四、 颈内静脉置管
五、 股静脉置管
六、 锁骨下静脉置管(成人)
七、 PICC置管术
八、 肝素帽、更换流程
九、 插管部位敷料更换流程
十、 导管维护技术
第三章 重点人群、部门医院感染预防 247
节 新生儿、产妇 248
一、 新生儿暖箱日常清洁消毒
二、 新生儿培养箱终末清洗消毒方法
三、 新生儿沐浴
四、 新生儿脐部护理
第二节 手术室 258
一、 医务人员出入手术部流程
二、 手术患者出入流程
三、 穿全遮盖式流程
四、 自行脱手术衣
五、 传统戴无菌手套法
六、 他人协助戴无菌手套法
七、 无接触式戴无菌手套
八、 无菌器械台
九、 术中一次性无菌物品使用方法
十、 术中急救器械处置
十一、 清洁物品进入手术间流程
十二、 污染器械收集法
十二、 特殊污染器械收集法
第三节 术前手术部位皮肤准备 296
一、 备皮术
二、 清洁常规步骤
三、 消毒常规步骤
四、 头皮消毒
五、 眼部消毒
六、 面部消毒
七、 耳部消毒
八、 颈部与躯干部消毒
九、 胸部、乳房消毒
十、 腹部与背部消毒
十一、 会阴与臀部消毒
十二、 上臂、手部消毒
十三、 腿、脚部消毒
十四、 肠造瘘口与创伤部位消毒
第四节 洁净室管理 323
一、 洁净室压差检测
二、 洁净室回风口日常维护
三、 洁净室送风口日常维护
四、 洁净室排风口日常维护
第四章 监测技术 329
节 临床微生物标本 330
一、 外周血培养标本采集
二、 导管血培养标本采集
三、 导管尖培养标本采集
四、留置患者中段尿培养标本采集
五、 经人工气道吸痰培养标本采集法
六、 肺泡灌洗液培养标本采集
七、 脑脊液培养标本采集
八、 胸腔积液培养标本采集
九、 腹水培养标本采集
十、 培养标本采集
十一、 培养标本采集法
十二、 开放性伤口培养标本采集
十三、 闭合性伤口培养标本采集
第二节 灭菌质量监测 353
一、 化学监测
二、 过氧化氢物理监测
三、 过氧化氢化学监测
四、 过氧化氢生物监测
五、 过氧乙酸灭菌器物理监测
六、 过氧乙酸灭菌器化学监测方法
七、 过氧乙酸灭菌器生物监测
第三节 消毒质量监测 367
一、 使用中紫外线灯辐照度值测定法
二、 消毒剂染菌量采样
三、 洁净手术室浮游菌采样
四、 洁净手术室空气沉降菌采样
五、 非洁净环境空气沉降菌采样
六、 空调冷凝团菌采样
七、 软式内镜消毒效果监测采样
八、 大件(≥ 100 cm2)和小件(≤ 100 cm2)物体表面采样
九、 餐具消毒效果采样
第四节 其他 384
二、 卫生手消毒效果采样
三、 外科手消毒效果采样
四、 反渗水和透析液内毒素检测采样
五、 透析用水微生物采样
六、 透析用水余氯检测方法(试剂法)
七、 透析用水硬度检测方法(试剂法)
八、 空气中甲醛浓度检测
九、 空气中环氧乙烷浓度检测
十、 空气中臭氧浓度检测
十一、 医院污水余氯检测
十二、 医院污水微生物培养采样
十三、 空气真菌采样(浮游菌采样)
第五章 图表篇 461
一、 日常巡查记录表
二、 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清洁状况核查表
三、 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
四、 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接触隔离实践核查表
五、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转科通知单
六、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实践核查表
七、 置管核对清单
八、 导管拔管评估表
九、 撤机指征评估表
十、 拔管评估表
十一、 手术风险评估表
十二、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表
十三、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表
十四、 消械证件审核表
十五、 对生产企业采购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证件审核表
十六、 对经营企业采购一次性医疗[1]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