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响水贡米 我有新说法
32 0
响水贡米俗称“长在石板上的大米”,生长在万年熔岩台地上,享受着黑色腐殖土壤的滋养,纯净镜泊湖水的灌溉,呼吸着原始森林的新鲜空气,观如羊脂美玉,品味甘醇柔韧。自唐代以来,响水贡米呈历朝贡米,跨越千年,而成为米中传奇,素有“中华稻”之称。

目录

响水贡米历史由来

合并图册(2张)
公元696年,渤海国国王大祚荣,战伤中箭,随波逐流漂至宁安渤海镇附近的一个村庄。恍惚间被人救起,疗伤数日,渐渐康复。他清醒后方知是附近村民出手搭救,并每日用一种白润如玉般的大米熬粥煮饭助他快速恢复体力。伤好后,大祚荣感激涕泠,临别前道:“待大业完成,定回来定都于此,以报此地再生恩德”。
公元698年,大祚荣再次回到渤海镇,建都于此。当吃到白润如玉般的米饭时,忙问乡人此米如何称呼?乡人只说不知。是夜,大祚荣彻夜难寐,辗转反侧,忽闻窗外传来清脆的水泡声,上下反复,周而复始,“串串气泡,轻轻响声,清脆神秘,不知所踪”,大祚荣喜出望外,谓之“响水”。次日,大祚荣便召农户在此地域种植此水稻,并将这种米命名为“响水米”,响水贡米,由此得名。
贡米:
据北宋欧阳修主持编撰的《新唐书·渤海传》记载[1] ,唐代渤海国时期,渤海地区已经出现了*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术。公元698年,武则天剑指渤海国,称其拥兵自重,不向大唐称臣,恐不利大唐为由,遂进军宁古塔,实为渤海国之响水米而战,相传其立大雪之中而生,固石板之上而长,饮天然之水而活。兵战七年,渤海国大败,公元705年,渤海国王大祚荣派次子到长安(现西安)向大唐称臣进贡,并将有着米中珍珠之称的响水米贡奉给大唐。唐中宗大喜赐大祚荣绢、帛、锦采、彩练、粟无数,金银器皿万件。并昭告天下,盛宴三天,文武百官不分官位等级,均赐一碗响水米。此后,响水贡米年年进贡朝廷,这是中国正史中载入史册的贡米,亦可称为一个有品牌的大米。响水贡米历经唐、宋、元、明、清,世代相传种植,传承至今。

响水贡米生长环境

源自北纬44度的奇迹-气候
北纬44度属于极寒地区,1300年前能够在这里成功种植水稻,当属人类的奇迹。这个奇迹延续到今天,形成了的“北纬44度现象”,世界农产品均产于这一黄金地带。此地带昼夜温差大,水稻生长周期长达148~150天,是南方普通大米的两倍。活动积温在2700度左右,特别有利于水稻灌浆期养份的积累,使响水贡米所含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低,焖制出的米饭柔而不粘,质地适中,口感鲜美。年日照2700小时,光合作用时间长,营养积累多,可以制造出更多的有机物,使水稻干物质多,味道更甜。每年长达6个月以上的土地休眠期,其中有5个月气温在零度以下,对于病虫害有很好的防御作用。地里的植物纤维冷冻之后,来年能够快速腐烂成肥料。如此天然的有机生态环境,的确是大自然得天独厚的恩宠。
源自寒带母本的奥秘-土壤
俗话说,黑土地“一两土,二两油”,极为肥沃。世界上仅存三块黑土地,响水贡米所在的松江流域是其中之一。与一般的黑土地不同,响水贡米[2] 生长在一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石板地上,上面覆盖着一层10-30厘米厚的土壤,由于年代久远,枯枝落叶的腐烂,形成了一层微量元素丰富、土质肥沃的黑色腐殖土。土壤中矿物质、有机质、微量元素含量极为丰富,有机质含量高达9.8%-11.5%。这样肥沃的土壤,在中国范围内无出其右。值得一提的是,火山熔岩石板地为多孔状结构,矿物质蕴含丰富,通透性好,同时易于贮存热量,白天积存的太阳光热量在夜晚不断散发,因此稻田的地温、水温要比一般稻田高出2-3摄氏度,对于水稻的根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水稻吸收营养充分,成熟度。
源自根植于心的浸润-水源
响水贡米的自然灌溉水源来自镜泊湖。镜泊湖是一大、二大高山堰塞湖,也是中国内陆罕见的沙质底淡水湖。湖水来自长白山脉冰雪融化,经湿地保护区汇入镜泊湖。水底最深处达140米,因水体量巨大,自我净化能力,水质纯净,手掬可饮。周围百余里内无任何污染,加之其瀑布落差使得水撞击产生大量负氧离子,因此湖水中含有丰富的钙、锌、铁、碘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湖水从东北至西南,蜿蜒曲折45公里汇入灌溉渠,水温逐渐升高,为促进水稻生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使水稻的口感和营养更佳。
源自原始森林的呼吸-空气
镜泊湖原始天然、风韵奇秀、山重水复、曲径通幽的秀美风光不仅引起世人的瞩目,党和也对镜泊湖格外关注、惜爱有加。自50年代起相继有、、、等百余位党和光临镜泊湖检查指导工作。1964年曾给予镜泊湖“山上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的赞誉。1983年同志亲临镜泊湖视察,亲笔提写了“镜泊胜景”四个大字。因地处镜泊湖5风景区,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达70%,响水贡米周边生态环境良好,没有工业污染,空气新鲜纯净,因此在此专门设立了大气本底监测站,检测表明空气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生产有机食品的标准。

响水贡米科技研发

合并图册(3张)
响水集团每年向农科院投入巨额科研经费,从选种之始,就历经层层把关,不断优化,精选品种。2008年,响水贡米[3] 乘坐神七太空飞船,实现外太空育种,完成了中国水稻的飞跃。历经两年培育,方获大田种植成功,无论是营养的积累、还是种植中的抗风寒与抗倒伏技术,均。因对生长环境要求甚为严格,仅有1.1万亩核心区域可种植响水贡米。水稻植株之间要保持较大的间隙,限度的防御病虫害传播,产量相对较低。加工过程中对大米的色泽、粒径实行全自动智能化控制,层层筛选,出米率仅在40%左右。
2009年响水集团投资4.5亿进行了工厂建设、土地流转、租赁及收购、多款产品的延展开发,并拥有了4.9万亩核心火山熔岩石板田18年种植经营权。建立了远程控制、智能化温控催芽和自动通风、自动微喷水响水智能育秧园区。为适应水稻的加工生产,减少大米加工环节的污染,确保响水贡米的优异品质,响水集团斥资1.8亿,采取预处理车间与精米加工分离,引进了日本佐竹公司和瑞士布勒公司的大米加工设备。每一颗响水贡米的诞生,都要经历一场残酷的竞争。轻碾多级、高像素CCD红外线色选,层层磨砺,颗颗精选。自然通风降水、保温钢板仓,锁定水稻平均水分14.5%;从粮食入仓到加工生产,实行全自动智能化控制,限度保证贡米原粮品质,塑造行业标准。

响水贡米营养价值

经荷兰SGS检测中心检测显示,响水贡米钙含量每公斤高达220毫克,高于日本越光米的4倍,为普通大米的5—6倍。响水贡米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含量达6.9%,在人体所不能合成的8种氨基酸中,响水贡米就含有7种。其中矿物质、微量元素、蛋白质、氨基酸及维生素的含量高于普通大米6倍,钙、铁、铜、镁、钾、硒、锌、猛、铬、硫、钼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极为丰富,并且还含有维生素VPP,对人体皮肤具有的抗衰老功效。这些含量既保持了响水贡米的营养价值,同时又不影响它的口感。因此焖出的米饭柔而不粘,质地适中,口感清香,并且冷却后不回生。
响水贡米是享誉国内外的绿色天然保健大米,其米粒青如玉、晶莹剔透、质重如砂。煮粥浆汁如乳(胶原蛋白含量高),蒸饭油亮溢香(含量高)。饭味清香适口,营养价值极为丰富。经谷物品质监督检测中心全程跟踪检验,响水米中Vb1的含量为每公斤1.4毫克,而普通米仅为0.22豪克,Vb2含量为0.5毫克,普通米为0.06毫克,Vb6含量为17.3毫克,普通米为1.5毫克。并且蛋白质含量适当,为7.26%(普米为6.8%),这个含量既保持了响水贡米的营养价值,同时又不影响响水米的食味品质。由于产地昼夜温差大,因此响水大米所含淀粉中的直链淀粉含量低(16.47%),这种类型的大米焖制出的米饭柔而不粘,质地适中,口感鲜美,并且冷却后不回生。[1]  欧洲农产品检验机构荷兰SGS检测中心检测,在响水贡米中钙、铁、铜、镁、钾、硒、锌等微量元素含量也极为丰富,其中钙含量每公斤响水贡米高达220毫克,为普通大米的3—6倍。其中中氨基酸、维生素及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含量远远高于普通大米,在响水贡米中富含人体所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含量达6.9%,在人体所不能合成的八种氨基酸中,响水贡米就含有7种。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