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洪大米产品特点
泗洪大米外在感观
泗洪大米产自洪泽湖西岸,外观整齐,色泽透明,蒸煮有清香味,米饭软硬适中有光泽,咀嚼香甜,口感柔韧,米粥粘稠,入口爽滑。
[2] 泗洪大米
泗洪大米内在品质
泗洪大米生产中保留了大米中绝大部分营养物质,避免了米中蛋白质、维生素的大量流失。加工精度符合特级;不完善粒小于3%;限度杂质总量小于0.25%,糠粉小于0.15%,矿物质小于0.02%,带壳秕粒每千克小于10粒,稻谷粒每千克少于4粒;碎米总量小于15%,小碎米率小于1%;黄粒米小于0.5%;胶稠度≥70毫米;直链淀粉含量在11—15%;蛋白含量5—7%;水分低于14.5%。产品品质检测符合《绿色食品大米》(NY/T419—2007)的规定,达到米标准。[2]
泗洪大米等级分类
泗洪大米分“绿色食品大米”、A,“有机食品大米”共3个等级。[2]
泗洪大米产地环境
泗洪大米地理位置
泗洪县位于苏北平原西部、洪泽湖西岸、淮河下游,东经117°56′—118°46′,北纬33°08′—33°47′。东濒洪泽湖与洪泽县隔湖相望;西邻安徽省泗县、五河县;南与盱眙县、明光市毗连;北与宿城区、泗阳县接壤。县境南北全长73千米,东西相距78千米。[2]
泗洪大米土壤地貌
泗洪县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岗洼交错,属秦岭纬向构造体系的东延部分。淮阴断裂带斜穿南部,郯庐断裂带纵贯西部。第四纪沉积物广布,第三纪及以前的地层仅是零星出露。全县范围可利用土地相对高程从12米到64米,高低差52米。从地形地貌上可以将全县分为“三岗两洼一平原”。“三岗”,指安东岗、濉汴岗和西南岗;“两洼”,指安河洼和溧河洼;“一平原”,指北部黄泛冲积平原。
据泗洪县第二次土壤普查(1982—1985)分类,全县土壤被划分为3个土类,3个亚类,7个土属。区划后,全县共有耕地面积206万亩,其中黄潮土68.5万亩,约占全县总面积的33.25%,发布于安河洼,有沙土、两合土、淤土3个土属;砂姜黑土56.5万亩,占27.43%,发布于溧河洼,有岗黑土、湖黑土2个土属;黄褐土81万亩,占39.32%,发布于安东岗、濉汴岗和西南岗,有岗白土、岗黄土2个土属。水稻种植主要分布在黄潮土和砂姜黑土区域。[2]
泗洪大米水源情况
泗洪县境内水资源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即本区域降雨、过境水和地下水。常年平均降雨量912毫米,过境水323.11亿立方米,地下水位维持在12.5米上下。[2]
泗洪大米气候特征
泗洪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向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的过渡交汇地段,具有过渡性、季风性气候特征。季风显著,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春暖多变,秋高气爽,光照充足,热量富裕。泗洪地处洪泽湖西岸,夏秋季多为东到东南风,空气湿润,境内有7条流域性河流穿境入洪泽湖,形成的天然小气候。由于地处洪泽湖西岸,地势低洼,多为粘质土壤,保水性能好,加之地下水位高,土壤墒情足,形成干旱的几率低,有利于后期水稻生长及养老稻。
泗洪县境内光能资源丰富,全年总日照时数平均为2357小时,日照百分率53%左右,年平均≥0℃的日照时数为2030小时;年平均≥10℃的日照时数为1515小时。
泗洪县热量条件也较富裕,年平均气温14.4℃;一月份平均气温,为0.0℃;七月份平均气温,为27.5℃。0.0℃的活动积温为5299℃,高于淮北各县,仅次于江淮地区。一般0.0℃以上积温4600℃以上即可实行两熟制,因此从农作物生长需要来看,泗洪县的热量条件对于满足麦—稻一年两熟制的种植非常充足。
[2] 泗洪大米
泗洪大米历史渊源
考古学家根据梅花镇的顺山集遗址内发掘出的碳化稻遗存,经过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碳—14检测发现,江苏泗洪的水稻田遗址距今约8300年,从中提取出的植硅体具有明显的驯化特征。不仅是为早,而且是的人工稻作遗迹。[3]
据《泗洪县志》载:泗洪历素有种水稻习惯,相传泗洪境内生产的“泗洪大米”曾被列为皇宫“贡米”。
清代,泗洪境内种植的水稻品种青刚占,米质好、香味浓。《泗虹合志》载:“稻以红者为胜,炊作饪粥,香黄盈甑,漕运之珍贵也”,但终因产量低被淘汰。
1949年前后,泗洪境内水稻面积只有8万亩左右,土种子,汛期栽,场头秧,靠天收,亩产60千克左右。
解放后,通过兴修水利、农田建设、良种更新、技术推广和提高施肥水平,泗洪县域水稻面积不断发展,亩产也不断增加:1965年,泗洪大米亩产超100千克;1978年,泗洪大米亩产超200千克;1984年,泗洪大米亩产超400千克;1995年,泗洪大米亩产超475千克;1998年,泗洪大米亩产突破500千克大关,达530千克。[2]
2017年9月,江苏泗洪第二届农业招商推介会暨稻米文化节开幕。[3]
2018年10月,以“泗洪稻香天下”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泗洪稻米文化节16日在泗洪县石集乡柳山稻米小镇举行,签约项目投资总额20亿元,其中投资建设“稻米小镇”18亿元。[4]
泗洪大米生产情况
2010年,泗洪水稻面积已发展到80万亩,年产稻谷量45万吨,加工优质稻米30多万吨,商品外销率65%以上。已认定无公害水稻生产基地78万亩,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60万亩,建设有机稻米基地1.16万亩。建成60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年加工能力2万吨以上的企业有20多家,年加工优质稻米30多万吨,通过绿色食品认证企业达15家,有38个大米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有5个大米企业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
2017年,泗洪县水稻种植面积80万亩,总产近50万吨。累计建成了60万亩水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10万亩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全县无公害农产品107个,绿色农产品22个,有机农产品9个,“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数量全省。[3]
2018年,泗洪县水稻种植面积达83万亩,年产稻米45万吨,水稻种植成为支柱产业之一。[5-6]
泗洪大米产品荣誉
泗洪县先后荣获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全国粮食生产*县、全国农业生态环境示范县等荣誉。全县稻米类“三品一标”达95个,其中绿色大米46个、有机大米4个。[5]
2010年03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对“泗洪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1-2]
2017年,“家缘”泗洪大米获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大米类金奖,“蟹园牌”泗洪大米获首届江苏好大米品牌评选名。[5]
2018年,“蟹园牌”泗洪大米获在第二届江苏好大米品牌评选中蝉联名。[5]
泗洪大米地理标志
泗洪大米地域保护范围
泗洪大米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青阳镇、双沟镇、峰山乡、四河乡、天岗湖乡、上塘镇、魏营镇、车门乡、瑶沟乡、梅花镇、归仁镇、金锁镇、曹庙乡、朱湖镇、界集镇、太平镇、孙园镇、陈圩乡、半城镇、临淮镇、城头乡、石集乡、江苏省洪泽湖农场、五里江农场共23个乡镇,2个省属农场。[1-2]
泗洪大米质量技术要求
(1)产地选择:泗洪绿色食品水稻种植基地,主要选建在沿湖地区,涉及15个乡镇,是我县水稻种植的集中产区,常年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县面积的85%以上;同时,该区生态环境优良,外界隔离条件好,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沟系配套;绿树成荫,农田林网到位,森林覆盖率23.5%;土壤有机质1.15%,全氮0.10%,速效磷15ppm,速效钾138ppm,无污染,历年来病虫害发生少,集中连片,便于规模化生产。“泗洪大米”稻谷种植的限定区域是全县境内现有的23个乡镇2个农场254个行政村,版图面积2731平方千米。据多年来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扬州市农产品检测站、宿迁市质监所、淮安市环境监测站、县环境监测站等单位,对全县水稻产区进行定点跟踪监测,结果表明,稻区产地环境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农田灌溉用水符合GB5084—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所规定的二级标准。
泗洪大米(7张)
(2)品质选择:泗洪大米选用的品种是通过审定的、抗逆性强的、高产优质中粳中迟熟品种或优质中籼品种。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为优质中粳偏迟熟品种武育粳3号、武运粳21号、淮稻5号等;中籼稻品种为丰优香占等。全生育期148—156天,分蘖性强,成穗数较多,后期叶片直立,株型紧凑,穗层整齐,综合性状较好,高产质优品质好。其加工品质具有整精米率高、胶稠度高、米粒洁白、口感清香。播种品种符合GB4404.1—1996《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
(3)生产过程管理:
(3.1)农业措施: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非化学药剂处理种子,采用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轮作换茬等一系列措施起到防病治虫的作用。
(3.2)物理防治: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虫,机械化捕捉害虫,机械和人工除草等措施防治病、虫、草害。
(3.3)农药使用: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农药时,应遵守以下准则:首先选用植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和微生物源农药;严格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者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的农药;有限度地使用部分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并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水稻种植规程》规定的方法使用;次施药距收获间隔不得少35天;每种有机合成农药在水稻生长期内只允许使用1次。生产过程中农药使用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3.4)肥料使用:水稻生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有机肥料与无机氮的比例不超过1:1,禁止施用硝态氮肥。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泗洪县《绿色食品水稻种植规程》和《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4—2000)。
(4)水稻收获及收后处理:
(4.1)收获要求:籼稻在9月下旬至10月初,粳稻在10月底以后趁露水干后机械收获,有利于养老稻,收获稻谷及时上场、晒干、扬净、入仓;严禁在泊油马路翻晒稻谷;做好仓库的密封,防鼠鸟害工作。
(4.2)贮藏要求:不同品种单独收割、单独运输、单独脱粒、单独贮藏、单独加工、单独包装,防止与普通品种混杂;要求统一分级过筛,清除杂质和瘪稻,达到粒度均一,破碎率小于2%,杂质小于1%,虫蚀率小于1%;清选后籽粒晾晒数日,以降低含水量;稻谷含水量≤14.5%。
(5)生产记录要求:“泗洪大米”其水稻种植、稻谷收购、稻米加工、大米销售等全过程必须建立生产经销记录台帐,对茬口类型、肥力状况、肥料使用、病虫危害及防治等进行全面如实记载并妥善保存,保存期2年,以备溯源及查阅。[2]
copppy zi B1D2B1K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