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30 0
留为种用的乳鸽在性成熟配对前,即1~2月鸽龄时,称为童鸽。

目录

童鸽饲养方式

即将转入童鸽期的乳鸽可以饲养在育雏床(笼)上,也可以在有垫料的平地上平养。童鸽由笼养转群养,应把童鸽以每群20~30对放在育雏床上饲养10~15天,这样容易观察和管理,育雏床也比较干爽和温暖。然后再转到铺有竹垫、木板和铁丝网的地面上平养,每群50对左右,但不能直接放在地板上饲养。因为童鸽的脚胫、胸腹部接触地面,容易受凉感冒,引起腹泻等其他疾病。网上平养,还能减少童鸽与粪便接触,从而减少疾病传播和发生的机会。饲养密度应以每平方米3对为宜。如果密度太大,因鸽子频繁飞翔,脱落的羽毛和尘埃就会侵入呼吸系统,引起呼吸道疾病。临诊上常见鸽群咳嗽、肺啰音。
童鸽在放入棚内平养前,要戴好脚环,如一般作商品种鸽,可将两只同巢童鸽分别放入两个不同的青年鸽舍,性成熟后也不可能造成近亲繁殖。

童鸽饲养环境

童鸽阶段的过渡,生活环境变化很大,适应能力弱,抗病力较差,特别是转群前几天乳鸽食欲差,有的甚至不会啄食,因此要特别细心照料。
给一定运动空间
棚舍外要围大于鸽舍面积2倍以上的运动空间,内设饲槽、饮水器、保健砂盆及栖息架等设施,使鸽子白天有一定的空间飞翔,晚间有舒适的栖身处。运动场阳光充足,舍内冬暖夏凉。
注意保暖
刚离开亲鸽的童鸽要注意保暖。雨天要将鸽子赶入舍内,避免雨水淋湿羽毛而引起感冒。若运动场潮湿,不要放鸽子出鸽舍。
提高喂料品质
童鸽消化系统的功能尚未完善,消化饲料的能力差。断奶鸽2~3天内虽会觅食和吃食,但常常只会将食物啄起又掉下,而不会把食物吞咽进嗉囊内,因此颗粒大的饲料应先压碎成小颗粒,并浸泡12~24小时后再喂给。初下育雏笼的乳鸽饲料转换要缓慢,饲料品种、数量、比例应与其亲鸽相同;另外,可相应多喂些小粒饲料。做法是在分舍后2~3天内每日所喂的饲料中一半是小麦,一半是高梁,于第4天后开始喂玉米和豌豆。
不管是哪一种饲料器皿,都要保证每只鸽有位置同时进行采食。开始几天要多放几个食槽,因为它们还不习惯站在槽的两边采食,常会互相拥挤和扑打翅膀,故而每只鸽子占的槽位比较大,食槽放少了就会有部分鸽子不能及时吃到和吃饱饲料。采用自选食槽敞开饲喂。日粮配方为:豆类饲料占30%,能量饲料占70%,每天喂3~5次,每只每天定量饲喂,根据鸽的大小每只鸽的采食量为35~40克。在饮水中适当加入食盐和健胃药,同时要供给充足的保健砂及砂粒。如果采用人工控制饲喂方式,一定要严格遵守定时定量的操作规程。
清洁饮水
分舍后四周内应特别注意饮水的清洁。幼鸽在尚未形成由饮水器内饮水的习惯时,常常去饮肮脏的洗澡水。因此要诱导饮水,一般由一只滴水器补充水盆中的水,以引起鸽子的兴趣;同时要保证其随时都能很方便地饮水。另外,幼鸽每天洗澡的水应洗后及时取走。
细心照料
冬春季节要注意防风保暖,夏秋季节要注意防暑、通风、防蚊。同时要搞好场地、饮水器、饲槽等卫生,防止疾病。为防止早配,巢内不应放垫草。
此外,同一间鸽舍内,不要关养日龄相差很大的鸽,也不要与成年鸽等关养在一起,以免断乳鸽被欺或啄伤。

童鸽特别调理

30~40日龄的童鸽,由于离亲鸽后独立生活,有些不能自食,加上群养杂乱,有些鸽表现不太适应,所以要加强三查三看,即看动态、看饮食、看粪便;查有无吃到食物,查是否过分拥挤,查是否挨啄受伤。不吃食的鸽有两种情况:一是最初几天可能不会采食或无采食意识,这要给予调教或人工饲喂,经过2~3天就会适应。对个别不会采食或精神状态不佳的鸽子,要人工喂养,如增加些片、丸、酵母片或和水分。二是被强鸽啄伤或赶到旁边的鸽,由于吃不到饲料和饮水,可以用笼子作保护性另外喂养。为了便于断乳鸽子会采食和都能吃饱,使用自选食槽进行敞喂,或把饲料撒在圆竹匾内,这样,只要训练几天,全部雏鸽都能学会自己采食;断乳鸽开始几天不会饮水,当它们想饮水的时候把断乳鸽的喙轻轻地按进饮水器内,迫使它们自己饮水,这样训练几天断乳鸽就会自己饮水。

童鸽换羽期管理

童鸽50~60日龄开始换羽时,根主翼羽首先脱落,往后每隔15~20天又换第二根,与此同时,副主翼羽和其他部位的羽毛也先后脱落更新。
调整饲料,加强保健
日粮中能量饲料的比例增加,占89~90%;增加含能量高的火麻仁(5%~6%)或油菜籽 (占1~3%)比例,促使换羽。
预防疾病
换羽期童鸽生理变化较大,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较敏感,抗病力较弱,易受沙门氏菌、球虫等感染,并常患感冒和咳嗽。环境条件差的鸽场,还易感染毛滴虫病和念珠菌病、鸽新城疫等。在整个饲养期间,50~80日龄的鸽子发病率和死亡率是的。预防措施是在保健砂中可添加、龙胆草等中药;饮水中交替添加抗生素、抗菌等药物。 对病鸽应及时隔离治疗。

童鸽管理要求

(1)定时、定质和定量饲喂
由于童鸽消化系统的功能尚未完善,消化饲料的能力尚差,同时童鸽刚从哺育生活转为独立生活的转折阶段,生活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身的适应能力也较弱,所以饲养的饲料应是小粒的,应将玉米、豌豆、蚕豆先粉碎,再用清水浸泡,晾干后饲喂。保证每只童鸽有食槽位,每天饲喂3~4次,确保每只鸽子的有足够的营养和热量来源。饲喂时,每只鸽每次加喂钙片或1粒。每次喂料后45分钟,将食槽清扫,以增强下一餐的食欲,又可减少浪费。食槽要勤洗,每日可用髙锰酸钾水消毒一次,特别是梅雨季节。同时供应新鲜的保健砂,其位置应低于鸽子胸部,防止童鸽龙骨弯曲。刚从保育舍转群的头几天,饲喂时应细心观察,发现不会采食的童鸽,要给予调教和人工饲喂。发现有食欲减退,缩在一旁不思食者,都应及时进行隔离检查,防止病重死亡或传染他鸽。
(2)童鸽的饮水
童鸽开始可能有的不会自动饮水,在它渴时,可一手持鸽,一手将其头轻轻按住(不可猛按或按得太深,以防呛死),让它的嘴甲自动饮水数次后,即会自饮。在饮水中适当加人食盐、有关健胃药或B水溶液,有助于消化和增进食欲。夏天早晚各换1次水,饮水量为50~60毫升。如水浑浊时,可加明矾净化,每10千克水加3克明矾。水具要勤洗、消毒,特别是梅雨季节。要保证每只童鸽有食槽位,保证不停水。
(3)精心管理
童鸽离巢最初15天,对外环境适应力较差,必须注意保温,从育雏室出笼不能直接进自然通风笼(尤其是早春,早夜寒冷季节),必须先在室内有挡风避寒条件。放在保育床上养[每张保育床长200厘米,髙85厘米(其中含脚高50厘米),为铁丝网结构,网眼5厘米见方,而床底网眼为3厘米见方。每张床设有食槽、保健砂杯和饮水槽(杯),均悬挂在铁丝网外,可免鸽粪污染。每张床可养鸽15~20对],经5~6天,童鸽便可自行上下床。15天后,可把童鸽从保育床移到网上(地面)饲养,每群50对左右,舍外要围大于鸽舍面积2倍以上的运动场和飞翔空间,并设置合适的栖架,使鸽子白天有一定的空间飞翔运动,晚间有舒适的栖身处。也可建简易鸽棚,能达到上述要求即可。其饲养密度以每平方米3对为宜。必须要保证鸽舍清洁卫生和干燥。
(4)童鸽的洗浴
童鸽洗浴时间不宜太长,每次半小时即可,浴后的污水,要随时倒掉,以免童鸽自饮污水,引起疾病。
(5)童鸽档案
为了避免将来近亲交配,必须建立系谱档案。被选留种的童鸽也必须先带上编有号码的脚环,然后做好原始记录(如自身脚环号码、羽毛特征、体重及亲代已产仔窝数等),才能再送人童鸽群饲养。
(6)分养或混养
童鸽饲养可公母混群养,也可公母分开养。分养与混养各有特色,如果同成熟的为配对公母养在同一圈内,就会诱发提早成熟,母鸽会早产,有利于培养早熟种。
(7)童鸽换羽
童鸽从50日龄左右开始换羽,根主翼羽首先脱落,以后每隔15~20天又换第二根,同时,副主翼羽和其他部位的羽毛也先后脱落更换。根据饲养观察,换羽期童鸽的生理变化较大,机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引起疾病,如毛滴虫病和念珠菌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还易引起球虫病、肠道等疾病的感染,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换羽期的管理应做到以下几点。
①提高饲料的质量。提高饲料中含硫氨酸的含量及保健砂中的石膏和硫磺比例,以利于童鸽脱羽和长羽。
②抗生素预防。此期的童鸽对外界的变化极为敏感,易产生应激反应和呼吸道因受刺激而引起细菌感染。通常用乳酸、5%粉剂、等有效药物交替使用。做好鸽群疾病的防治工作,这是保证童鸽正常生长发育和提高成活率的关键。
③加强环境卫生。对食槽和水槽除每天清洗外,应定期进行消毒。及时清除粪便,清扫脱换的羽毛。对鸽舍及周围环境应定期进行喷雾消毒。经常对鸽舍灭虫、灭鼠,尽可能加强环境卫生,减少疾病的传播途径。
④加喂少量火麻仁、石膏、油菜籽等,将有助于换羽过程的加速完成。
⑤冬天要注意保暖,在天气好的时候,要让童鸽晒晒太阳。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