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鲸号简介
天鲸号由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投资并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德国VOSTA LMG公司进行设计,由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建造,自2008年4月28日开工,建造周期历时21个月。[1] 该项目是中国交通建设股份公司与集团两大央企联手振兴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的力作。“天鲸号”装机功率、疏浚能力均居亚洲、三。比较:天麒号是非自航的绞吸式挖泥船。
天鲸号技术指标
“天鲸”号自航绞吸式挖泥船
“天鲸”号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总长127.5m,型宽22m,吃水6m,设计航速12节,总装机功率为19200KW,挖深-30m,排泥距离6000m,挖掘效率为4500m³/h。技术性能指标及铰刀挖泥能力排亚洲,是目前大的三艘自航绞吸挖泥船之一,技术*性和结构复杂程度在世界同类船舶中位居前列。
装备了当前国际上的挖泥设备及挖泥自动控制系统,其绞刀功率高达4200KW,可挖中等硬度岩石,适用于各种海况的大型疏浚工程。不仅可以疏浚粘土、密实沙、碎石,还可以开挖耐压为40兆帕的岩石,比如花岗岩。它的建造将改变人们清除海底岩石的方式,可大大减少海底爆破工程的数量,增大工程安全系数,也可减少对海洋的污染。[1]
天鲸号能在八级风浪条件下作业,并且能够在坚硬土质定桩,定位精确牢靠,可在狭窄水域施工。其电气设备与自动控制系统均具备目前水平,具有驱动功率大、启动平滑、控制精确等特点,并且实现了自动挖泥与监控。[2]
装配三台高效泥泵,具有强大的吹填造地能力,排距超过六千米,并具有装驳功能,可以将挖上来的泥沙石块通过驳船,运到其他地方,极大地拓展了疏浚范围,具备无限航区的航行能力,灵活机动,调遣方便,适应能力强,是中国疏浚产业的旗舰。
天鲸号交船仪式
交船仪式(3张)
2010年1月19日上午,重工(深圳)有限公司在深圳孖洲岛修造船基地隆重举行了“天鲸号”自航绞吸式挖泥船交船仪式。
[3] 交船仪式由工业集团副总经理兼重工(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崔军主持。
“天鲸”号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是重工实施向海洋工程装备和工程船舶战略转型过程中的核心项目之一。为高质量地完成该项目的建造,重工与船东、船检积极配合,精心组织和策划,大胆创新,解决了建造过程中的各项技术难题,整个建造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均达到当今水平。该挖泥船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各项性能及试验结果满足合同要求。
天鲸号航行试验
“天鲸”号自航绞吸式挖泥船
2010年元旦前夕,由上海交通大学船建学院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承担详细设计的“天鲸号”自航绞吸式挖泥船从深圳孖洲岛码头出发,在海上经历了次试航,试航中开展了船舶各种性能和设备试验,包括主机负荷、航速、艏侧推、抛锚、海上救生、操舵以及通讯导航等一系列船舶和设备运行测试,成功地完成了航行试验。所有试验均按计划顺利完成,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合同要求,挖泥船工作性能满足使用要求。
[4] 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是一种非常复杂的高技术、高附加值的工程船舶,该船为全焊接钢质、双桨、双舵挖泥船,船体采用适合自航的型线,绞刀桥架安装在船首,钢桩台车安装在船尾,船中配有装驳系统。
天鲸号从船首到船尾,从主船体内到上甲板,乃至艏艉楼的甲板上布满了大量专用设备,复杂的挖泥专用设备使得该船总布置、型线和结构设计比普通运输船舶复杂得多,其顺利试航国内对该型船设计建造的空白,标志着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具备了自主设计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的能力。
天鲸号动态
题词[5]
2014年9月17日,美国和亚洲国家情报机关正在非常严密地超大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天鲸”号在南海的一举一动。这艘挖泥船能够直接重新划分南海版图和边界,而且能够不眠不休,全天24小时不停歇地作业。
航空照相侦察信息显示,中国挖泥船目前正在南沙群岛热火朝天地工作,而南沙群岛则是中国同几个亚洲邻国关系的绊脚石,包括越南、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中国正在使用挖泥船迅速把礁地变成人工岛,然后可以建造楼房、构筑工事,建设工业企业,甚至是中小型机场。
2022年12月1日,被誉为“造岛神器”的天鲸号历时5年圆满完成“一带一路”沿线建设任务顺利归国,奔赴黄海之畔,正式投入连云港港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南延伸段一期工程建设。[6]
“天鲸号”驶离赣榆港区
2023年3月13日,经过100余个夜以继日的紧张作业,“天鲸号”驶离赣榆港区,顺利完成连云港港赣榆港区10万吨级航道南延伸段一期工程阶段性施工保障任务。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