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旭洲科研项目
2010~2012年主持横向课题《环保型生态网箱的研制》
2010年主持上海海洋科技创新项目《上海地区海水利用的现状调查》
2009~2011年参加《都江堰冷水性特种鱼河鲈的高产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
2007~2011年参加《渔业科技入户工程》
2007~2010年参加国家科委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优质蟹种规模化繁育与养殖示范》
2006~2008年主持上海水产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温度对瓦氏黄颡鱼幼鱼鱼体生化组成
影响的研究》
2004~2008年参加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江黄颡鱼繁育技术研究》
2003~2005年参加安徽省重点科研项目《江黄颡鱼生物学与人工繁殖的研究》
马旭洲发表论文
吕东锋,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白国福,陈再忠,于永清。稻田生态养蟹的水质变化与水稻生长关系的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10,(4):233-235
吕东锋,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陈再忠,于永清,李长军,闫百文。稻蟹共生系统河蟹放养密度对水稻和河蟹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0,(7):1666-1680
吕东锋,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陈再忠。生态渔业中稻田养鱼(蟹)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贵州农业科学, 2010,(3):51-55
怀向军,马旭洲(通讯作者),张全根,王 武。翘嘴鲌、鲢、鳙成鱼池套养江黄颡鱼试验。水产科技情报,2009,36(2):73-76
袁立强,李伟纯,马旭洲(通讯作者),张文博,王 武。瓦氏黄颡鱼营养成分的分析和评价。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8,23(5):391-396
袁立强,马旭洲,王 武,叶 蕾。饲料脂肪水平对瓦氏黄颡鱼生长和鱼体色的影响。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17(5):577-584
李伟纯,马旭洲,王 武。瓦氏黄颡鱼胃、前肠及肝胰脏的主要消化酶活力。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8,17(4):423-428
甘 炼,马旭洲,张文博,陈再忠,袁 琰,王 武。瓦氏黄颡鱼和黄颡鱼仔、稚、幼鱼生长的比较。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8,29(3):71-74,84
王 武,李伟纯,马旭洲,何 丽,叶斐菲。水温与光照对瓦氏黄颡鱼幼鱼行为的影响。生态学杂志,2008,27(5):791-796
马旭洲,赵俊胜。鲢鳙鱼人工繁殖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科学养鱼,2007,(12):8-9
甘 炼,马旭洲,张文博,陈再忠,袁 琰,王 武。池养条件下瓦氏黄颡鱼仔稚鱼摄食节律和日摄食率研究。淡水渔业,2007,37(6):69-71
马旭洲,王 武。静水土池塘驯化养殖瓦氏黄颡鱼鱼种技术。科学养鱼,2007,(9):6-7
马旭洲,朱丽芳,怀向军,王 武。瓦氏黄颡鱼鱼种的驯养试验。水产科技情报,2007,34(4):155-157
甘 炼,刘长军,马旭洲,张文博。精子载体在转基因水产动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渔业现代化,2007,34(3):23-25
王 武,徐 灿,张文博,马旭洲。四个地方种群绒螯蟹形态差异的比较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7,23(6):648-653
王 武,周锡勋,马旭洲,李伟纯。投喂频率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及蛋白酶活力的影响。上海水产大学学报,2007,16(3):224-229
马旭洲,王 武,甘 炼,袁 琰,张文博。瓦氏黄颡鱼仔稚鱼生长与发育的研究.大连水产学院学报,2006,21(4):331~335
马旭洲,王 武,甘 炼,袁 琰,张文博。延迟投饵对瓦氏黄颡鱼仔鱼存活、摄食和生长的影响.水产学报,2006,30(3):323~328
马旭洲,甘 炼,袁 琰,张文博。淮河江黄颡生物学特性、养殖技术及养殖前景.中国水产,2005,(9):22~24
王 武,袁 琰,马旭洲。5种常用药物对瓦氏黄颡鱼急性毒性试验,水利渔业,2006,26(1):108-109
马旭洲获奖情况
2007年《瓦氏黄颡鱼养殖技术与产业化研究》获淮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2007年《河蟹生态养殖技术与开发研究》获上海海洋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2006年《瓦氏黄颡鱼养殖技术与产业化研究》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2005年《瓦氏黄颡鱼养殖技术与产业化研究》获上海水产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第四完成人)
马旭洲著作
马旭洲,汪 清,王 武,王 昂,于永清.一种稻田养殖扣蟹的方法(号:ZL 2011 1 0133256.6)。公告日2014.07.30[1]
马旭洲,李 猛,王 武.一种用漂浮植物治理淡水网箱养鱼区富营养化的方法(号:ZL 2012 1 0001109.8)。公告日2013.09.11[1]
王 武,王成辉,马旭洲.河蟹生态养殖(第二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1]
马旭洲论文发表
王奇杰,李 猛,马旭洲(通讯作者),等.两种水生植物组合对网箱养殖长吻鮠水体氮磷污染物的净化作用.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5,24(2):227-234[1]
张庆阳,马旭洲(通讯作者), 王 昂,等.稻田网箱养殖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幼蟹的个体生长.动物学杂志,2015,50(1):112-121[1]
Xuzhou Ma, Fei Wang, Hua Han, Yan Wang, &Fei Wang. 2014.Replacement of Dietary Fish Meal with Poultry By-product Meal and Soybean for Golden Pompano, Trachinotus ovatus, Reared in Net Pens. Journal of the World Aquaculture Society, 45(6):662-671(SCI, IF=0.933)[1]
张庆阳,马旭洲(通讯作者),王 昂,等.稻蟹共作系统对稻田水体丝状藻类的影响.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5,24(1):68-73
张庆阳,吕东锋,马旭洲(通讯作者),等.稻蟹共作系统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的影响.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4,23(6):834-841[1]
Yongchao Yang, Yunjie Zhang, Xuzhou Ma*, Ang Wang, Weiqun Lv, Wu Wang,Yan Li, &Fei Wang. 2014.The effect of Chinese mitten crab larva on water quality parameters in different rice growth stages in rice-crab culture systems. 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 Environment. 12(2): 1368-1373.
雷钧镒,李 猛,马旭洲(通讯作者),等.大薸与青萍对网箱养殖长吻鮠氮磷排放的影响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安全与环境学报,2014,14(3):205-209
孙文通,张庆阳,马旭洲(通讯作者),等.不同河蟹放养密度对养蟹稻田水环境及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4,23(3):366-373
徐 敏,马旭洲(通讯作者),王 武.稻蟹共生系统水稻栽培模式对水稻和河蟹的影响.中国农业科学,2014,47(9):1828-1835[1]
Qingyang Zhang, Dongfeng Lv, Xuzhou Ma*, Ang Wang, Wentong Sun, & Wu Wang. 2014.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transplanting ways on the phytoplankton community in rice-crab culture system. 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 Environment . 12 (1): 199-204.
雷钧镒,李 猛,马旭洲(通讯作者),等.青萍对富营养化水体氮、磷的去除效果.江苏农业科学,2014,42(1):325-328[1]
Yan Li, Ang Wang, Xuzhou Ma*, Wu Wang, Yunjie Zhang,& Fei Wang. 2013.Effects of stocking density of Chinese mitten crab, Eriocheir sinensi, on the zooplankton community in rice-crab culture system. Journal of Food, Agriculture & Environment . 11 (3&4): 2123-2127.[1]
张云杰,王 昂,马旭洲,等.稻蟹共作模式稻田水质水平变化初步研究.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4):16-19
徐 敏,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稻蟹共生系统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土壤理化性质和有效养分的变化规律.广东农业科学,2013,40(9):53-57
王 昂,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稻蟹共作模式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吉林农业科学,2013,38(3):89-92[1]
李 岩,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等.稻蟹共作对稻田水体底栖动物多样性的影响.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3,21(7):838-843[1]
F.Wang, H.Han, Y.WAG, &X.Ma. 2013.Growth, feed utilization and body composition of juvenile golden pompano Trachinotusovatus fed at different dietary protein and lipid levels, Aquaculture Nutrition, 19:360-367(SCI, IF=2.179)
戴恒鑫,李应森,马旭洲(通讯作者),等.河蟹生态养殖池塘溶解氧分布变化的研究.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3,22(1):66-73[1]
戴恒鑫,马旭洲(通讯作者),李应森,等.湖南大通湖河蟹池塘生态养殖模式对水质净化的试验研究.安全与环境学报,2012,12(5):89-94
李 猛,马旭洲(通讯作者),王 武.大薸对网箱养殖长吻鮠生长及氮、磷排放的影响.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2,27(5):402-406
李 猛,马旭洲(通讯作者),王 武.大薸对水体氮磷去除效果的初步研究.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9):1137-1142
Fei Wang, Xuzhou Ma,*(Correspondence)Wu Wang &Jiyuan Liu. 2012.Comparison of proximate composition, amino acid and fatty acid profiles in wild, pond- and cage-cultured longsnout catfish (Leiocassislongirostr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47, 1772–1776 (SCI, IF=1.259)[1]
戴恒鑫,李应森,马旭洲(通讯作者),等.河蟹生态养殖池塘PVC管底层微孔增氧机的使用效果.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3):166-169
李 猛,马旭洲(通讯作者),王 武.光照强度和初始放养密度对大薸生长的影响.广东农业科学,2012,39(10):162-165[1]
汪 清,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等.稻蟹共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9):3948-3952
王 昂,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等.养蟹稻田水环境部分因子变化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7):3514-3519[1]
吕东锋,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等.河蟹对北方稻田主要杂草选择性的初步研究.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11,26(2):188-192
吕东锋,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等.稻蟹共生对稻田杂草的生态防控试验研究.湖北农业科学,2011,50(8):1574-1578[1]
吕东锋,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等.稻田生态养蟹的水质变化与水稻生长关系的研究.江苏农业科学,2010,38(4):233-235
吕东锋,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等.稻蟹共生系统河蟹放养密度对水稻和河蟹的影响.湖北农业科学,2010,49(7):1666-1680[1]
吕东锋,王 武,马旭洲(通讯作者),等.生态渔业中稻田养鱼(蟹)的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贵州农业科学,2010,38(3):5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