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王兴天 我有新说法
84 0
王兴天,男,汉族,1936年8月22日出生,辽宁凌源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中共党员。[1]

目录

王兴天人物经历

王兴天,1958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机械制造系,即到同年成立的北京化工学院(今北京化工大学)任教。曾任机械零件、机械原理、橡塑机械、塑料成型技术及装备教研室主任。1961年带职在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在俄罗斯学者A·H列文导师指导下作访问学者。回国后利用借鉴的教学大纲致力于橡塑机专业的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
多年来,从事教学与学术研究,技术开发与实验研究。在学术研究方面,撰写国内外学术会议及刊物论文200余篇,如“塑料工业节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等。并多次接受报纸、刊物的专访,如中国化工报的《塑料行业需要突破节能技术瓶颈》等。
由于在中国塑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历史时期对推动我国塑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对塑机专业研究方面与行业技术进步方面所做出的贡献,被录入《世界名人录》、《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当代科技发明家大辞典》等名录中。

王兴天学术活动

支持行业中技术创新及学术活动。其中有影响的是支持并主持院长路甬祥先生关于机电一体化系统工程控制研究与鉴定并评审我国关于“注塑机机电一体化系统工程研究”博士生以及清华大学关于“精细陶瓷注塑成型”博士生论文;支持并主持由“海天”公司开发的中国大型系列注塑机(3600t合模力,5000g注塑量)的开发与鉴定;支持并主持广州“弘利”(前秦川恒利)研发的带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液压外循环直锁式合模机构注塑机及我国数码光盘超精密注塑机的研发与鉴定;支持并主持2003年在中国召开的首届“国际塑料机械高峰论谈”,作关于“中国注塑机正走向世界”的报告,发表的有关于“加入WTO后的中国塑机制造业”等文章。
针对目前中国塑料加工业及制造业的需要,为中国塑料加工协会、中国塑料机械协会举办重要专题技术讲座。“注塑螺杆设计要点”(2005年10月,上海)、“注塑螺杆使用及设计要点”(2006年4月,广州)、“注塑成型技术与设备发展趋势”(2006年10月,太原)、“注塑机的发展-全电动与两板机”(2007年2月,宁波)、“注塑机螺杆设计理论及工程应用发展沿革”(2007年4月,北京)。这些讲座的举办受到了塑料加工业和制造业的广泛好评,提升了业内技术人员的理论水平和设计能力,对工程一线人才的培养作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塑料机械工业协会主编的“中国塑料机械产品介绍”(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年)撰写绪言,整体的分析和评估中国塑料机械发展水平的发展趋势,开展交往和合作。
自担任“海天”公司科技总顾问以来,为适应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积极提倡、促进建立产、学、研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宁波海天北化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由塑机企业“海天集团公司”的塑机研发中心与北京化工大学塑机所的联合成立),并出任技术委员会主任。现正指导对“精密注塑工程技术”进行从理论到工程应用技术的系统研究,并从事水平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注塑机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和“注塑螺杆设计与创新理论”、“注塑机合模部件设计理论”的研究工作。

王兴天出版图书

  • 注塑成型技术
    作者名称王兴天
    作品时间1989年12月1日

    《注塑成型技术》是1989年12年1日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兴天等。

  • 注塑技术与注塑机
    作者名称王兴天
    作品时间2005年8月1日

    《注塑技术与注塑机》是2005年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兴天。本书主要介绍了注塑技术的工艺原理和基本内容。

王兴天个人著作

有多部著作,其中代表性的有《注塑成型技术》(1989年,化学工业出版社);《轻工技术装备手册》(塑料加工机械)主编(1993年,机械工业出版社);与俄罗斯学者舍列瑟夫教授合著,关于热成型技术的《塑料橡胶片材加工制品技术》(1998年,化学工业出版社);《注塑技术与注塑机》(2005年,化学工业出版社)等。其中86万字巨著《注塑成型技术》一书反映了作者多年来从事教学,学术与实验研究成果,至今已11次印刷,对塑料加工业及制造业的发展有较深的影响,并被高校选为培养研究生的主要参考书。另一部62万字的《注塑技术与注塑机》是一部为专业科技人员服务的培训教材,在塑料及其加工设备行业广为使用。

王兴天研究成果

取得多项研究成果。其中有代表性并具有实用工程价值的项目“SZE200/100注塑成型实验机及HPVC注塑成型技术的研究”于1989年通过国家鉴定(国家科技成果登记号901931),对“HPVC的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此项目中采用注塑透明料筒,对17种注塑新型专用螺杆:高、中、低剪切螺杆;波状、横纹、无计量段螺杆;PMMA排气螺杆;大理石、HPVC、精细陶瓷、钕铁硼等螺杆进行可视化研究,流变性能研究,注塑成型工艺理论研究以及机电液一体化系统的实验研究。在此实验机上完成诸多本校硕士研究生及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论文的实验研究,此项技术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正日益凸现。
研发的“SZ200/100”新型注塑机,于1984年通过鉴定。其特点是双曲轴、五支铰、内翻式合模机构并同时匹配双缸注射,大扭矩低转速油马达直接驱动螺杆的注塑部件,构成了完整的现代机型。此机型被“海天”公司承接,经多年的努力,发展成“海天牌”系列注塑机,中外,年销售量12000台。1989年为张家港轻工机厂(后白熊集团)开发的热混、冷混机系列代替传统设备。
“内动直锁双模板式合模机构”此项技术将为现代注塑机合模机构乃至整机的创新与技术进步起到关键作用。为此,本已被200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科学家高峰论坛”特选为交流。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