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24 0
魅族mBack是Android智能手机的交互方式,于魅族在2015年6月2日在魅蓝Note2发布会上发布,基于全新腰圆按键设计语言的mBack物理Home键,可以实现轻触返回,按压回到桌面,将轻重有别的操作融合,这才是mBack。据的公布公告,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2012年6月28日申请的“用户设备及其操作控制方法”已经获批,正是通常说的mBack,类别为“发明”。[1]

目录

mBack历史意义

1. 安卓平台上的Home键交互方案
指纹识别、返回操作、多任务
2. 竞争对手的“致敬”:小米
2016 年 2 月 24 日,小米发布发布了新一代的旗舰小米 5 ,其正名椭圆形 Home 键也拥有轻触功能,但并不是魅族 mBack 的轻触返回,而是轻触回到主界面。[2]

mBack研发故事

1. Android多下巴之伤,SmartBar救不了
mBack诞生前,魅族一直使用小圆圈和SmartBar的交互模式,由于大部分应用程序并没有按照 Android design规范来设计,很多应用照搬 iOS 的设计规范,抄得最多的莫过于屏幕底部用来切换视图的「标签栏」。
虽然,Google 在 Android design 的 Pure Android 章节中一再强调:不要使用底部的标签栏,Android 应用的标签切换应当放在顶部的操作栏中。但还是固执地移植了 iOS 的那一套界面。这样, 原本想解决Android冗长交互设计的SmartBar 就无法兼容「标签栏」,于是就出现了「双底栏」,采用Android底部虚拟按键的手机,更甚者出现“多下巴”的惨状。面对Android鱼龙混杂的应用生态环境,追求简洁、易用的SmartBar还是救不了。[3]
2 灵感来袭
mBack的诞生,是伴随着魅族对指纹识别的迷思开始的。
早在2014年魅族就决定在旗舰中加入指纹识别,在做所有技术评估之前,遇到的问题就是,指纹到底该放正面还是背面?和其他所有的厂商不同,当时魅族并不打算准备两套方案,要么就做正面,要么就做背面,并且想要形成家族式的外观和交互体系,让用户拿起任何一台魅族手机都不会感到陌生。多次技术会议一直在争论的,就是如果用正面指纹识别,新的交互方式该如何实现?在项目评估报告里,正面指纹比背面指纹的成本要高出一倍左右,且存在产品可靠性方面的问题,同时在没有更好的交互方案提交之前,正面指纹似乎没有他们想象中美好。随着Flyme在软件层面对Home键轻触返回的概念提出,魅族马上意识到这样的交互和指纹的配合可以说是天衣无缝的,这是当时(2014年)可预见的,是可行性的软硬结合的解决方案。[3]
3 原型诞生
指纹识别模组 3D 模型(2张)
魅族正式对mBack确定方向:正面指纹+轻触返回,要知道那时世界上还没有一台正面指纹识别的安卓手机。随后,魅族团队开始进入实施阶段,魅族设计了正面指纹识别 Home 键的腰圆造型,从头开始调整正面主板结构布局,和供应链采购新型物料,与韩国 Crucial Tec 协调研发指纹识别算法和实现方案。在 2014 年 5 月,汇顶科技在深圳发布首代蓝宝石指纹识别方案,这是一套包含模组和算法的完整的指纹方案。在接触汇顶之后,魅族评估发现无论是识别的准确度还是速度上,汇顶明显都更具优势。最终高管与技术人员开会投票决定,最终还是决定使用蓝宝石,魅族迈出了作为行业重要的一步,做出了款正面指纹识别并具备mBack功能的手机。[3]
4 这就是mBack
在MX4 pro上实现mBack之后,魅族计划在所有机型上均实现mBack功能,但早期的魅蓝系列机型并没有配备指纹识别技术,而要在非指纹识别的机型上增加 mBack就必须要增加新的 IC 元件。面对这样的问题,魅族工程师创造性实现了通过触摸屏的 IC 芯片,引一条排线出来做一个按键,在一层 FPC 上实现 mBack,这是 mBack 的原型,虽然它比 MX4 PRO 的上的 mBack 晚了将近半年,但这次尝试确立了 mBack 对于魅族的历史地位。[3]

mBack申请

2016年8月24号,在中国公布公告页面上,的公布公告显示出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于2012年6月28日申请的“用户设备及其操作控制方法”已获批,这项正是通常说的mBack,该编号为2012800726455,类别为“发明”。[1]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