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背景
气体自动灭火装置通常由启动气瓶、报警灭火控制器、哈龙灭火剂储瓶、喷头等组成。其中报警控制器的探测端安装在保护区,其控制端通过导线连接到启动气瓶的控制阀,启动气瓶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到灭火剂储瓶,灭火剂储瓶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布置在保护区的喷头。当探测端探测到火情时,报警控制器将控制打开启动气瓶的控制阀,使压力气体得到释放,打开相应的瓶头阀,释放哈龙灭火剂,使其通过管路从喷头喷出,实施灭火。
随着人类对自身生存环境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成为新千年人类生活的重要主题。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卤代烷灭火剂将被禁止使用,所有卤代烷灭火装置必然被淘汰。人们呼唤一种全新的、洁净的灭火装置。中国淘汰哈龙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在保证消防安全的前提下,积极采用非哈龙保护技术,以限度地减少哈龙使用量,并承诺在2005年实现停止哈龙生产。为此,加快替代哈龙的洁净灭火装置的开发已迫在眉睫。[1]
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发明内容
《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的目的在于:根据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精神,在保证灭火效果的前提下,提出一种符合环保要求的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1]
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技术方案
《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启动气瓶、报警灭火控制器、灭火剂储瓶、喷头。报警灭火控制器的探测端安装在保护区,其控制端通过导线连接到启动气瓶的电磁阀,启动气瓶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到灭火剂储瓶,灭火剂储瓶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布置在保护区的喷头。灭火剂储瓶中储存有氮、氩以及二氧化碳混合气体(以下又称为IG-541灭火剂),所述灭火剂储瓶出口至喷头之间的管路上装有减压孔板,所述减压孔板的两端分别制有内外螺纹,中部制有小孔隔挡板。
当该实用新型装置中的报警灭火控制器接收到来自保护区探测端的探测信号后,可以打开启动气瓶,启动气瓶中的压力气体打开灭火剂储瓶,灭火剂储瓶中的高压混合气体灭火剂通过减压孔板减压,再经过管路、从布置在保护区的喷头喷出,达到控制火灾、最终扑灭火灾的目的。[1]
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改善效果
混合气体灭火剂是一种既不支持燃烧又不与绝大部分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其本身来源非常丰富,可从空气中制取。它以物理方式进行灭火,即通过减少火灾燃烧区空气中的氧含量而达到灭火效果,气体灭火剂只略重于空气,所以其损失率较低,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灭火功效,保证良好的灭火效果。然而,混合气体灭火剂的工作压力较高,不采取适当的减压处理措施,很容易因气体压力过高而产生一系列问题。实践证明,该实用新型减压孔板的设置,科学地解决了混合气体灭火剂压力过高的问题,不仅减小了管道承受的压力,避免了灭火过程中气体高压喷放带来的问题,并且减少了减压装置的数量,简化了消防工程设计时的设计计算。[1]
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附图说明
图1是《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减压孔板结构示意图。
图3是该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1]
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权利要求
1.《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包括启动气瓶(2)、报警灭火控制器(17)、灭火剂储瓶(6)、喷头(18),所述报警灭火控制器(17)的探测端(19)安装在保护区,其控制端通过导线连接到启动气瓶(2)的电磁阀(3),启动气瓶(2)的输出端通过管路连接到灭火剂储瓶(6),灭火剂储瓶(6)的出口通过管路连接到布置在保护区的喷头(18),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剂储瓶(6)中储存有氮、氩以及二氧化碳混合气体,所述灭火剂储瓶(6)出口至喷头(18)之间的管路上装有减压孔板(11),所述减压孔板(11)的两端分别制有内外螺纹,中部制有小孔隔挡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剂储瓶(6)的出口通过瓶头阀(7)、高压金属管(9)和单向阀(8),连接到集流管(5),所述集流管(5)经过减压孔板(11)、再通过灭火剂输送管路(13)连接到布置在保护区的喷头(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气瓶(2)经过选择阀(21)和启动管路单向阀(20)接灭火剂储瓶(6),灭火剂储瓶(6)经灭火剂管路与集流管(5)连接,集流管(5)经减压孔板(11)、再经选择阀(21)接灭火剂输送管路(23),并连接到布置在保护区的喷头(18)。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管(5)装有安全阀(10)。[1]
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从图1可以看出,该实施例的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由灭火剂储瓶框架及安装部件1、启动气瓶2、电磁阀3、启动管路4、集流管5、灭火剂储瓶6、瓶头阀7、单向阀8、高压金属软管9、安全阀10、减压装置11、压力开关12、灭火剂输送管路13、声光报警器14、放气显示灯15、手动控制盒16、报警灭火控制器17、喷头18、灭火控制器探头19,以及控制线路L1、释放反馈信号线路L2、探测报警线路L3。报警灭火控制器17和探头19通过探测报警线路L3连接,安装在保护区,其控制端通过导线L1连接到启动气瓶2的电磁阀3。启动气瓶2的输出端通过启动管路4连接到灭火剂储瓶6。灭火剂储瓶6中储存有氮、氩以及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又称为IG-541灭火剂),其出口通过瓶头阀7、高压金属管9和单向阀8,连接到集流管5。集流管5装有安全阀10,经过减压装置——减压孔板11、再通过灭火剂输送管路13连接到布置在保护区的喷头18。减压孔板11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两端分别制有内外锥管螺纹,中部制有小孔隔挡板,小孔的孔径根据减压需要设定。
当保护区发生火灾时,燃烧会产生烟雾、高温或光辐射,探头19将探测到火灾的发生,发出火灾报警信号,并立即输入到报警灭火控制器17。经过该控制器的鉴别判断并被确认后,按下列顺序动作:立即启动保护区域声光报警器14,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启动联动设备,在预定的延迟时间(一般为30秒)结束后,打开启动气瓶2的电磁阀3、灭火剂储瓶6的瓶头阀7,向保护区喷放经减压的混合气体灭火剂,同时在保护区门外启动放气显示灯15。混合气体灭火剂经过管道从喷头18喷放至相应的保护区,迅速达到一定的浓度,抑制火势直至扑灭火灾。
实践证明,IG-541灭火剂是一种既不支持燃烧又不与绝大部分物质发生反应的气体,可从空气中制取,因此来源非常丰富。该灭火剂通过减少火灾燃烧区空气中的氧含量而达到灭火效果。通常,保护区内空气中氧气浓度为21%左右,二氧化碳浓度小于1%,此时氧气浓度能够支持物质燃烧,当环境中氧气浓度降至15%以下时,大部分可燃物将停止燃烧。火灾时,IG-541清洁灭火剂喷放至保护区内,将保护区内氧气浓度降低到约12.5%,使可燃物停止燃烧。该灭火剂在喷射过程中不产生雾状物,喷射后保护区仍透明可见,便于逃生。由于IG-541气体灭火剂只略重于空气,所以灭火剂损失率比较低,保持灭火功效时间比较长,保证了良好的灭火效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该装置中的工作压力较高,为了减小系统管道承受的压力,同时使系统在灭火过程中气体的高压喷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该实施例采用了减压孔板,这样即有效的降低了管道内气体的压力,同时还减少了减压装置的数量,更加简化了消防工程设计时的设计计算。
该实施例的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设计周全,性能安全可靠,可用于电子计算机房、通讯设备、控制室、磁带库、贵重设备室、图书馆、档案馆、珍品库、配电房、发电机房、油浸变压器室、液压设备、除尘设备、喷漆生产线等场所等重要场所的消防保护。可以说,IG-541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研制成功,必将以其无污染,对人体无害,良好的灭火效能,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将为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为人类的公共安全事业及环境保护作出巨大的贡献。[1]
实施例二
该实施例的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如图3所示,其中的20是启动管路单向阀,21是选择阀,22是手动控制盒,23是灭火剂输送管路,24是启动瓶框架,其它序号零部件与图1相同。
与实施例一相比该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实施例一组成的是单元独立系统,而此实施例组成了组合分配系统。启动气瓶2的电磁阀3经过选择阀21和启动管路单向阀20接灭火剂储瓶6,灭火剂储瓶6经灭火剂管路与集流管5连接,集流管5经减压孔板11、再经选择阀21接灭火剂输送管路23,并连接到布置在保护区的喷头18。这样,可组成多区域保护,整个装置更简捷紧凑,控制环节更集中,使用经济。[1]
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荣誉表彰
2005年,《混合气体自动灭火装置》获得第四届江苏省项目奖优秀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