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企业百科 产品百科 技术百科 人物百科

苏州市公共交通 我有新说法
82 0
苏州公共交通,是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城市公交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慢行交通为延伸,包含轨道交通(地铁)、城市公交、有轨电车、出租车、公共自行车等各种交通方式的集合体。2013年以来,苏州市以创建“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为契机,全面落实绿色交通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2018年10月,苏州市正式入选“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 ,验收时苏州已拥有常规公交线路389条、营运车辆4887辆,公共交通机动化分担率达61.5%,轨交日客运量达125万人次,公交线网密度2.57公里/平方公里,位列地级市;主干道公交专用道覆盖率99%。

目录

苏州市公共交通城市公交

苏州市公共交通简介

苏州城市公交由苏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支队统一管理。苏州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支队是苏州市的直属单位。[3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苏州市城市公交营运线路只有11条,营运车辆111辆,年行驶总里程为407.4万公里,仅市公交公司经营。历经数十年栉风沐雨的岁月,2008年苏州市区在全省范围内完成村村通工程[1] 。2014年实现市区夏季公交车空调全覆盖。现智能调度系统已覆盖所有公交线路,公交出行服务信息查询覆盖所有公交站点,公共交通无线支付覆盖所有公交车辆。截至2020年1月,苏州市公共交通日均客运量达305万人次;营运车辆5423辆,每万人保有量约29标台;运行线路408条。
市民对公交服务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最原始的普通线路很难满意乘客的多元化需求。为此,苏州市已开行了快线公交、夜间公交、社区巴士、定制公交等多样的公交模式。建设多层级公交网络,覆盖公交盲区;建设无缝换乘体系,通过社区巴士+轨道交通、社区巴士+快/干线、常规公交+自行车等,形成多维度公交换乘体系。公交线网功能明确、等级分明、层次清晰、衔接顺畅,覆盖全区区域的公交线网逐渐成熟发展。

苏州市公共交通公交公司

苏州城市公共汽车运营公司列表如下:
各运营公司
序号
公司名称
公司简称
1
苏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市公交(集团本部)/苏州公交
2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园区公交
3
苏州高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高)新区公交
4
苏州市吴中区公共汽车有限公司
吴中公交
5
苏州相城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相城公交
6
苏州好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好行旅游
7
苏州工业园区新惠巴士有限公司
新惠巴士
8
苏州市吴江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吴江公交
备注
吴中公交和相城公交是市公交的子公司。[2]
本词条各数据均未包括吴江区和苏州下辖各县市,有特别说明的除外。

苏州市公共交通公交站牌

自2020年初起,为规范公交站牌风格、更好地突出“苏式公交”的整体品牌和形象,启用新版站牌,增加花纹,并统一各公交公司站牌配色[3] 、取消快线、假日线、社区巴士等特别站牌排版,只使用两种风格站牌[4] :古典苏式站牌、现代苏式站牌;吴江区及特色站牌除外。
  • 苏州公交站牌读法
图1 站牌读法说明
如图1排版的站牌(使用现代苏式示例,古典苏式站牌读法相仿)
框1:公交线路番号;框2:本站站名;框3:下一站站名;框4:该线路走向开始执行的时间(部分站牌无)框5:停靠站点列表,其中红色字体指本站;框6:地铁换乘标志数字指可换乘的地铁线[2017年换乘标志经过重新设计,增加了地铁线路信息,如6A;重新设计前的标志如6B;如全线无地铁换乘的,在当前站上会有倒三角(或圆点),如6C];框7:线路运营时间信息;框8:线路票价信息;框9:交通服务热线;框10:线路运营公司;框11:运营公司司标;框12:一个向左指的箭头,含义为线路停靠站点表应从右往左读;框13:2017年1月1日起执行的站牌上增加“今日苏州公交”码,如13B;2017年2月22日后起执行的园区公交站牌启用“园区公交”码替代“今日苏州公交”码,如13C,其在258路站牌上开始使用;2020年新版站牌在老站牌基础上再统一增加“苏州交通运输”码,如13A
站牌位置
名称
颜色
姑苏区以内
古典苏式站牌
姑苏区以外
现代苏式站牌
备注:吴江区及特色站牌除外。
  • 古典苏式站牌
该款站牌在姑苏区内使用,主题色为红色。
古典苏式
  • 现代苏式站牌
该款站牌在虎丘区(高新区)、吴中区、相城区、工业园区使用,主题色为蓝色。
现代苏式
  • 特色站牌
1.好行站牌
好行站牌有多种相似版本;好行部分线路的站牌不显示已停靠的站点。
好行站牌
2.新惠站牌
仅新惠巴士运营的线路使用。运行于阳澄半岛上的1052路、1066路的新惠站牌还增加了半岛旅游特色图案。
新惠站牌
3.定制公交站牌
线上定制公交使用。
定制公交站牌
4.通学站牌
少部分通学公交线路,在校门口的站牌上增加了学校特色文化内容。
通学特色站牌
5.敬老站牌
为方便老年乘客更清晰地查看公交线路信息,因地制宜设计了敬老站牌,其字体和站牌尺寸远大于普通站牌。仅在少部分社巴站点应用。
敬老站牌

苏州市公共交通番号及线路

  • 线路番号命名规则
苏州公交线路番号命名主要有分层级命名和区域命名两种方式。
分层级命名:
主干线线路编号原则上为个位数,南北向为奇数,东西向为偶数,个位数额度用完后,启用两位数。
次干线线路编号原则上为二位数,南北向为奇数,东西向为偶数,两位数额度用完后,启用三位数。
支线线路编号原则上为三位数。
社区巴士线路编号原则上为四位数。
区域命名:跨区线路原则上为两位数或三位数,优先使用两位数。行政区内部线路原则上为三位数,三位数额度使用完后启用四位数(四位数原则上应用于社区巴士)。一些线路的历史比较悠久,可能在当时开辟的时候是主干线、次干线功能,后来随着更多的道路建设、线路调整新辟和轨道交通的开通,线路功能发生了转变。为了保证线路番号的延续性和乘车方便,番号一般不作调整(如101路等)。
区域命名
主要服务园区
1*、2*
园区内部
1**、2**
园区社区巴士
1***
主要服务新区
3*、4*
新区内部
3**、4**
新区社区巴士
3***
主要服务吴中区
5*、6*
吴中区内部
5**、6**
吴中区社区巴士
5***
主要服务相城区
8*
相城区内部
8**




市区内部
9**
市区社区巴士
9***
吴江区-市区线路
9*
吴江区-其他区(园区、吴中区等)线路
7*


吴江区内部
7**、7***


注:A*指二位数,A**指三位数,A***指四位数。此原则仅适用于数字番号 。
(为精简词条有删改,详见参考资料[5]
  • 常规线路
如1、32、406等由一至三位数组成的番号(线路)。
“常规线路”也可用作泛指所有城市公交线路。
415路
  • 区间及高峰区间
区间线原指只运行其对应主线线路中的部分路段的线路。但在苏州,实际上区间线路的开行还存在多种可能的原因,运行模式也比较多样。
区间线路不仅可能是出于缓解其对应主线在部分路段内的运力紧张、或在堵车等情况时加快车辆周转等需要而开行,也可能用作扩展线路服务范围,解决线网盲区等。因此区间线路不一定与原线线路复线,甚至可能与原线走向相差甚远,如386路区间、9021路区间等。
运行模式还包括大站停靠等。
部分仅高峰时段开行的区间线路以高峰区间形式命名,如310路高峰区间、626路高峰区间。同时32路区间、361路区间等线路也是高峰运营。
存在部分区间线路无站牌的情况,乘车时需注意车头放置的纸牌。
区间
  • 长线
如游4路长线、34路长线等。长线作为对其对应主线线路的延长和补充,通常班次较少。长线、区间线与其主线相比,都是处于次要地位的,不能混淆主次,将“长线和主线的关系”简单地理解为“主线和区间的关系”。
长线
  • 社区巴士
社区巴士主要服务于较小范围内的区域性出行,并可作为轨道交通、主干公交等的接驳线路。
苏州于2015年推出了番号有四位数的社区巴士。截至2018年10月,已有50条社区巴士,平均线路长度7.3公里,所有社区巴士可与公交干线同站换乘,80%以上的社区巴士与轨道交通换乘距离在200米内[1] 。四位数番号的公交线路原则上都是社区巴士,但社区巴士番号不一定是四位数。
社区巴士
园区新惠巴士(微巴):
2018年8月20日,苏州园区新惠巴士三条由原园区公交既有改造优化而来的线路开始运营,根据规划,微型巴士线路的总体规模在50条左右。新惠巴士线路番号均采用四位数,属社区巴士范畴[6] ,所有线路均采用车长仅6.5米的微巴。园区新惠巴士主要解决轨道站点和公交干线接驳,沟通学校、邻里中心等百姓生活服务热点地区,满足乘客 “公里”出行需求。[7]
新惠巴士
  • 快线公交
快线公交即主要服务长距离组团间出行,连接和服务主要客流集散点,实现城市各主要组团与主要交通或城市功能节点的快速联系。
苏州条快线公交:快线1号于2008年7月1日开通运营,线路有较长的高架路段,主要承担快速连接新区、汽车南站和园区的功能。还有如快线3号、快线5号等快线公交并没有高架路段,而是采用大站停靠的模式。
快线公交
快线线路
线路名称
首末站
运营公司
快线1号
木渎公交换乘枢纽站-钟南街首末站
市公交
快线2号
苏州站北广场公交枢纽-独墅湖高教区首末站
园区公交
快线3号
苏州站南广场公交枢纽-太湖湿地公园
新区公交
快线5号
星港街东首末站-黄娄首末站西
吴中公交
快线6号
苏州站北广场公交枢纽-吴江明珠城公交首末站
市公交
快线7号
京沪高铁苏州北站-凤凰城首末站
园区公交
快线8号
招商小石城首末站-招商小石城首末站
吴中公交
快线8号支线
石湖保养场-石湖保养场
吴中公交
快线9号
平海路首末站东-园区综合保税区东区首末站
园区公交



快线11号
孙武路公交停车场-石公山首末站
吴中公交
  • 大站车
“大站车”不逐一停靠主线众多停靠站点,仅选择乘客集中的站点停靠,大大缩短运行时间,提高线路运行效率,方便沿途主要站点乘客的快捷出行;有效缓解高峰时段公交车车厢内的拥挤,使乘车舒适度明显得到改善。“大站车”的停靠站点一般以“加底色”的方式在站牌上标明。
大站车
“大站车”的概念是建立在其对应的停站更多的主线上而言的。虽然采用大站停靠模式,但没有对应的停站更多的主线,或与主线差距较大的,不使用“大站车”番号。前者可使用“快线”、纯数字等独立线路番号,如快线11号、19路、441路等;后者可使用“(高峰)区间”、“(高峰)支线”等名称,如310路高峰区间、219路高峰支线等。
  • 高峰线
如高峰1号、高峰22号等线路,只在高峰时段运行。[8] 部分高峰线路周末、节假日及寒暑假停运。[9]
部分以其它形式命名的线路也可能采用高峰运营的模式,需注意站牌上标注的运营时间,如1053路、361路支线等。【区间,请至本词条“区间及高峰区间”板块;支线,请至本词条“支线及高峰支线”板块】
高峰线
按时段停靠(xx路高峰):
线路会按时段停靠或取消停靠部分站点。如505路、552路、611路等。具体情况可见站牌。
xx高峰
  • 环线
环线的主要特点是公交路线呈环形。在苏州,环线分为南线/北线、东线/西线,是根据双向线路从首末站开出后首先分开时偏向哪个方向确定的。番号为2至3位数字的环线线路,番号原则上以“0”结尾。
环线
单向循环线和环形折返线
单向循环线与环线相同之处在于首末站只有一个,但单向循环线只按一个固定的循环方向行驶,如9010路等。单向循环线番号无需以“0”结尾。
环形折返线又称灯泡线,属于单向循环线中的一种。灯泡线线路形状与灯泡比较相似(如图例),存在一段路用以换向折返而非直接掉头(将掉头过程取代为区间运行)。在该折返区间内,线路至多只能停靠道路单侧的站点。苏州公交灯泡线有例如5路、8路、5013路、9018路、9025路等。
环形折返线
  • 旅游线路
如游1线、游5线等番号带有“游”字的线路,在乘车等各方面均与其它普通线路相同。报站原则上均为普通话、苏州话双语报站。
游线
游线线路
线路名称
首末站
游1线
虎丘路-虎阜桥
游2线(临时停运)
虎丘路-解放西路换乘枢纽站
游3线
苏州站南广场公交枢纽-苏州公交金山路保养场
游4线
汽车南站公交换乘枢纽-灵岩山首末站
游4线长线
汽车南站公交换乘枢纽-天平山
游5线(南、北线)
欧尚超市西-欧尚超市东
  • 专线
1.番号数字+文字。如1号专线区间、562路北联村专线(现临时停运)。
2.节假日专线。如假日2、假日专线3、假日5号等,只在特定日期内运营。以假日专线3为例,其开行时间为双休日、“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
3.临时专线。在部分周末或节假日,为方便游客出行,临时开行专线公交线路。历史开行过的有如上方山专线、虎丘专线、油菜花专线、湖滨市集专线、跨塘菜场专线等。
专线
  • 夜间线路
如夜1线、夜2线、夜专1路等数字前带有“夜”字的线路,仅在夜间开行。
但如高峰2号区间、146路支线等部分番号中无“夜”字的线路,也仅在夜间开行。
在部分节假日,为配套夜经济,也将临时开行部分夜间线路,历史开行过的有如9路临时夜线、30路临时夜线、813路临时夜线、夜专5-8等。(注:夜专1-4为普通日常公交线路,每天晚上都运营)
夜线(常规)
临时夜线
  • 支线及高峰支线
围绕其对应主线,扩大服务范围、服务对象。如47路支线、快线8号支线、327路临时支线等。386路等部分线路既有区间线、又有支线,应注意区分。
支线站牌
支线车辆
“高峰支线”是苏州对运行模式的一项新尝试。但实际运营中由于电子路牌显示空间有限等原因,为方便乘客查看,电子路牌往往会简化。例如219路高峰支线的路牌是G219。
高峰支线
  • 临时线
如327路临时支线等,线路为解决临时的公交需求而临时开行。在部分重点日期,为方便市民购物、旅游等需求,也将开行一些临时线路,历史开行过的有如购物1-5、9路临时夜线、跨塘菜场专线、上方山专线等各种特色线路。【临时夜线,请至本词条“夜间线路”板块;专线,请至本词条“专线”板块】
临时线
  • 定制公交
定制公交是苏州公交高品质、多元化服务乘客的新尝试。线上定制公交与“互联网+”融合,可为相同区域、相同出行时间并具有相同出行需求的人群量身定制线路行程。开线灵活,走向、站点设置、运营时间灵活,与常规公交、轨道交通等形成互补,既能提高公交资源配置效率、提升乘客出行满意度,又能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助力苏州营商环境整体水平系统性提升。
2020年,在疫情的推动下,在市等部门的指导下,公交公司开始尝试开行定制专线。2020年4月27日,首条定制公交:由吴中公交运营的桑田岛-丽景湾定制公交开通。后来,新区公交、园区公交、市公交等公交公司也开始逐步开展定制公交服务。[10]
苏州定制公交大致分为三类。
类是以上文字所描述的线上定制公交,使用定制公交专用站牌,不支持现场投币或刷卡等,必须提前经渠道提前预约购票,班次也根据预约情况灵活开行。里程10km内起步价3元,每增加5km加1元(不足5km以5km计算)。具有稳定客流的线路通过试运行期后,可由市审批其为正式定制线路,并给予“定制x号”番号,但至于是否实际使用该番号可由公交公司决定。临时定制公交或试运营期间客流不理想的定制线路将自动关闭。
第二类是以常规公交形式开行的线下定制公交,如829路(相城生物医药国际研发社区定制公交)、9013路支线(教科院附校定制专线)、9025路高峰支线(教科院附校定制专线)等。虽然是根据定制需求开行,但除了车前可能有张写有“xx定制专线”的纸牌外,站牌、票价计算、乘车方式等均与其它普通线路无异,线路走向和班次也以站牌公示运营。
第三类是不对外定制公交,如接送学生、接种疫苗开行的定制公交。不对外开放,开行时间、班次等也不会对外公示。
类定制公交
第二类定制公交
  • 城际线路
即跨市(含苏州市区至苏州下辖县级市)甚至跨省的城际公交线路,如昆山C1线[11] 、昆山C2线、昆山109路、昆山126路、苏州83路、苏州84路、苏州871路、苏州521路支线、苏州523路、无锡望亭专线、常熟306路等。
苏州83路在无锡
  • 苏州好行
由苏州好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苏州市民卡、漫游卡以及在本地通用的异地卡均可以在“苏州好行”车上使用。其中,苏州市民卡、漫游卡享受6折优惠,异地卡享9折优惠,不接受月票、老年卡、学生卡等优惠卡刷卡。[12]
苏州好行在已有好行1号线等线路的基础上,还开通了各种专线/直通车及夜线,方便游客出行旅游。至2018年10月,苏州好行有营运车辆70辆,日均客流约2000人次,累计运送游客180万人次[1]
好行站点名称为“苏州好行”旅游巴士专用名,区别于普通公交站点,部分站点有专用站牌架。
好行旅游

苏州市公共交通公交车辆

从最初由货车改装的大道奇客车、绞盘通道车、双层公交车等车型,到后来的清洁能源公交车,再到现在的集智能信息交换共享为一体的第六代公交车,苏州公交以历史为轮毂,以里程为向路,在车型的不断更迭中,与时代同步,与改革同频。
苏州公交始终践行着绿色低碳的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节能环保、智能高效的公交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公交出行成为市民。苏州是二批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之一,并于2020年实现主城区新能源公交车全覆盖[1] 。今后苏州公交采购的车辆将全部采用新能源公交车,公交车型逐步向高档化、环保化和舒适化方向发展。
除了提供高效的出行体验,苏州公交在贴心服务和人文关怀上也特色。针对特殊群体,苏州公交为部分车辆配备了无障碍导轨、母婴座椅、盲文标识等。
  • 单层车辆
现在苏州运营的公交客运车辆都是单层公交车。截至2019年11月,苏州公交拥有公交车4868辆,其中新能源公交车2628辆(纯电动1300辆,插电式混动1328辆),在所有公交车中占比达54%。
单层车辆
  • 双层车辆
苏州公交目前已层巴士运营。苏州市曾经有过双层巴士运营的公交线路有581路、68路、100路、金鸡湖观光巴士等。
2009年2月,68路双层巴士陆续报废,市民感叹68路双层公交车为“消逝的古城风景”。
581路的双层巴士原于2010年5月投入583路运营,后再转至581路。随着苏州双层公交车的陆续退役,581路成为了苏州最后使用双层车的线路。2018年4月10日,581路由将军街延伸至吴巷村,苏州最后的三辆双层巴士同时全部下线停用。[13]
581路
  • 机动车及代车
在公交系统中如果有某线路车辆出现故障、缺车等问题时,其运营公司安排其他线路的车辆或专门用于机动的车辆临时投入该线路运营。
如果乘客乘车发现有实际运营线路与车内走向示意图不一致情况,可以询问司机线路走向。
机动车
机动区间车站牌
特例:由“机动车”命名的公交线路——机动区间车 机动区间车是专门由机动车开行的公交线路,其首末站为汽车南站-国际教育园南区首末站,运营公司为市公交。
  • 车辆自编号
一般车辆前部、侧面和后部各一组。构成:x-xxxx或x0xxxx或x·xxxx或xxxxx或xx(示例:5-2037或502037或5·2037或52037或2037或37)等。
自编号
公交公司
自编号段
苏州市公交集团有限公司
1-xxxx、2-xxxx
苏州市吴中区公共汽车有限公司
3-xxxx
苏州相城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4-xxxx
苏州高新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5-xxxx(微巴分公司5-1xxxx)
苏州工业园区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6-xxxx
苏州好行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7-xxxx
苏州工业园区新惠巴士有限公司
9-xxxx
注:“2-xxxx”原为苏州巴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车辆,批已于2019年11月4日全部报废。但在司机工号等处还在继续沿用。
相城公交原自编号段为“7-xxxx”,交旅公交原自编号段为“4-xxxx”。2013年两公司整合后,新相城公交改用“4-xxxx”号段,后“7-xxxx”号段被划至新成立的苏州好行使用。
吴江公交没有自编号。

苏州市公共交通苏州市公共汽车乘车规则

详见参考资料[28]

苏州市公共交通公交集中调度系统

在2002年,通过首末站刷卡获取车辆到站发车信息,实现首末站计算机系统调度,取代了原来手工纸质调度方式。2016年10月,苏州公交集中调度指挥中心的建成并运行,实现了公交集中调度,进一步提高了调度水平。
苏州公交集中调度系统
苏州公交集中调度系统实现实时互联互通,分别显示了线路、车辆、场站、客流四个维度的全景分布,苏州市区的所有公交线路、车辆、候车站点以及客流动态都可通过调度系统直观呈现,实现对线路运营管理的全过程调度。同时,还能一目了然地看到任意一辆公交车的位置状态、刷卡上车人数、客流量等实时信息。

苏州市公共交通城市公交票价规定

苏州市区公交实行一票制和翻牌票制相结合的票价计算方法。运营里程18公里以下的公交线路实行2元一票制,为体现“多乘多付费”原则,全程超过18公里以上的公交线路可实行翻牌票价,多次翻牌的公交线路,每增加一次翻牌,长度增加不得少于12公里。票价以元为单位,从低到高,每段递增1元。
2020年5月1日《苏州市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方案》正式实施,苏州市区(含吴江区)使用苏州市民卡(高龄卡除外)、江苏交通一卡通卡进行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有轨电车换乘将适用优惠,本次刷卡与前次刷卡间隔90分钟内本次刷卡基础票价减2元。详见参考资料[14]
【注:2011年10月1日起苏州市实施了空调车季节性刷卡优惠,每年3、4、10、11月不加收一元空调车费。该优惠于2020年5月1日《苏州市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方案》实施后取消[14] ,恢复为空调车全年加收1元(社区巴士等部分全年不收取空调车费的线路除外)。】
为了让更多市民乘坐公交,让市民享受更多公交优惠服务,在市区公交线路上对苏州市区IC卡实施6折优惠。离休干部、伤残军人()、盲人等按照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文件精神,可以凭本人相应有效证件免费乘坐公共汽车。高龄卡、月票卡、教育E卡通、爱心卡、劳模卡等持卡人员持本人乘车卡乘车(另有规定的除外)。[15]
苏州公交实行无人售票,投币不设找零。

苏州市公共交通特色项目

  • 守护车项目
守护车
2018年12月19日,由苏州市局公交分局、苏州市区六家公交企业联合倡议发起的“守护车”公益项目隆重推出。该项目为创,覆盖苏州公交所有运行车辆,旨在为迷路的老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提供应急救助。老人和儿童等特殊群体如遇困难,都可以踏上就近公交车寻求帮助。凡本人表明求助意愿的迷路老人或儿童,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必须接收,直至妥善交接完毕。在安置求助人的过程中,保证其个人安全,避免二次走失或其他伤害。截至2021年8月17日,苏州公交“守护车”公益项目累计已为733人次提供帮助。[16]
苏州公交瞄准“家”文化发力点、整合优势资源、充分发挥党建作用,推出了以“家·同心,爱·同行”为内涵的“守护者”党建品牌,自内而外形成了以“守护家”、“守护行”、“守护车”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党建品牌矩阵,为苏州公交更好地服务于市民乘客,全社会文明风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内在动力。
  • 苏州话报站
2011年8月15日起,苏州公交在1路、游1、游2、游3、游4、游5路共6条线路上正式试运行苏州话语音报站,后苏州话报站推广至所有火车站始发的公交线路以及途经重点路段的干线线路[17] 。2016年随着报站系统的更换,部分线路的苏州话报站服务取消。2020年开始,苏州方言报站重新开始进一步推广,新版苏州话报站终端已经在市公交2016年及以前的车辆上运用,2017年的公交车辆正在108路上进行测试。

苏州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

苏州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简介

苏州轨道交通(Suzhou Rail Transit)是指服务于苏州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其条线路——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2年4月28日11时18分开通试运营,标志着苏州成为个建设并投运轨道交通的地级市。
苏州轨道交通线网示意图
截至2021年6月,已开通营运的线路为1号线、2号线、3号线、4号线(含支线)、5号线。运营里程210公里,车站169座,线网日均客流超过120万人次,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例近40%;单日客流达到168万人次。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于2013年12月28日正式通车,标志着苏州正式步入“线网运行时代” 。2016年9月24日其延伸线开通运营。考虑到线网用车需求,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列车接口设计作了优化,可以和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列车共线运营[18] 。2021年6月29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正式开通运营,这也是全省首条全自动运营线路。预计至2040年,苏州轨道交通规划线路共15条(市区9条、市域6条),总里程约768千米(市区391.4公里、市域377公里)。
苏州轨道交通票价表:见参考资料[19]
运营时间及首末班车到达各站的时刻表:见参考资料[29]

苏州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标志

苏州轨道交通集团标志
苏州轨道交通标志的主题为“互往互动,和谐交通”。标志图形以向左向右轻轨车头为主要设计元素,如传统回纹般的线条恰巧形成负行为“S”的图标,代表了姑苏,又似中文的“互”字,一来一回的互动,传达快速、便捷的轨道交通的属性。蓝色象征科技、时尚,红色象征捷运、热情,环抱、融合的标志体现和谐社会下的和谐交通。

苏州市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票价规定

苏州轨道交通实行里程分段计价的票价政策:
起步价2元可乘6千米;6千米以上部分,6~16千米每1元可乘5千米;16~30千米每1元可乘7千米;30千米以上每1元可乘9千米。
各类乘车凭证进站后,出站时间距离进站时间超过180分钟的,需补交线网票价的超时费用(轨道交通原因导致的除外)。[20]
2020年5月1日《苏州市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方案》正式实施,苏州市区(含吴江区)使用苏州市民卡(高龄卡除外)、江苏交通一卡通等“交通联合”卡进行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有轨电车间换乘将适用优惠,本次刷卡与前次刷卡间隔90分钟内本次刷卡基础票价减2元。

苏州市公共交通苏州市轨道交通条例

详见参考资料[27]

苏州市公共交通有轨电车

苏州市公共交通有轨电车简介

苏州有轨电车1号线
苏州有轨电车是苏州高新区从2010年9月开始研究规划有轨电车项目,并于2010年12月完成规划。经苏州市政府批准,共规划8条线路,总长80km。总体定位为高新区内部公交骨干系统,是苏州轨道交通的延伸、过渡和补充;是满足客流需求,适应并引导城市发展,展示高新区特色风貌的生态公交系统。
2014年编制完成了《苏州市现代有轨电车线网规划》,有轨电车作为中运量的轨道交通,可作为城市轨道的补充,联系次要客流走廊,满足区域内部的需求。有轨电车分为2个层次,一个是以交通为主的交通功能线,另一个是旅游特色线。

苏州市公共交通线路概要

2014年10月26日,苏州有轨电车1号线建成通车,线路全长18km,采用代表国际的99%低地板有轨电车。高新区有轨电车1号线是江苏省首条现代有轨电车线路,连接起高新区中心城区与西部湖滨片区科技城、生态城。其中,狮子山站可与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无缝对接。
有轨电车1号线延伸线(4张)
2018年4月28日,苏州有轨电车1号线延伸线正式通车运营。延伸线全长约10.301公里,初期开通4座车站,地面和底下车站分别2座,共7.571公里。在龙康路站与有轨电车1号线贯通,无需换乘,线路总长度达到了25.76公里,是国内单线运营最长的有轨电车线路,构筑起高新区东西向公共交通骨干,有效带动沿线区域城市和旅游资源开发。新线开通运营初期,运营各项关键技术指标与既有1号线基本保持一致,处于国内行业水平。
有轨电车2号线
2018年8月,苏州有轨电车2号线通车运营,分有主线和支线。线路全长约18.463公里,在西部生态城与有轨电车1号线衔接,途经苏州科技城、树山景区、通安镇、浒墅关开发区、浒墅关镇,初期设站13座,平均站距1.54公里,可于沪宁城铁新区站或文昌路站换乘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
运营时间见参考资料[21]

苏州市公共交通有轨电车票价规定

苏州有轨电车1号线、2号线均实行单一票价,2元/人次。
2020年5月1日《苏州市公共交通换乘优惠方案》正式实施,苏州市区(含吴江区)使用苏州市民卡(高龄卡除外)、江苏交通一卡通等“交通联合”卡进行常规公交、轨道交通、有轨电车间换乘将适用优惠,本次刷卡与前次刷卡间隔90分钟内本次刷卡基础票价减2元。

苏州市公共交通特色项目

苏州话报站:截至2020年底,苏州有轨电车1、2号线全线报站语音中均包含普通话、苏州话双语报站。

苏州市公共交通苏州市有轨电车乘车规则

详见参考资料。[22]

苏州市公共交通出租车

22年,苏州有私人经营的小汽车出租行业。解放前夕,有14家汽车行,小客车89辆,货车6辆,经营汽车出租业务。
1952年,苏州私人汽车行有小客车13辆,组成民营汽车联营处。
1978年成立市客车服务公司筹备处,经营汽车出租业务。1981年改名市汽车出租公司,有汽车39辆,其中大客车16辆,中型客车5辆,小客车18辆。设察院场、人民桥、石路、火车站、虎丘5个营业点。1983年4月,由市汽车出租公司划出人员、车辆,成立市风光旅游服务公司,有大客车6辆,小型客车6辆,开展姑苏园林一日游、团体包车、会议用车等业务。至1985年,市区有出租汽车77辆,其中大客车37辆,中、小客车44辆,经营市内汽车出租和旅游业务。[23]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苏州市区出租车数为500辆左右。车型主要为:昌河面的、长安面的、奥托、拉达、波罗乃茨、夏利等,共有52家公司企业;1994年6月,市政府召开出租车管理工作专题会议,提出“总量控制、逐步发展、强化管理、提高素质”的原则;1995年1月19日举行市区出租车营运证有偿使用会,从此苏州市区出租车营运证实施有偿使用。到2018年,巡游出租车共4803辆,网约出租车超18000辆。截至2020年1月,苏州共有13家网约平台公司、3.2万辆网约车获得许可。

苏州市公共交通慢行系统

苏州市公共交通人力三轮车

14年,上海商人余鲁卿呈文省署,请准在苏州创办中国三轮自由车公司,经营三轮车出租业务。至30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侵华日军控制汽油,公共汽车行业萧条,三轮车业应运而起。战争胜利后,三轮车业开始盛行。35年,苏州有三轮车10多辆,解放前夕增至156辆。
解放后至60年代初,三轮车仍是城内主要交通工具之一。1958年,三轮车发展到560辆。1962年,仍有三轮车525辆。三轮车管理处设沧浪、平江、金阊3个管理站和火车站服务社。1978年,当时城区有250辆人力客运三轮车,企业2家;后经政府行政区化体制改革,城区人力客运三轮车增至560辆。1980年,人力三轮车恢复营业,时有人力三轮车30辆,机动三轮车约100辆。至1985年,市区有机动三轮车64辆、人力三轮车214辆,行驶大街小巷,为市民和游客服务。2001年,市政府对人力客运三轮车实行“总量控制、逐年淘汰”的政策,逐步减至554辆。2010年,市区开展了市区人力客运三轮车专项综合整治工作,车辆总数减少至430辆,分属风光、吴航2家企业,全部实行公司化经营管理,采用一车一工营运模式,结合城市古典元素,兼顾安全舒适和典雅美观,体现了苏州特色。
截至2018年,人力客运三轮车430辆,公共自行车租赁点2425个,投放公共自行车53662辆,日均借还车次数超过21万次。[1]

苏州市公共交通公共自行车

2010年8月30日,苏州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正式启动。投入使用的200辆公共自行车分布在苏州城区11个停车点。
截止到2020年6月底,市区(不含吴江区)已累计建设站点2921个,累计投放自行车77670辆,已累计办卡80余万张,累计借还车时间4964万余小时,累计借还车近5亿人次,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10万吨,日均借还车超过26万次[24] 。吴江全区已建成公共自行车站点592个,公共自行车投放量达14288辆,平均每天借还超1.25万人次。[25]
2016年8月底,市区范围内全部可以通过手机扫码租借公共自行车,采用手机扫码取用公共自行车的次数占到了总借还次数七成以上。[26]
收费标准:借车后,1小时内还车免费,借车时间超过1小时的,按1元/小时收费,不足1小时按1小时计算。

苏州市公共交通其他信息

1、相关政府网站:苏州市 --
2、本词条涵盖的范围暂不包括:苏州市吴江区、苏州各代管县级市。词条中的数据不包括苏州代管各县市,有特别说明的除外。
3、为避免广告宣传,已对部分图片的部分区域(如站牌上的二维码)作打码处理,敬请谅解。
4、词条内线路信息可能非,不能作为出行参考。
参考资料


目录
相关产品RElATED PRODUCTS